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边人说道:“你这小子,瞧不起谁呢,方才说得明白,在这京师,还能有大将军担心的事情?”
谢熊听到,瞪了这说话的人一眼,而后对蓝玉道:“大将军,说来惭愧。这次的事情,却是和吏部尚书詹徽有些干系。”
“我麾下有个弟兄的哥哥,正是在吏部任职,也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了这詹尚书,现在直接把我弟兄的哥哥,给下了大牢。”
“那牢里是个什么地方,弟兄们都是知道的,这人本来身体就不咋好,哪里能熬得住这牢狱之灾,这不前两天,直接就死在了牢房里。”
“我那弟兄,自幼父母双亡,从小也是他大兄给带大的,眼看这就死在了牢里,便就向我哭诉来了。”
“某心中不爽,就去找他詹尚书理论,没想到反而被训斥了一番,说让我自个注意点,别犯什么事到他手里,不然谁也救不了我。”
“他詹徽可是正二品的大臣,哪里是我可以招惹得起的。”
谢熊说完后,端起酒杯,又是一大口。
这其中自然还有个关键点谢熊没有说,那位麾下,几乎相当于亲兵了,跟随了很多年,南争北战的,也都是有参与过的。
曾经在一次作战中,谢熊因为冲得过前,被敌人的箭矢射中,就是这人,一路背着谢熊,硬是把命给保了下来。
本就是义气为先的谢熊,自然是感动不已,对其几乎当自个亲兄弟般对待。
现在兄弟有了难处,还是死了自家亲人,他却没有半点法子,怎么可能高兴地起来。
“原来是詹徽这个老小子,本公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好好的揍他一番。”
“谢熊,你这小子给我放心,不过区区一个尚书,能够翻起多大的风浪来,今日本公倒要见识见识,看看这家伙,到底是几个意思。”
“对了,你跟这厮接触的时候,可是提了我的名字。”
蓝玉说到后面,你直接开口问道。
谢熊听完,开口道:“大将军,我怎能没提,关键便是提了大将军的名字,这厮根本丝毫颜面都不给呀。”
“直接差人,就将我从那给赶了出来。”
旁边有人听完,气得一把就把酒杯给摔在了地上,大声说道:“可恶,詹徽此人,仗着自己尚书的身份,就不把我弟兄放在眼里。”
“这也就算了,竟然连大将军都不放在眼里。”
“气煞我也!!!”
蓝玉本来还没怎么说话,想要询问一下到底是犯了什么事情,然后再来看情况处理。
另一位这般说话,顿时就让整个气氛变得完全不同起来。
诸多将军开始咆哮。
都喝了几口酒,这咆哮声一出,整个酒楼似乎都被震荡起来。
蓝玉见此,脾性也上来了,直接呵斥道:“好个老小子,欺负到我弟兄的头上了。”
说完,看向诸多曾经的麾下,厉声道:“既然有人不让我弟兄好过,那我就自然不能让他好过。”
“左右也是懒得问了,詹徽这厮,本公早就想揍他了,便就是现在,诸多弟兄,与我同去。”
“咱们现在就去找他,让他知道,咱们的弟兄,是他惹不起的。”
“从今往后,招子给我放亮一点。”
蓝玉说完,直接就是一口喝完杯中酒,而后将酒杯狠狠的摔在地上。
大喝一声,率领着诸多麾下,直接出门而去。
酒楼的小厮,看着离开的蓝玉等人,也不敢说话。
哪怕是蓝玉这些个将军们,还没结账就走了人,算是直接吃了霸王餐。
不过哪怕是掌柜,也不可能去拦着凉国公蓝玉要钱。
这点钱财,就当是破财消灾了。
真要去要钱的话,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十多人,一路上浩浩荡荡,就这么直接冲着詹府过去。
詹徽和其他的尚书不同,在京师里也是有自己的宅子的。
詹徽可算不得什么穷酸秀才,之前他的父亲,就担任过吏部尚书。
如今詹徽已经是五十八岁了,他的儿子詹绂官至尚宝丞。
