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其实朱元璋自己也思考过了,这也就是前不久他和朱标商量过得,给官员加了俸禄。朱元璋道:“圣上不是前不久还加了俸禄吗?”李逍笑道:“说起这个加俸禄,我就有话要说了,加的不是银子,加的是大明宝钞。”朱元璋道:“大明宝钞不就是钱吗,有啥区别?”李逍道:“老爷子肯定很久没去买过东西了,那大明宝钞现在还叫钱吗?那不就是草纸么。”朱元璋心中一动,差点就要暴起了,不过还是按捺住了冲动,问道:“何出此言?大明宝钞又不值钱了?”没错,朱元璋说出了一个“又”字。因为洪武五年和洪武十八年,两次都推行过大明宝钞。后面都成了废纸,百姓不认啊。“跌得跟草纸一样,一天一个价。”李逍道:“这不是瞎胡闹嘛,那宝钞又不跟黄金挂钩,就凭借朝廷想当然,想印多少印多少,到后面成为草纸是必然的。我岳父可是吃了大亏,银子换了宝钞,后面价格跌了一半,府里差点都运转不开了,还亏我帮村了他一把。”这……朱元璋倒是没听到这个消息,朝廷还是宝钞照发不误。但没人提此事啊,这帮蠢货真是报喜不报忧,自己许久没下来走动了,真的有些不知民间疾苦。自己这次让官员和藩王们带头,也不能推广宝钞吗?连朱棣都吃亏了,差点府邸都运转不开?朱元璋若有所思,片刻后问道:“你说宝钞和黄金挂钩,是什么意思?”李逍摆摆手:“这涉及到宝钞可以不贬值的原理,太复杂了,说了你也不懂,咱们也做不了主,不说也罢。”话毕,朱元璋的眼皮显然跳动了一下。似乎推行宝钞又失败了……可孙女婿却说,能有宝钞不贬值的办法!!!若是真的能成……自己一定要将这个法子得到!!李逍这时候开口,道:“言归正传,总之宝钞贬值,那些官员的俸禄等于没加,所以还是钱没给到位,官员们钱少,钱少就容易出现贪腐的情况。”朱元璋点了点头,当时朱标也是这么跟自己分析的。他又摇了摇头道:“说到底,还是贪心。就算少,那也比百姓好多了。”这老爷子脑子怎么有点轴呢……李逍解释道:“但百姓不用寒窗苦读数十载啊,还要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参加科举,还有更多的学子,耗费十几年苦功,熬了一辈子,最后啥也没有,饿死在破草屋里。就这种难度,获得的官位,也就比百姓们好一些,他们心里能平衡么???再说了,当官不比百姓,还要交际,维持体面,那都需要银子。”“难道当官是为了钱?”朱元璋反问道。李逍双手一摊:“可不是嘛,大部分是为了钱,其实人都是很俗气的,想让他们变得高尚,可太难了。孔子都做不到。若是他能做到,还能有这么多贪官?柴米油盐,哪一个不让人愁?用道德去约束人,太难了,要用制度,合理的制度。”听了这一番话。朱元璋不由陷入沉思。若是普通人敢在他面前这么说,恐怕他早就将人脑袋拿下来了,这是在质疑他的决策。但这话是从李逍嘴里说出来的……他研究李逍的那份策问纸张许久,觉得李逍是有大才。因此朱元璋多琢磨了一下,觉得刚才说的话也的确有道理。孔子这个圣人都做不到人人高尚,他又如何能做到呢?朱元璋想了许久,不知是对是错。他虽然是皇帝,但他也是凡人,没有李逍那种后世能通晓历史兴衰的眼光。“你说的心委屈了,又是怎么回事?”朱元璋问道。“这个就更简单了。”李逍笑道:“在明朝当官,事儿多,休息少。别的不说,咱就说知县这个官职,芝麻绿豆的小官儿,上面有一群人压着。官大一级压死人,来了谁都得哄着,拱着。一年到头休息的日子,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不但要应付上级,还要对付下级。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剪不断,理还乱……所有的政令发下来,最后不都要县一级去落实吗?可县一级下面有什么?啥也没有!皇权不下乡,再往下就没有朝廷机构了。知县想要办好事儿,还得跟当地乡绅、士绅们打好关系才行,否则事儿就无法推行。这一打好关系,难免就会出现贪腐问题,难免的嘛!办得好,百姓说知县跟乡绅勾结,沆瀣一气。办的不好,官儿都没了,脑袋不保。你就说这官,那不难当吧,委不委屈吧。上面要讨好,下面也要讨好,还要跟当地的士绅交好。一年四季无休,俸禄还少。就这种高压环境,人的心里就容易产生变态,付出这么多,不得高低贪点儿?”李逍当了知县这么久,这就是自己的心得。不过还好,他是燕王的女婿,凡事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办。普通的知县,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况。“似乎有道理啊……”听完后,朱元璋再次陷入沉思。他知道李逍干过知县,对方又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很可能说的就是最真实的话了。平日里,那些官员见到自己,可不敢说真话。而李逍这番话,跟他平时听到的不一样。真的不一样,已经说的非常透彻了。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难道真的是这种情况,才会导致贪腐横行,无法根除么……这一直是朱元璋心中的一块弊病,十几年都无法解决。谈话间。一行人进入了一村子。村子外错横交织的都是农田。马车此时,已经已经到达了一处院子外。院子还挺大,占地怕是有半亩地的样子。这院子是二虎提前准备的,不但给朱元璋准备了院子,还准备了身份,总之不让李逍知道陛下的身份。“家主,到了。”二虎喊道。“张虎,将这个年轻人搀扶到房间去。”朱元璋吩咐。随后,李逍便进了院子,院子还挺大,里面种了一些蔬菜,还有瓜果,一口水井,几把摇椅,干净整洁。“老爷子,你这环境还可以啊,空气清醒,比客栈好多了,我那一粒金豆子可真划算。”李逍笑着道。“咱说了,救你不图你那点儿钱,你小子难怪刚才张口闭口都是谈钱,俗气!”朱元璋没好气道。李逍笑道:“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保老人万年安康,儿女入得学堂,柴米油盐五谷粮。老爷子,你这就不懂了吧,将钱财视如粪土之人,要么是极有权势,要么是大富大贵。我看老爷子你,不是大官儿,就是大商。”朱元璋登时来了兴趣。这小子说话一套一套的道理,像那么回事。“哦?”朱元璋微微挑眉,道:“那你觉得,咱是哪种人?”话音落下。一旁的二虎呼吸一窒,不由紧张起来……第186章 老愤青和小愤青!朱元璋乐麻了!朱允炆的杀招!“你觉得咱是哪种人?”随着话音落下。李逍微微一愣。他算是看出来了,这老头脾气高低有点犟。从马车上交谈他就能看出来了。但毕竟是救命恩人,还是不要吵起来为妙……“他心通!”李逍对准眼前这个老头,再次使用他心通。【哼哼……咱倒要看看这小子能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咱既不是那破官儿,也不是那该死的大商。说咱有钱也对,说咱也无钱也行,钱财不过粪土尔,咱真正的心思是心系天下万民……】“卧槽!”李逍算是看出来了。这特么就是一个老愤青。既看不起当官儿的,又看不起当商人的,总觉得自己最牛。这种人,一就是科举落榜的士绅阶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