('
果不其然,朱元璋点了点头道:“此事朕也有耳闻,朕的孙女的确是心地善良,李逍算得上是帮郡主,无妨,不予论罪!”朱元璋昨日就从李逍的口中得知,做的都是为了让孙女看到盛世大明,他也的确看到了效果,三十文一匹的布,就是证据。其他官员说破了天,也不能让百姓们享受到这个实实在在的实惠。“陛下,这只是李逍的计谋罢了。”眼见此时就要作罢,铁铉急忙道:“李逍的心思十分厉害,他的确现在是卖三十文一匹的布,可为的什么?为的就是打垮其他的布行,收拢他们的产业。等逐渐壮大后,便开始辐射周边各府。如蛛网一般蔓延,直到囊括了整个明朝,全天下的布行生意都归了一人,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到了那时候,李逍便可以提价,一匹两百文,一匹三百文,甚至四百文,到那时候,他已无对手,定价多少就多少,无人可以抗衡,那才是灾祸!”话音一落。大家一惊,觉得似乎有道理啊。商人有一种做大的方法就是如此,前期付出成本,垄断一行生意,然后便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李逍做梦都没想到。他都没想当寡头,在朝堂上,已经有人把他说成了寡头了……“圣上,臣觉得,铁铉说的有理,不得不防。”“圣上,臣以为,此事乃荒谬之谈,李逍是为国为民。”“圣上,待全天下布行倒闭之后,为时晚矣。”“圣上,铁铉乃是危言耸听,一人又怎可能垄断天下的生意……”两帮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了争辩大赛。朝堂上乱成了一锅粥。朱元璋只感觉脑袋都要炸了,一拍龙椅大怒道:“都给朕住口!”殿堂瞬间安静。朱元璋道:“你们个个满口仁义道德,可谁能做到让百姓获利的事情?朕不论经过,只看结果。无论未来也好,现在也罢。至少朕现在看到了百姓获得好处,不用受奸商压榨之苦,朕最恨奸商,可现在出现这等好事,你们却一个个出来辩驳!什么沈万三,狗屁!沈万三巨富又如何,朕想今天要他的脑袋,他明天就得死。朕坐镇天下,还会惧怕一介商人吗??”此言一出,大家都似乎回想起来,陛下的威严了。朱元璋接着道:“此事不再讨论,就此作罢!李逍真情也好,假意也罢,他现在做的事情,朕高兴!到了以后真若是成了巨商,为富不仁,自有朕来亲自处置!朕的天下,谁也无法胡来!”这下。算是盖棺定论了。朱元璋不排斥此事,官员们也明白李逍做的事情,的确得了圣意。难怪最近偏向了朱棣一些,估计都是因为李逍的缘故。原本打算继续弹劾的铁铉,也住了口。不能继续在说下去了。可此时,人群之中,有一言官,正在纠结。此人名不见经传,是一个无名小辈,一直默默无闻。而此刻,他正在酝酿一个大事,那就是死谏!作为言官,最为传颂乐道的就是死谏,败了身死道消,成了功成名就,青史留名,是言官最为自豪的事情。他是朱允炆这边的人,但并不受重视。这是一次机会,一次露脸的机会。一旦成功,朱允炆登基,他便是从龙之功!!!赌不赌……赌成功了,便是天大的翻身……“有事禀报,无事退朝。”太监高呼。而此刻,这位言官终于下定了决心,毅然决然的走了出来。这言官拱手,一脸无惧:“陛下,此事必须现在处理,否则后患无穷!!!因为……就怕李逍成为巨商之后,这天下,已经不是陛下的天下了!到那时候,谁又能管得了!”嘶!嘶!嘶!此言一出。大殿之上,无数倒吸凉气之声。大家都用悲悯的眼神,看着那个勇士。就怕……以后的天下,不是陛下的天下……这是死谏啊!!!只可惜,这位言官终究要为此话付出代价,只因为龙椅上坐的不是别人,是朱元璋!听到这话,朱元璋勃然大怒。居然有人当面跟他说这话!!“来人,给我拖出去斩了!立斩!”带甲的侍卫纷纷上殿,直接按住了此人,拉了出去。那言官知道,自己死定了,完了,赌败了……不过走的时候,他还是大喊,“陛下,三思啊陛下,若是燕王登基,李逍必将后患无穷……”虽然死定了,但多喊几嗓子,也能在史书上被记一笔……朱元璋气的胡子都竖起来了,他还没死呢,指着那言官大喊:“给朕凌迟处死!”声音渐行渐远。而此刻,再也没人敢说一句话了……可铁铉……铁铉心中万分佩服那个言官。这才是真正的谏臣,敢于用生命来捍卫这个王朝!自己不如之……愧之不如啊!但如今,自己也绝不能做怂包!不能看着大明走向深渊!此人用死……给铁铉无比大的勇气!铁铉也毅然决然的踏前一步,掷地有声道:“陛下,臣还要弹劾,臣弹劾李逍胆大包天,肆意妄为,自行将陛下颁布的法律篡改,加俸禄,改作息,更是自己添加朝廷机构!!!这是将陛下视之无物,他今天能改律法,明天便能立律法,再往后,臣不敢想!!这就是臣所说的李逍真正称王称霸的罪证!!无视圣上,藐视律法,这大明还是陛下您的,不是李逍的,也不是燕王的。若不处置,将来若是得势,恐成异姓王!届时,便有裂土封王的实力!”话音落下。整个大殿鸦雀无声!!满殿皆惊!!!!第188章 燕王担保,皇权特许!朱元璋定决心,拟监国之权随着铁铉的弹劾一出。这时候的朱棣真的是面如死灰。前面的都能解释,这个真的是无法解释。如果知道李逍会干这事,朱棣说什么都会拒绝的。关键是朱棣对李逍很放心。就没有注意他在到那小县城里面干什么。这傻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该改这些东西啊,这是逆鳞!豆大的汗珠,已经从朱棣的额头流淌。朱元璋看向朱棣,道:“朱棣,可有此事?”朱棣当即跪在地上,道:“父皇……此事儿臣确不知情,也是刚刚得知,若是属实,儿臣必定严惩不贷,即便是儿臣的女婿,也要狠狠的责罚。请父皇念在李逍心系百姓的份上,念在李逍对郡主一片痴情,念在他是第一次做官,不知深浅的份上,从轻发落。”话音在大殿回荡,静的可怕!此刻,朱棣绝不敢继续解释了。说什么也无用,只能求情,否则必将惹来圣怒。文武百官看这一幕,有人喜、有人忧。特别是朱允炆一边的官员,心中大喜。燕王朱棣……你也有今天!!这就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李逍虽然能帮你,却也能害了你,今日看你如何解释。就在众人准备看笑话的时候。朱元璋开口了。“朕已知晓,既然事情已成,你这个燕王也脱不了干系……”一听这话,朱允炆一边的人,心中更加高兴。太好了,燕王也难逃其咎,圣上必定一同责罚,那么他这个储君也就不必争了。然而,下一句话,就让众人大跌眼界……“北平东安县李逍试图变法,他的心是好的,可却是犯了不可饶恕之罪,但念是真心实意,为国为民,朕便给他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朱元璋缓缓说道:“来人,拟圣旨。封东安县为大明特区,时限一年,允许知县李逍变法,由燕王朱棣担保。一年之后见成果,事成则成,事败,燕王同罪论处,决不轻饶!”话音落下。大殿的人都变了脸色,这是什么情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