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逍微微点头后,就急忙拉着朱凝云坐着马车离去。马车上。朱凝云笑着道:“喜欢吗?”李逍一愣,“喜欢什么?”朱凝云努了努嘴,“许莹儿。”李逍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及夫人万分之一。”虽然凝云想给自己纳妾,但李逍知道,那是为了多生娃,壮大李府,其实心里还是一百个不愿意的,这点还是要看清楚。“哼。”朱凝云娇羞般的哼了一声,心中却是乐的开了花儿。女人往往是这样。你要,他反而不给你。你不要,反而想要给你。朱凝云道:“这许莹儿人不错,家世清白,还能操持纺织作坊,你不怕她嫁给他人妇,将你的手艺带出去了么?这手艺还是留在自家好,只有成了自家人,才不会泄露。”这就是典型的古代思想了。古代的家传手艺,往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目的就是防止技术外泄。对于这点,李逍倒是不认可。一味地闭门造车,社会发展会止步不前的啊。李逍道:“这个世界,没了谁照样会转,走就走了,再找一个便是。”朱凝云白了李逍一眼,道:“没了谁都会转,那没了我会不会转?”李逍男友力爆棚,“没有你,我的世界就此崩塌,世界如同毁灭,将没有任何意义……”朱凝云顿时听得心花怒放,投到李逍的怀中撒娇。同时,她的心中也在暗暗埋怨自己。都这么久了,自己这肚子,怎么就没动静……难道郎中说的是真的……自己难以生育么……哎,若是真的。说什么也要给逍郎纳妾了……接着,李逍和朱凝云两人又去了东安县衙门一趟。交代了一下舍区的事情。舍区还在筹建当中,得知消息后,报名舍员的人非常多。每天来报名的人,都快把衙门给挤爆了。他们正在整理每个人的档案,按照李逍的要求,整理出每个人的才能等等。李逍大致看了一眼,有才能的人还不少。养鸡,养猪,养鱼的都有。有这些特殊才能的人,后面就可以张罗村企业的事情。又忙碌了两个时辰。李逍将事情都交代清楚后,便坐着马车离开。不得不说,自从李逍许诺了休假制度和加俸禄的事情,这些人干事情比以前勤快多了。果然,干得不开心,是待遇没给到位,真理啊!回了李府,刚踏入府门,又有侍卫通报。说燕王妃找自己有事商量。“好,我马上过去。”李逍点了点头,又转身朝着燕王府。咦……李逍突然感觉有一丝不对劲。自己来明朝当郡马,不是来享受生活来的吗?怎么突然感觉,一天天的,忙得像一个陀螺??忙完庄园的事情,又忙衙门的事情,还有造船,还有暗地里搞谋划……这是……停不下来了?不,不对,我并不感觉累。李逍琢磨了一下,发现自己似乎反而乐在其中。在仔细一想,李逍发现了问题所在。权力,还是权力问题。当一个人拥有很多权力,能做很多大事情的时候,做这些事情并不会感觉累,反而有一种满足感。现在自己能动用的资源太多了,手下也有一批人可以用。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在明朝来说,都是天大的事。能够改变无数百姓的生计,甚至改变一个国家的走向。而且,自己并不是螺丝钉,一直在反复一项重复的工作。那样的工作才会让人感觉到十分厌烦、枯燥。这些所有的事情,李逍都不用亲自动一下手指头。都是自己吩咐下面的人去做。自己只是负责统筹、谋划,和动用手中可以动用的资源。谋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自己做的事情也并非没有意义。会在某个时刻,爆发产生化学效应,改变未来历史的走向!“这样想来,这种生活才有意思啊。”李逍微微点头,朝着踏入了燕王府。燕王府中。燕王妃徐妙云准备了饭菜。不过现在,燕王府就感觉十分冷清了。没了朱棣和三个儿子,现在只有三个人围坐一桌吃饭。“尝尝吧李逍,今日闲来无事,母妃亲自下厨张罗的。”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李逍一来,徐妙云就给李逍夹了块鸭腿。朱凝云打趣道:“母妃偏心,女儿怎么没有。”女儿现在当真是越来越开朗了,都知道跟自己开玩笑。“有有有。”徐妙云又笑着夹了另外一只鸭腿放在朱凝云的碗里。“谢谢母妃。”朱凝云亲昵说。三人边吃着饭,又欢快的聊了一阵。燕王妃这才开口提正事,“李逍,你给母妃拿个主意。前段时间不是数月不下雨么,各地灾荒,咱们北平也是一样,不过那次托你的福,开中法得了许多粮食赈给灾民,因而我们北平相安无事。”李逍点点头,作倾听状,听得很认真。燕王妃接着说道:“可咱隔壁的保定府和张家口府,两处灾民也十分多,当地官府无力赈灾,这些灾民已经朝着我们北平而来。黄知府已经和我商议过了,说是将灾民挡在北平外。你怎么看?”听完,李逍算是明白了。若是在平时,定然是不管的,可眼下并非平时。李逍略微一琢磨,开口道:“灾民无论是北平府的还是保定府或是张家口府,那都是咱大明的子民,岂能坐看他们饿死?当然是要赈灾,既然其他府无力承担,就由我们北平府来赈灾,况且现在,岳父大人正在朝中争……”说到这,李逍顿了顿。徐妙云抬头,挥了挥手。周围的侍女纷纷退下,关上了大门。李逍这才接着道:“岳父大人正在朝中争大宝之位,这时候北平府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燕王的形象,若是坐视不理,虽无功无错,但圣上必然不悦。我们来赈灾,消息传到朝中,对岳父大人有利!”话音落下,朱凝云惊讶的看着李逍。他真是觉得,夫君越来越厉害了,锋芒逐渐毕露!燕王妃也有同感,这女婿,能看懂这点,真的在不断进步。她点点头,道:“母妃也是这般想的,可问题是,两府的灾民涌来,北平府也无力承担。”李逍问道:“前几月不是行开中法,得的粮,粮仓都装不下吗?”徐妙云解释道:“其中一部分,救济了北平的灾民,剩下一部分是军粮,不可动用。百姓固然重要,可边防军务更为重要。”李逍道:“只留下过秋的军粮,剩下的粮食够赈灾吗?”徐妙云心中默算,半响后道:“除去过秋的军粮,还剩下一千五百万斤粮食……虽然不够多,赈灾也勉强够。”李逍心中也在盘算。自己有8000亩肥沃良田,全部上杂交水稻,亩产2000斤。算起来秋收的时候有一千六百万斤粮食,刚好将这个窟窿补上。念及至此,李逍哈哈一笑,道:“那就将军粮拿去赈灾。”徐妙云皱眉:“那下半年军粮空缺,如何解决?”李逍道:“我有法子能补上!”朱凝云顿时就想到李逍亩产2000斤的杂交水稻。细细一算,真的能补上窟窿,露出惊喜的表情。燕王妃露出不信的神色。朱凝云急忙道:“母妃,相信李逍,他能化腐朽为神奇,李逍既然开口,那定然是可以的。”若是普通人说这话,燕王妃大概把对方当成说大话的骗子。可从李逍口中说出,她便还是有些信的,只是有些犹豫不决。李逍笑道:“岳母大人,秋收之后我一定能补上军粮的窟窿,此时还是争皇位为首要……”说着,他话音变低,轻声说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此举能帮岳父夺得大宝之位,退一步说,就算我补不上这军粮,又有什么关系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