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英仔细的看了一会,开口吩咐道。
兵仗局的掌印太监虽然不知道长孙殿下这是要干嘛,但作为皇家仆从,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回道:“遵令。”
他没有多余的想法,别说三十人,便是三百人他也得想办法凑齐找出来,完成长孙殿下的吩咐。
现在大明皇宫里,稍微有头有脸的太监,谁还能不知道长孙殿下的存在呢。
不难想象,站在他面前的长孙殿下,基本上就是未来的大明皇帝了。
当然,关于匠户的调动,还是要上报给陛下知晓后,才能定论,不过现在可以先准备起来。
既然来了兵仗局,朱英吩咐完后,就四处看了看。
不过目前的朱英,对于冷兵器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可言,有了火绳枪这等战争神器,冷兵器哪怕再好,也没诱惑可言。
蓝玉一直跟随着,可是直到出了兵仗局,都是一头雾水。
在他看来,朱英来兵仗局后,就是安排了一批木匠去火药司,除此之外也没啥了。
就那批木匠,能够让火绳枪的产出提高?
蓝玉心中有些不信。
朱英看到蓝玉的表情也不奇怪,发明创造和带兵打仗是两码事,蓝玉不明白也很正常。
不过敏锐的朱英发现,叶月清的眼神中竟然有一股了然的神色。
为此,他不由笑着问道:“你可是看出来了什么。”
叶月清闻言,思索的神色闪过,而后回道:“东家是不是想打造一个,和这木匠车床一般的铁制车床,加快制作火弹及火绳枪。”
朱英眼睛一亮,没想到叶月清如此聪慧,这就猜出来了。
要知道受到目光的局限,一般人连其中的条理都没法明白,叶月清能够猜测出来,说明对于工业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索。
且就是在这短短两个时辰内,第一次见到火绳枪,而后到兵仗局这里的蓄力车床,就猜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其实这也是朱英忘记了一个事情。
在朱英麾下的势力中,虽然不是末位淘汰这样的晋升制度,但要达到叶月清这个层次,尤其还是女子,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代替高丽公主,在保证忠诚的情况下,还要学会琴棋书画,高丽语,甚至是高丽王室的礼仪和大明皇室的礼仪。
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几乎算得上是千里挑一了。
心下朱英虽然没有搭话,但对于叶月清已经开始重视起来。
别的方面不说,在朱英的心中,或许叶月清对于工业机械化,有着超乎常人的嗅觉。
其实就算是朱英自己,在这一方面,也就是依赖于前世的见识,真要自己动手整个什么机床出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他能做的,就是引导,更好的将目前大明的生产力引导在正确的方向。
其实就目前的大明而言,在很多核心技术上,都是领先全世界的。
譬如在这之前,火绳枪涉及到的复合炮管技术。
便也是因为这项技术的存在,才能成功的制造出能够让火绳枪足够稳定的枪管。
这项技术目前是用在火炮上面,不过枪炮不分家,无非是体量大小的问题。
复合炮管技术,在如今又叫“铁芯铜体”,原本纯铜铸造的大炮炮,被工匠改成以熟铁打造内层,然后以失蜡法制模具,外面浇筑上铜壁。
这样的独家技术,不但铸造枪炮的成本更低,且武器更结实耐用。
火药司在接到朱英的要求后,便是使用了这项技术。
现在可没有能力制作出无缝钢管这样的玩意,想要让火绳枪枪管,承受足够的冲击而不被炸膛损坏,便就只能对着技术加以改良。
所以目前的火绳枪,才会比朱英前世的火绳枪要大上许多,尤其是枪管,实际上是两层精铁覆盖制成。
大明目前类似的核心技术,不仅仅只有这些,包括水车技术。
大明开国后,面对外有边关战火不停,内部经济一片残破的烂摊,急红眼的朱元璋,亲手狠抓农业建设。
至今洪武二十五年,单河塘水利就修了五万多处,迁徙农民更达上百万。
就在这火热建设里,一桩低调的农业技术,水车更是出了关键大力。
作为古代农业生产的灌溉“神器”,古代的水车技术,历朝都是全球“高精尖”。
大明开国前的宋元年间,更早涌现出“风力水车”“畜力水车”等新花样。
但在元末乱成一锅粥的年头里,这些“新花样”大多局于个别地区,生产贡献十分有限。
直到明初朱元璋大抓农业后,各地官员拿着农书图纸,手把手教着农民们有样学样造水车。
这类原是“地方特色”的水车,很快就在大江南北隆隆运转,到了如今,助推着曾一穷二白的大明朝,农业产值直接飙升。
还有热销世界的丝绸,其中的提花机技术,更是丝绸纺织技术的巅峰所在。
目前大明还没开海,中后期的大明,便就是用这提花机技术制造出来的丝织品,让无数海外国家的白银,疯狂灌入大明。
从兵仗局出来后,已经快黄昏时分,这个时候的朱英并未发现。
在他身后的蓝玉,看向自己的眼神,已是截然不同,甚至隐约之中带着少许的崇敬。
从早上在火药司见到火绳枪,亲手试验了火绳枪的威力后,蓝玉的心态,就已经在开始转变。
打仗打的不仅仅是兵卒,更多的后勤,装备,军力。
经历过多年战争的蓝玉,对于这些自然清楚。
虽然还没有见识过朱英统兵练兵的能力,但就今天看来,长孙殿下对于军事,尤其是战备方面的熟悉程度,远远的超过自己。
更在这其中,蓝玉看得最为深入的,便是长孙殿下的野心。
第169章 :咱大孙,是不是咱大孙呢
昨日,在朱英走后,蓝玉和蓝氏聊了很久,也聊了很多。
其实在蓝玉的心中,对于朱英的出现,是惊喜的,除此之外,也没其他的认识了。
和李景隆不同,对于群英商会的存在,蓝玉并不清楚。
所以今日的蓝玉,在见识到朱英的冰山一角后,才会这般震撼。
一旦火绳枪批量制造,普及开来,精通军事的蓝玉明白,这将会改变战争的格局。
火绳枪的训练太简单了,完全和弓弩手不同。
一个好的弓弩手培养出来,其中耗费的代价很大,而且在杀伤上,也难以相比。
蓝玉是训练过火铳兵的,简直不要太过于简单,哪怕是生手,只要随便训练一下,就能熟悉掌握火铳的击发。
后面的训练,就是队列和稳定的问题。
目前军中的火铳兵本来就多,火绳枪可以无障碍使用。
“今日兵仗局这边来不及了,待过几日去火药司吧。”朱英说道。
蓝玉点点头,到了这个点,也差不多是要回去了。
且今日的蓝玉,本来应当去上早朝的,不过因为去火药司的缘故,就耽搁了。
作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他不去办公也没人敢说闲话。
至于陛下那里,和长孙殿下一起,倒也没多大的问题。
朱英和叶月清才到宅院,准备享用晚膳,宫里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郭忠,就过来了。
看着在郭忠后面的,提着大木箱的两个小太监,朱英无语道:“就不能让我休息一下嘛,今日都忙活一整天了。”
郭忠闻言,顿时有些不知所措,躬身作揖惶恐道:“殿下恕罪。”
“何罪之有,行了,放下吧。”朱英也不可能去为难他,这是老爷子的意思,一个太监哪有办法。
不过对于这些奏章,朱英确实没多大的好感。
多数人心目中的帝王,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实际上的帝王,起得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批不完的奏章,处不完的国事。
偶尔来个天灾人祸,还得想尽法子去解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