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办法,金老前辈的故事写的太好了,那可是爽文啊。明朝的人,哪里接触过爽文?一点小小的爽点,就爽的头皮发麻!加上用的是大白话,百姓们也不存在听不懂的情况。这天龙八部瞬间就爆火,火的一塌糊涂。后面产生的化学反应,是李逍都没想到过得。也许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生效,各县城里面说书先生,也拿着报纸,在茶馆开始说这天龙八部。那家伙,顿时又将报纸推向了更高潮。接下来,那些卖报的汉子,走到哪里,报纸都太好卖了。对于城里的普通百姓来说,二文钱根本不贵,算一算非常便宜,比买那些话本可便宜多了。更是有许多文人,读书人也闻风购买,便宜啊。随后,报纸的销量,肉眼可见的疯狂上涨。两千、三千、四千……八千,最高一天卖出了一万份报纸。有的人一买就是好几份。一份自己看,另外的送给外地的好友看。虽然暂时只在北平售卖,但其实报纸已经通过百姓的手中,朝着周边城镇扩散了。现在每天的报纸销量稳定在了二千份。不是因为卖不出去,而是因为几乎家家都有一份。大部分人见到卖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第二刊出来了没?一份报纸,只能看到这篇武侠小说的一回。被断章了,难受。万人血书求第二刊出来。没错,因为第二刊没出来,所以报纸销量降低了。若是第二刊出来,报纸的销量绝对又是暴涨。因为李逍这报纸的出现,算是打开了无数说书先生,文人的新世界。已经有人开始尝试模仿这武侠故事,书写自己的故事。估计未来不久,就会冒出来一批新的职业,话本家。李逍也不在意,写嘛,你们不可能写的比这好。不过,我这边的故事也的确有用完的一天。到时候,还真的的可以让这些人投稿……当然了,那都是后话。总之,报纸火了。李逍后期就可以安排卖报人员,往全国各地的书店去卖……他要做的是批发商,最源头的部分。当然了,那是后话。在朱棣登基成皇帝之前,自己可不敢这么干。如果这次还是按照历史进程,岳丈大人争皇位失败的话。那等靖难之役之后,自己就可以这样干了。将姚广孝写的《靖难檄文》刊登在报纸上,全国售卖。到时候朱允炆脸上的表情,一定会很酸爽……思虑间,几名商人模样的人,走到了李逍面前。“请问您是这家布行的东家吗?”一名红光满面,有些微胖的商人问道。李逍道:“是我,有什么事情?”“怎么称呼?”那胖子和和气气的问道。“在下姓李。”李逍已经能感觉出对方的来意了。“李公子,能否借一步说话。”胖子十分和气,李逍微微一笑,走到了一旁,朱凝云也跟了过来,看看有什么事情发生。“是这样的,李公子。”胖商人笑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是张氏布行的东家,咱家是个小布行,做点小买卖混口饭吃,咱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问,您这布卖这么便宜,赚得到钱嘛……”其他几个商人也纷纷应和。“对啊,这也卖的太便宜了。”“怕是本钱都够不上吧?”“这样卖,咱们其他人还怎么做生意啊……”这些都是北平的小布行的老板,一脸焦急。这李氏布行将布匹的价格压到了30文钱,简直是不讲道理的压价,让他们感到了强烈的危机感。李逍哈哈一笑,道:“你们赚不赚钱我不知道,但我这布卖三十文,我还能赚十五文。绸缎卖二百文,我能赚四十文。”这是实话,因为纺织机效率提升了七八倍不止。效率的提升,导致价格被压下来了。加上购买原材料多,走的大量,价格又能压。话音落下。几个布行的老板直接呆若木鸡。这简直有些匪夷所思了。李逍卖的三十文的布匹,是他们价格的成本价!他居然还能赚钱??还能赚十五文??“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名布行老板略显激动。采购原材料棉、麻等、加上纺纱、编织……按照李氏布行那布的质量,一匹布的成本最少三十文!他卖三十文,还能有的赚?“在下也觉得不可能。”“咱们都是几十年的老经验了,不会看走眼。”“李公子,您不会是为了打响名声,赔钱赚吆喝吧?”几人都不信,还认为李逍是为了抢夺市场才这样做。“哈哈哈……”李逍含笑道:“没有什么不可能,我就是能将价格压到这么低。也不怕告诉你,我研制出的纺织机效率,是你们的十倍不止。”之所以跟他们费口舌,是因为这些布行对李逍后面也有用处。“纺织机的效率,是我们的十倍……”几人都惊呆了。如果是真的,加上大批量的制造,那倒是有可能。他们纷纷朝着李氏布行望去,进出人员络绎不绝,恐怕里面布匹的存量真的很大。那张氏布行的胖东家咧嘴笑道:“李公子,这纺织机卖吗?”李逍噗嗤笑了出来:“你觉得可能卖吗?”胖商人摇了摇头:“不可能……”李逍:“这不就完了?”胖商人又谄媚笑道:“李公子真有这本事……那也不能这么做生意啊,你这样做生意,我们没法做生意了。”另外一个商人提议道:“对啊李公子,您成本压这么低,一匹布才赚十五文钱,你就按照市场价格卖,一匹二百文,您也赚的更多不是?一匹布您能赚一百八十五文!”李逍摇头:“不,我就要卖三十文,你管得着吗?”那商人不死心,劝道:“你这样赚的少。”李逍道:“薄利多销,销量提上去了,我赚的也不少。”那商人微微皱眉,道:“您这赚的也太少,这样做生意可不行,你得多赚一些,百姓一年也就买一两次布。”“怎么?你要教我做生意?”李逍呵呵一笑道:“百姓得了实惠,我卖的便宜,他们不就能每年多买几匹布,每年多穿几身新衣裳?怎么……非要百姓一年到头,穿一身破旧的衣服才好??”“你……你这是胡搅蛮缠,扰乱市场!”那商人有些气急败坏,指着李逍气愤道:“你就不怕全北平的布行联合起来,对付你吗?”“放肆!”李雄志在布行中招待客人,刚好出来透透气,见到这一幕,立马过来啪的就是一个耳光。“知道站在你面前的人是谁吗?北平宛平子爵大人,李府的家主,你敢这样说话,找死吗?”李雄志呵斥道。话音落下。这几个布行的东家脸色都变了。宛平子爵,李府家主,那不就是燕王朱棣的女婿李逍吗??对了,他姓李,正是李逍……“草民有眼不识泰山,有眼无珠啊。”几人立马就跪了下来,磕头求饶,这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得罪错人了。“知道就好,滚吧。”李逍挥了挥手,这种用权势压人的感觉,还挺不错的。“草民这就滚,这就滚……”几个人微微起身,供着身低着头,倒退着离去。那模样,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他们都是做生意的,平日里也跟官员们结交,身后也有人撑腰,可跟眼前的这位斗,简直是茅坑里讨饭——尽找屎。“等等。”李逍招了招手。那几人一惊,乖乖的停了下来。“你们也不用怕成这样。传出去说我欺负人。”李逍笑了笑道:“也不出去打听打听,我李逍在外面是个什么名声,那东安县的百姓都叫我什么你们知晓吗?”“知晓,知晓。”几人连连点头:“说您是青天大老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