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姐果然是最得母妃和父王的遗传,如今容貌恢复,当称得上北平第一美人才是。这一桌子人都是感情最为深厚。三年的时间,大家的心一直为朱凝云揪着。如今见姐姐不但得到想要的幸福,喜爱的人。现在连最耿耿于怀的容貌也恢复了!动静最大的是朱高煦,他猛地站了起来。左右打量确认了就是自己的姐姐,心中那个激动啊。饭桌上,大家谈天说地,笑容满面。总之,这一刻,在李府聚在一起的七个人,心情都格外的好。说着小时候的趣事,朱棣也谈他在北元打仗的事情,爬冰卧雪,说的惊心动魄。李逍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很是欣慰。如果可以,他希望这样的气氛能够给一直保持下去。一家人和和睦睦,多好。同时,他的心中也开始在琢磨着自己的计划。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四月,距离朱元璋驾崩洪武三十一年六月,还相差六年。六年后,朱允炆登基,就开始着手削藩了。说实话,朱棣靖难那一场仗,险胜,非常玄。李逍不确定,自己不干预的情况下,会不会像历史进程一样继续胜利。因为自己的到来,就不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就像蝴蝶一样震动了翅膀,也许会有蝴蝶效应的可能。总之,李逍已经打算,暗中给朱棣打造好他所需要的一切。这个过程,还不能让任何人知晓,只能暗中进行……粮食、兵器、铠甲、银两、攻城器械……特别是攻城器械。朱棣擅长骑兵野战、游击,不擅长攻城。而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老将之中,有名将耿炳文,守城固若金汤。耿炳文的打算,就是守城,耗死燕王朱棣。朱棣就没法攻破这耿炳文守护的城池,被挡在前进的道路上,差点活活被耗死。要不是朱允炆脑子抽了,觉得耿炳文这家伙太怂了,用李景隆换掉耿炳文,恐怕朱棣大概率失败。攻城器械啊……用什么好呢?李逍陷入了沉思。“逍郎,你在想什么呢,魂不守舍的样子。”朱凝云推了推李逍,将李逍思绪打断,“父王问你话呢。”“啊??”李逍这才发现,一桌子人都在看着自己。原来是朱棣正在给李逍提问,但李逍还没反应过来。朱棣倒是没有生气,估计李逍还在想着刚才自己跟他说的事情。“岳父大人,您刚才说啥?”李逍急忙问道。朱棣重复了一遍,“就是本王先前研制那个高压锅,让铁匠打造出来后,总是发生惊天动地的爆炸,怎么回事?”“爆炸……”李逍愣了愣,随后眼睛亮了起来。爆炸……炸弹……对啊,爆炸,我真是糊涂了,攻城就用炸弹啊!李逍一拍桌子,大喊道:“岳父大人真是提醒了我,炸弹啊,炸弹!”一桌人面面相觑,瞬间沉默。……时间转眼过去了三日。不得不说,朱棣的探子夜不收是真的有能力,连这等密事也被差谈到了。东宫之中,太子朱标此时的身体已经如风前残烛,卧床不起,毫无血色。“标儿,标儿,能听到父皇说话吗?”朱元璋坐在床边心情悲痛,头发又白了许多。上一次有如此悲痛的心情,还是马皇后殡天的时候。“父皇……”朱标神色恍惚,话语也十分微弱。“你说,咱听着。”朱元璋将耳朵凑了过去。“父皇,儿臣……快不行了……您将蓝玉放了吧……”朱标感觉死期将至,临死前他想履行逝去太子妃的遗愿。保下蓝家人,毕竟蓝玉是父皇留给自己的,自己一死,蓝玉十分危险。“好,咱答应你,都听你的。”朱元璋点点头,安抚道:“你好好养病,不要忧愁这些事情了。”朱标听后,又睡下了。朱元璋叹了口气,随后起身,看向跪在床前一排排的御医,道:“用尽全力,救活太子!”一名御医跪在地上,颤颤巍巍道:“圣上,太子已无力回天……这次与上次不同,忧虑过度,耗尽了元气。”“救不活,你们就给太子陪葬吧。”朱元璋脸色一冷,负手大步跨出了宫殿。这一句话,无疑给在场所有御医宣判了死刑。在场的御医无不面如死灰,瘫软在地。知道这日子啊,是到头了……殿外,二虎正急急忙忙朝着这边走来,见朱元璋出现匆忙走了过去。朱元璋露出喜色,问道:“二虎,可是民间有什么神医的消息?”宫里御医指望不上,朱元璋前几日就安排了锦衣卫寻找御医。看二虎的神色,估计是有些眉目。锦衣卫指挥使二虎激动的道:“圣上,真有神医的消息,在德州顾成的老母命在旦夕,有一人起死回生,将其老母救治活了过来。不过……虽然精神抖擞活了一月有余,后来还是去了。”朱元璋眼睛一亮。有这样的神医,哪怕让标儿续命一月,都值得一试!!!“顾成的老母年岁高,都能救活,我儿还是壮年啊!”朱元璋激动问道:“此人是谁?”二虎拱手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陛下的孙女婿李逍,李逍途径德州救治,也就是顾成老母前几日死去,才将消息透露出来。”“顾成这个老东西,早不说!!!”朱元璋心急如焚,吩咐道:“八百里加急,去北平将李逍喊来,二虎你亲自去,不得延误!”二虎拱手,“臣得到消息,已经立马派人快马加鞭去请了,为确保万无一失,臣这就亲自走一趟。”然而就在这时。屋内传来一声噩耗。“太子殿下……薨逝了……”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为大明帝国操劳十几年,事必亲躬,以致心力交瘁的朱标终于走完了人生的旅途。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呆在原地,如遭重击。终究还是白发人送了黑发人。朱元璋吐出了一口鲜血,昏死过去………………北平,李府。这几日,李逍啥也没干,就在屋内琢磨着朱棣造反大计……计划也很简单:朱棣要什么,自己就造什么。李逍正在观看田志伟送来的造船设计图。这田志伟已经被李逍威逼利诱之下,成为了自己的门客。“小了。”李逍将船只设计图丢了回去。“小了??”田志伟接过图纸,指着图纸,一脸懵逼的道:“家主,这是我和马和商议很久,画出来的图纸,若是能造出来,那就是全大明最大的船。”“小了。”李逍还是那句话。田志伟道:“那我再改大一些?”李逍点头:“嗯,再大一些,起码要有这个五倍大。”“好的……等等!”田志伟以为他听错了,懵逼的看向李逍:“几倍大?”李逍道:“五倍。”“这不可能。”田志伟摇头道:“这世上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船,造不出来。”明朝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经发达。造船技术不仅在船体设计、舵、帆等方面有所创新,而且在用材上也有独到之处。主要使用木材,而且采用了许多高级的木材,如紫檀、楠木、鸡翅木等,这些木材坚硬耐用,船舶的寿命也更长。现在的设计图纸上画的,就是一种宝船,是马和和这家伙联合设计出来的。图纸上先是船长30多米,宽度和高度也惊人。不过,这并没能满足李逍的预期。“还是得我出手啊。”李逍这般想着,拿出图纸:“我都帮你设计好了,你照做就行……还有这本造船手册,你也可以学习一下。”“家主还能设计船?还有这手艺?”田志伟懵懂的接过船只,看了一眼设计图。随后整个人就陷入呆滞之中。他懂造船,自然也能看懂图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