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逍摆了摆手。
“啊……”
李雄志直接愣住了,这么大的生意,不做了?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不该问的就不问。
李逍扫了一眼,基本没问题,便将纸条塞了回去,道:
“好好干,后面还有更大的生意等着咱。不过这几天,你可以让工人们加加班,给点加班费,多制一些盐来,卖来的的利益,还是归我们。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李雄志点头:“我都听逍哥的。”
就如此。
一路闲聊。
等来到了北平城。
夕阳西下,黄色的光芒挥洒在北平城墙上,天已经微微黑了。
衙门估计都快要打烊了。
一行人加快了脚步,等赶到盐运司衙门,人家都正准备关门。
“官爷,等等,等等……”
李雄志赶忙上前,讨好道:“官爷,我们是来卖盐的。”
“卖盐?”
那关门的衙役挥了挥手道:“今儿太晚了,明天再来吧。”
“官爷,通融一下嘛,我们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啊。”
说话间,李雄志就摸出了一粒碎银子过去。
那衙役不动声色的收了下来,塞入袖子里,旋即故作为难的道:“行行行,进来吧,下次早点来。”
“好嘞官爷。”
李雄志挥了挥手,马夫将马车拉入了盐运司。
走进了盐运司。
可能是来的比较晚的缘故,里面人似乎都散值了。
进了衙门院子,院子中坐着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
他正准备收拾东西走人,看到有人进来了,不悦道:“不是散值了么,怎么还将人领进来?”
“官爷,路远耽误了时间,官爷见谅,见谅。”
李雄志连忙低头赔笑脸,走了过去如法炮制。
一粒碎银子就从李雄志的袖子里,转移到对方的袖子里了。
那个中年官员的脸色登时就变了,变得和蔼了起来……
这里是明朝洪武,当今圣上朱元璋最讨厌的就是贪污。
曾诏令天下:“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
朱元璋砍了一批又一批。
不少人还被剥皮抽筋,充稻草挂在县衙门口。
但是贪污的官员依旧前仆后继。
没办法,明朝的官员们俸禄太少。
又要维持体面,哪有不贪的?
要是真当清官,那过得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当官的意义何在?
无非是不敢大贪,小贪一点还是问题不大的。
再说了这里是北平,山高皇帝远的也不容易被查出来。
那中年官员名叫应鲁,是盐运司的提举,主要工作是收盐。
他笑着颠了颠袖子,道:“你们面生啊,是第一次来?谁是东家?”
“官爷真是慧眼如炬啊,我们的确是第一次来。”
李雄志拍了个马匹,又赶忙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的东家。”
李逍微笑,拱了拱手。
“挺年轻的啊。”
应鲁看了一眼,随后道: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这段时间收盐价格提了三成不说,还是现银结算,不拖欠……把盐袋子打开看看成色……成色太差可卖不上好价格啊。”
“打开……请大人过目。”
李逍吩咐。
马夫和李雄志二人便将麻袋从马车搬了下来,解开麻袋。
盐运司的提举扶着手,走过去只是看了第一眼。
整个人,便惊呆了……
第081章 卖盐?这盐的品质也太好了!
这是盐?
这个姓应的提举惊呆了。
他长这么大,这辈子过手的盐,比吃的饭还多。
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白的盐,跟面粉一样。
该不会是用面粉来忽悠我的吧?
提举应鲁抱着疑惑,用手指搓了搓,有颗粒感,虽然很细腻,但不是面粉的触感。
他又沾了沾盐,随后舔了口。
嘶……
应鲁倒吸一口凉气,不可思议的看着这批盐。
太夸张了,太不可思议了!
这还真的是盐,纯度极高的盐,没有一丝杂质,没有一丝苦涩!
超过了以往所有的盐!
“这……这是你们……制出来的盐???”
应鲁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指着这批盐道。
“是的。”李逍点头。
应鲁激动的大声道:“这如何做出来的??是用了什么制盐法?井矿法……还是晒盐法??”
他从事这个行当许久,对各种制盐法都是了如指掌。
但从来没听说有哪一种制盐法,能制出品质这么高的盐!!
怎么能不让他激动?
“这个……”李逍笑道:“这制盐法应该不用透露吧?”
“啊对对对……不好意思……”
应鲁抱歉笑道,发现自己冒失了。
各家制盐户,都有各自的技术和秘密,当个宝贝藏着掖着。
这制盐法能制出如此高品质的盐来,又怎么可能随便跟人透露?
“冒昧问一下,你们的产量有多少?”
应鲁兴奋问道。
官大一级压死人啊,时间紧,任务重。
上面知府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发病。
竟然要求他们盐运司,除了往常的收购,短时间内另外征集出五千石的盐来。
这不是为难人么?
整个顺天府盐的产量就这么多,上哪找这么多盐?
也不知道哪个大官,拍拍脑袋,就提出了贴告示的法子来。
就算贴了告示也没用啊,制盐哪有这么简单?
的确是有新来的盐户送盐来,但那盐的质量不堪入目。
若是以往,是绝对不会收的。
但现在非常时期。
只能收来当做搭配好盐掺在一起凑数。
因此,他们盐运司除了逼迫以往的盐户增加产量外,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好办法。
但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但送来了盐,盐的质量好得不行!
这让应鲁看到了一丝希望。
“目前的产量……”
李逍盘算了一下:“一个月能产五百石盐。”
五百石盐就差不多是五万斤。
“五百石……有些少啊……”
应鲁暗道可惜,不过也算能解燃眉之急了。
“你们这盐的品质太好了……我都无法定价……”
应鲁皱眉头,思虑了很久,商量道:“七十文一斤如何?”
他们收盐都是二十文钱银子一斤,七十文钱几乎是翻了三倍。
等于是为质量买单了。
一般来说二十文钱收来的盐,可以卖二钱两银子,其中的利润还是很大的。
收来的那些上好的盐,一批给达官显贵。
剩下还能分一些富商,除了收盐税外,好品质的盐额外收半两银子、甚至一两一斤。
挑剩下的普通盐,就是分配给普通百姓。
赚来的银两,自然是上缴国库。
但内箱操作的盐,盐运司就能多出许多银两,整个衙门的人一起分账……
所以说,盐运司是个油水很足的衙门,一般人根本进不去。
当然这些事情,外人是不知道的。
而李逍这盐的品质很高,如果专供有钱人的话,起码能卖到二两、甚至三两的高价,估计是供不应求。
所以七十文银子收上来,还是很有赚头的。
但是,李逍根本不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他只知道普通盐一斤收购价是四十文,七十文应该还算公道吧?
“行,就这么定了。”
李逍点头。
他懒得讨价还价之类的,毕竟这矿场过几天就送给岳父了。
“不过,告示写着近期提升三成的价格,算一钱银子吧?”
李逍看了这白盐一眼。
“那是自然的。”
应鲁点头,又问道:“你这批盐,一斤一钱银子收购,你这有多少斤?”
“五千斤,下一批三日后再送来,制盐需要时间。”
“好,那你稍等片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