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46章 :重装骑士朱元璋摸着下巴的胡须,对于大孙方才的方案非常满意。只是听着就清楚大孙完全可以主导全局了。这种全局观的思维,对于皇帝来说,非常重要。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而皇帝无能,则国之大祸。朱元璋看不到太远,但至少知道,在自己走后的数十年内,大孙必然可以让大明越上高峰。比之秦皇汉武,亦不逊也。“就按照大孙方才所说的安排去做吧。”“臣遵旨。”几位尚书在朱元璋眼神的示意下,缓缓后退离开大殿。他们的工作就现在来说才开始。出了乾清宫,几位尚书的神情稍微放松了一些。“太孙真是……我等不如也,我原以为要至少须商讨半个时辰,没想到太孙把我等所想,所未想之事,尽皆已经全面然安排妥当,有时候我感觉自己这个尚书忒无用了些。”兵部尚书茹瑺感叹着说道,他本身就是学霸,十六岁时就由贡生选拔进入国子监学习。可谓是早早的介入到官场政务之中。然太孙殿下的这些策略,比之先前改革官制,军制,还要更加来得震撼一些。“谁言不是呢,太孙深谙垂拱而治之道,看似放手朝权,实则是让我等各司其力,由太孙主导全局。”“诸位也莫要多言语了,赶紧是按照太孙的吩咐办事吧。”“今夜,可有得忙了。”吏部尚书詹徽开口说道,而后加快脚步向前走去。其他几位尚书面露鄙夷之色。就这詹徽,不管是在任何时候,拍马屁都是一绝。以前是拍陛下的马屁,现在换作太孙,也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流畅至极。不过詹徽说的没错,现在正是紧要时刻。几人的速度加快起来。……乾清宫里。朱元璋笑道:“大孙这些安排,着实不错,便是咱来做,也未能比之大孙更好。”“詹徽那老小子倒是没说错,有大孙在,确为百姓之福。”朱元璋亦是底层百姓出身,当然知道方才大孙的那些安排,对于河南受灾的百姓多么重要。不过这也是建立在当今大明国库丰盈的情况下。前些年遇到灾祸,并非是朝廷没有法子,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使不出力气来。“爷爷谬赞了,再好的方案,也要执行的人靠谱。”“虽说我已三令五申要杜绝官员,商人发这等黑心财,但估计必然有不少人铤而走险,悄悄伸手。”“所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人的聪明劲全部都用到了歪门邪道上。”“除开正常的官员外,还要派遣锦衣卫暗中监察,这才能真正的把方案落实下去。”朱英说完,感觉有些口渴,便端起桌案上的茶杯一饮而尽。毕竟不久之前才剧烈运动过。“夜有些深了,咱也有些乏了,听到大孙的安排,咱这心里头也安心了不少。”“你还年轻着,咱跟你比不了,这等事情重要,便你来主持吧。”朱元璋打了个哈欠,他现在主打一个养生。太医院那里专门研究养生的太医,给琢磨出个法子来。朱元璋还想多活几年,看看大明在大孙的手中,会出现何等变化,现在经常带娃,也不怎么醉心政务了。他知道大孙能够处理好。“爷爷去歇息吧,接下来的事情孙儿操办即可。”朱英点头回道。朱元璋起身去寝宫,让大孙今日就在乾清宫办事。这个中的意思,就是让大孙行使皇帝的权力。朱英端坐正殿办公。接下来就是让人把邸报司的编纂叫来。将河南大水受灾程度之事,刊登在京师邸报之上。现在邸报司的印刷,已经是非常完善。采用铜版油墨,印刷速度不仅是快捷,而且方便。如今印刷采用的还是人工手摇,就是邸报司这边写好稿子后,印刷那边排版模具。模具的字体组成滚筒的形式,纸张推过去的时候,滚筒摇动直接就印在其上,微微晾干就已经完工。蒸汽机才发明不久,可想在后来,当蒸汽动力供给的时候,印刷的速度还要大大的加快。“臣袁佳驰,拜见太孙殿下。”袁佳驰是曾经去到朱棡府邸的食客,后面朱英看中了其才会,正是建立邸报司,便让其负责京师邸报司。“倒是你自己来了。”朱英问道。邸报司因为特殊的关系,是十二时辰轮班制,按照后世的算法,下午四点就下班了。现在都已经是晚上九点。“臣听到城内传来八百里加急的消息,当有大事发生,因此特意赶到了衙门内等候传召。”袁佳驰回道。朱英点点头:“有心了。”“此番是关于河南大水之事,受灾千里,约莫近百万百姓流离失所,不知被大水带走多少性命。”“关于此大灾之详细,你且去兵部询问细节,尽快写好稿文,争取明日刊登其上。”“对了,先前我让你准备的记录员,可是已经筹办好了。”记录员是朱英让袁佳驰准备,类似于后世的记者。在京师这里的最早一批记录员,特别破例也是给的从九品的待遇,这也是为了能够让记录员这个群体更好的发展。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从九品虽说是官员的最低品级,但也是属于官员。就官员之下的吏员,寻常百姓见了那也得称呼一声爷,入了官籍,那就是真正的老爷了。也就是这第一批,往后的记录员自然是吏员。“回禀殿下,已然是筹办好了,现邸报司内记录员共计十七人,全凭殿下吩咐。”袁佳驰回道。朱英吩咐道:“既是如此,那就把他们全都派遣到河南去。”“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他们将自己所看到的事情,详细的记录下来,而后回到京师整理成文,再刊登于邸报之上。”“河南大水事宜,不仅会有感人肺腑的相助相帮,更会有贪官污吏,从中牟取不义之财,帮我传话他们,要时刻坚守心中的信念,不要为眼前的诱惑所蒙蔽。”“那些被撞破了好事的奸臣,已然不是我大明的官员,他们是披着羊皮的恶狼,趴在百姓的身上敲骨吸髓,我希望他们能够不忘初心,坚决与罪恶势力划清界线。”“唯有这般,他们才能对得起朝廷,对得起黎民百姓,对得起本宫对他们的期望和栽培。”袁佳驰闻言,心中震动。这一番话,让他有种恍然醒悟之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说起来简单,可在面对那些形形色色诱惑的时候,谁又能一定把持得住呢。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柳下惠那般坐怀不乱。袁佳驰深有感受,这些年来,他作为邸报司之主编,掌朝廷之口舌,其中多少人明里暗里,都在给他送好处。即便是严词拒绝,那些人依旧是变着花样来,让人防不及防。他的品级并不算高,可哪怕是朝廷大臣,对于他,对于邸报司,都要给上三分薄面。这文章上的讲究,实在是太多了。稍微引导一番,可能就是不同的感官。在有些方面,哪怕是袁佳驰,也没忍受得住。毕竟,他还是个血气方刚的男儿啊。钱财能摒而弃之,可美色呢。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整个大明的官场之中很是常见,他那点事情,都不算多大的事。朱英也知晓的。对于邸报的重视,从来不会让朱英靠着去相信一个人,而完全信任。是以在邸报司,当然是有暗中安排。当锦衣卫监察百官,开玩笑的吗。虽说没有日夜监视那么夸张,但基本上的动向都能掌控。“臣有错,愧对殿下。”袁佳驰突然就反应过来,这是太孙殿下在同时敲打自己。朱英见袁佳驰领悟到了,笑了笑道:“自古圣贤谁能无错,知错便改善莫大焉。”“为官,一直要记住自己的底线,朝廷的利益,百姓的利益,都是不可侵犯,如若一步错步步错,那就是坠入深渊,药石无救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