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伯这才开始翻阅起册子的内容来。
然而才开始,张伯就面露惊愕之色,而后快速的翻阅着后面,关于招工的章程。
“这,这,殿下,这工钱的安排,是否太高了一些,用不着这般多呀,这都比干其他活计的工钱,快高出一倍了。”
张伯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他反复看了好几遍,确定自己没有看花眼。
朱英点点头,道;“这些我心中清楚,其实真正说起来,并不算太高的工钱,我的想法是,要让所有旗下为商会做事的人,真正的感受到好处。”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加维护商会,在心中记着商会的好。”
张伯回道:“殿下,可是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学徒,在学习的时候,每月都能有两百文的工钱,这个就没必要了吧,商会管他们的伙食就行了。”
“能够学一门手艺,还能吃上一口饱饭,这样的待遇哪怕是在整个大明,都是找不到的。老奴也打听过,很多学徒,还得自己出钱拜师学艺呢。”
“放在咱们西域那时候,能够有一口饭吃,都已经感恩戴德了。”
朱英摇摇头道:“你看到的只是当下的情况,不管是酿酒厂,还是纺织厂,在大明,在海外,在西域的销路,依靠咱们商会的渠道,可以说是做多少,就能销多少。”
“在不担心销路的情况下,产量就是非常关键。”
“我并没有打算限制其他的商人,跟我开办同样的工厂,而是要引导其他商人,也来开办工厂,单靠群英商会,工厂是永远开办不过来的。”
“现在做酿酒,做纺织的小作坊很多,但当我们的工厂开办后,将会出现大量的跟风现象,这样,如办厂的行业中,就需要一个标杆。”
“而现在的我们,就是在做一个这样的标杆。”
“其他人办厂,在工钱上面,定然不会超过我们,可是现在有了大致的标杆,那么别人在办厂的时候,也会考虑到这情况。”
“若是工钱太低了,招工也将会变得很困难,这般下来,都只能提高工钱。”
“如此一来,这些做工的百姓们,自然就能够得到更多。”
“你可是明白了。”
第283章 :长孙殿下疯了吧!
从眼光上来说,朱英的眼光,是如今大明这个年代,所有人都没法比拟的。
哪怕是前世网络上,零碎的知识,对于如今时代而言,就是一种碾压。
在办厂这块,朱英的意思非常明显。
我就是要卷,卷死你们。
要把所有的后来者,全都卷死。
你们办厂,工钱不高是吧?
那就是给我培养人才,随便就能把好的师傅,给挖到自己这边来。
获利的是谁?
是老百姓。
到时候,所有因此而有所得的,只会感谢群英商会,感谢大明皇室。
张伯闻言,心中有些惭愧。
自己和殿下比起来,当真是萤火如皓月,天壤之别。
“抓紧时间去办吧,明日就把告示贴出来,多安排点人手。”
朱英吩咐道。
这样的工钱,无须多想,绝对会在整个京师引发巨大的轰动。
什么都不懂的,都可以拿两百文一个月。
两百文是什么概念。
若是只考虑吃饱肚子,一个成年男性,大概每个月五百文就已经足够了。
五百文折和后世,大概就是三百元左右。
如今大明的物价,因为是立国不久,全国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是属于偏低的。
这其中,因为朱英结算工钱是大明宝钞的缘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折价。
不过只要入了厂里,就有基础的伙食,在这点上,就有巨大的优势了。
对于伙食的标准,也是分了档次的。
学徒,高级学徒,正式工,大师傅和管理层。
四个档次,也代表了四个不同阶层。
不可能搞什么一视同仁,没必要,也没意义。
档次不同,对于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好处。
只有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做事,才会让所有的厂子有更快的发展。
待张伯走后,叶月清看着朱英,几次欲言又止。
“月清,有什么想说的,便就直接说吧。”
朱英察觉到后,直接问道。
叶月清见瞒不过去,只能道:“殿下,如今商会的钱财,并不多了,不管是办厂的开销,还是工钱,伙食,都需要不菲的投入。”
“而且奴婢估算两月内,怕是这些场子,都不会有什么收益。”
“按照殿下目前的标准,现在总共有五个厂要办,酿酒,制衣,纺织,糖霜,瓷器。”
“每个厂的招聘人数,大约最低在五千人往上,这边就是有两万五千人了。”
“建厂所需要耗费的钱财,还有购置原材料的钱财,以及打造各种需要的工具,更是加上两万五千人的伙食。”
“奴婢怕商会目前的钱财,大致是支撑不到厂子所产生盈利的时候。”
“若不变卖一些产业,怕是连开办都难。”
群英商会目前的架构很大,但很多资金,都是需要流通的。
上一次赈灾,就已经是伤动筋骨了,直到目前,都没有恢复过来。
在沿海地区,尤其是晋王朱棡那边,有关于海上贸易的份额,可以说是被群英商会给独吞了。
这里面暴利极大,淡淡就浙江一带,一年海外贸易所带来的盈利,几乎就能比得上大明大半的岁入,有着数百万两白银。
对于整个群英商会来说,所有的负担都可以消除。
然而,远水救不了近火近火。
在最开始提出办厂的时候,也就是昨日。
叶月清也没多想,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办厂的动作,在锦衣卫千户陈知这般操作下,竟是有如此之快,便能定夺下来。
这就导致整个商会的周转资金完全不足了。
目前来说,其实还有一个办法,但这没有在叶月清的考虑之中。
那就是殿下,直接从宝钞提举司那里拿钱。
想到这里,叶月清就不由对前段时间,烧掉的那几十万两大明宝钞,感到非常的可惜。
那可都是京师大优惠,所赚钱的宝钞啊。
就这么一下子烧掉了,现在又急用钱,真的难受极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朱英从最初的时候开始,就是一个甩手掌柜,顶多就是看看账目的情况。
在之前,朱英知道自己很有钱,可却并不知道自己多有钱。
真正了解的人,最初是张伯,现在是叶月清。
五个厂,按照目前的章程和工钱,包括伙食在内,叶月清心中随便算下,每个厂至少需要三十万两白银的启动资金。
换算到大明宝钞的话,就是把六十万宝钞。
且这仅仅是启动资金而已。
要想撑到盈利,估摸这百万宝钞跑不了。
主要是在很多方面,殿下的要求高,待遇也太好了。
这般的钱财,看似十分的夸张,实际上是少不掉的。
为什么大明没有规模巨大的厂子,是因为不挣钱吗?
并非如此。
首先是钱财的数量,导致只有真正的大商人,才能够承担得起。
开设大厂的,目前来说,主要还是官府为主。
官府在这一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那就是徭役。
从徭役的角度上来说,建造不需要钱,建筑材料,徭役解决。
建筑工人,徭役解决。
只需要有着最低保障的伙食就行了。
这一块,几乎没啥子花费。
朱英在这一块,则全部都需要出工钱。
目前的群英商会,还没有挂上皇家商会的牌子,并且朱英也从来没打算过,利用徭役来给自己的商会谋取利益。
所以就造成了现在这般情况。
朱英看着叶月清担忧的眼神,竟是有几分可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