可以说是一家富贵,一处宅院算不得什么。
更何况现在的詹徽,还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
若是平常时候,蓝玉对其也会有些顾忌,不过在喝了酒后,尤其是被众多弟兄们一激,蓝玉哪里还顾得这么多。
第264章 :朱英的仁心
詹徽,洪武十五年考中秀才,十月被任命为监察都御史。
洪武十六年六月,被任命为试左佥都御史,十六年十月转为实授。
十七年正月升任督察院的最高长官左都御史,洪武二十三年六月,兼任吏部尚书
这个履历,即便是放在各朝各代,也是绝对的无敌,堪称青云直上。
可谓是朱元璋面前的红人,仅仅一年多,就从正七品升任正二品,这样的升官速度,且仅仅只是个秀才身份,几乎是一路破格提拔。
吏部,六部之首,掌天下官员任免。
下设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个清吏司。
文选司:掌管官吏位次等级的升迁、改调之事。
验封司:掌管封赏爵位、世袭祖荫、褒奖封赠等事。
稽勋司:掌管勋级、名册、死丧生养的政务。
考功司:掌管官吏考核、升迁黜退的政务。
由此可见,整个大明的官员,甚至是勋贵,都跟吏部有着非常深厚的关系。
再没有宰相的现在,吏部尚书,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朝廷中最具有权威的大臣了。
詹徽的父亲詹同,曾经就是吏部尚书。
按理说如此重要的部门,朱元璋没道理让父子都上,这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官员任免。
若是父子两人,任人唯亲,岂不是可以大肆拉拢官员,权倾朝野?
以朱元璋猜忌多疑的性格,这样的情况,在如今的大明,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然而事实上,这跟詹徽父子的政治倾向,有很大的关系。
詹徽,又被称为酷吏。
在性格上,尤其是喜欢重刑,本身心眼也比较小。
詹徽的同僚凌汉,升任右都御史的时候,詹徽是左都御史,意见不一时,凌汉经常当面批评詹徽,让他下不来台,詹徽怀恨在心。
后来凌汉被詹徽弹劾,降职左佥都御史。后来朱元璋怜悯凌汉岁数大,赐凌汉回乡。
这样的性格,让詹徽几乎没有什么朋党,加上本身能力确实不错,这才受到朱元璋的青睐。
不过后来还是被朱元璋给弄死了。
历史上的蓝玉案,朱元璋任命皇太孙朱允炆和吏部尚书詹徽审问蓝玉,蓝玉不服,詹徽斥责他:“速说实话,不要白白牵连旁人。”
蓝玉大喊詹徽就是他的党羽,皇太孙朱允炆马上下令拿下詹徽,随后被诛。
实际上,蓝玉真的喊没喊这句话不说。
吏部尚书,根本就不是当时才干了一年的朱允炆可以随意赐死的。
朱允炆本身也不算是一个嗜杀的人,毕竟是受儒家文化影响长大,即使要弄詹徽,顶多是撤职,不至于杀人。
这后面,自然是朱元璋的授意。
不过这后来发生的一切,和现在的詹徽暂时没半点关联。
下班回家的詹徽,就在自家的院子里喝茶看书。
“老爷,这是老家那边来的新茶,是族老们特意奉送过来的。”管家领着下人,带着一个大箱子的过来禀告道。
詹徽放下书,皱眉道:“我不是说过,往后不要弄这么多嘛。”
对于老家那些族人,詹徽当然清楚其中的意思,每次出新茶,都会奉送大批上来。
即使是詹徽确实爱喝老家的茶,但如今送的茶叶,家里都已经快装不下了。
“你让送茶的族人带个话,本官不是忘本之人,犯不着这般,若是有新茶,无须这般多,几斤便可。”詹徽吩咐说道。
管家连忙点点头,让下人把茶叶送去库房,而后出去交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