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先生当中就有周九量的师父胡子仪。
他来伴奏。
郭得刚则来唱,所有人坐在旁边听着以及拿手机拍。
……
“七星北斗参功臣,春夏秋冬四季分~
东海连绵天降水,西山层层起浮云~
河南相州文王墓,山东曲阜有这圣人的坟~~
二圣人,又能写来又能算,算就了花花世界锦绣的乾坤~~
三川六水(山川流水)依然在,怎不见争名夺利那些个古人~~”
……
唱的是一段西河大鼓的《潘杨讼》!
在场人都认认真真听着,属实把鼓曲社暂时当场了下午休闲的地方,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好的兴致来唱。
不止郭得刚。
于迁刚来的时候也唱过,大鼓这门行业,学习相声的都接触也都会唱。
不过在郭得刚唱的时候,王蕙坐在旁边目光一直注视着他,眸中感觉无疑是看着自己最喜欢的角儿。
两口子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过来,什么都经历过,现在有这么一天,能安安稳稳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怎么不感到舒心。
齐云成更不用说,看见师娘开心,当孩子的也开心。
这是多少钱都没有办法换来的。
毕竟师娘也不缺钱。
“云成!你要不要唱一个。”
王蕙转头过去小声的问一下,齐云成连忙到师娘身边苦笑一声,“我就算了,今天师父和大爷有兴致。
再说晚上我们还有唱。”
王蕙点点头没强求,再问了一声,“你丈母娘他们回去了吗?”
“回去了!不过说等我跟宋轶要二胎的时候再过来,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成一条战线了。
曦曦还没多大呢,就要二胎。”
“嗐!能要,你们年轻人怎么不能要,我也支持!”
娘俩笑声几句后,继续听着郭得刚的唱。
郭得刚唱完,于迁清了清嗓子也要跟一个曲子。
大爷这个人要他唱的时候很难唱出来,因为在舞台上他不爱展现自己,老老实实给郭得刚当个绿叶就成了。
可私下里来了劲头,他是什么都爱唱。
立刻坐在椅子上,伴着三弦随心的唱了一个《八爱》!
“花明柳媚爱春光~~
月朗风清爱秋凉~~
年少的佳人他就爱才子~~
年迈的双亲爱儿郎。~~
那善人之家爱节烈~~
龙爱大海长流水~~
虎爱深山涧下藏~~”
……
又一声声曲调出来。
鼓曲社的动静压根没断过,齐云成此刻也拿出手机拍摄了一段,今天本来还想带自己徒弟过来。
奈何元宵节他们开学了。
一点不赶巧。
不然她今天能见到的世面不是一般大,不知道学校怎么安排的日子,元宵节还上课。
第473章 鼓曲社开业!开场探清水河!
鼓曲社里面热闹了一下午。
到了五点多,一群人出去附近的饭店吃饭。
走的时候剧场外面还没有太多人,顶多一小群人打看,为的是等郭老师他们出来能拍拍照片。
但天色渐黑临近开场,鼓曲社外面早已经变得人满为患。
站在剧场门口望过去对面,宛如龙蛇一般的嘈杂人群。
虽然数不清多少,但架势至少上千,因为百米范围内都是黑压压一片。
不止路人观众多,媒体更是如此,在人群里不断的拿着机器拍摄。
尤其到了迎接老先生到场的时候,场面更加热闹。
郭得刚、王蕙、齐云成等一群只要在鼓曲社这边的晚辈全部一路迎接到鼓曲社的门口,浩浩荡荡,展现着对老先生的喜爱和恭敬。
等来到鼓曲社门口。
一群演员和老先生们站住脚看着大片大片过来的观众们表示感谢。
因为哪怕进不去,也捧场到了这种地步,实属难得。
要知道这不是相声剧场,而是鼓曲场子。
鼓曲场现在能看见这一幕,很少有过了。
之前再有的,便是骆老先生那个年代,可他们一位位去世或者年老退出舞台,让鼓曲没办法的陷入了落寞。
所以看见这,头发花白,站在较前的马智明非常高兴,并时不时转头望着半个身位后的孩子齐云成说话。
一说,两个人都是笑呵呵的状态。
虽然他们相隔了好几个辈分,但相处的非常融洽。
哪怕照片定格下来,这一幕也是极好,很少看见少马爷这么开心了。
其余过来的老先生更不用说。
都享受着这一份热闹。
之前齐云成他们一直担心经营,可他们这老一辈的哪怕在以后也会多来捧捧场,当一个表演或者休息的地点自然不错。
不过几十个人也不能老站在剧场门口。
郭得刚出面感谢来的这些位后,连忙邀请老先生进去剧场歇着。
如果放在以前没有太多管束,外面再多的人他都有法子放进去,可是现在哪敢超太多人,加座几十人就已经算不错。
而一到后台同样的热闹。
老先生们、还有一群弦师加在一起二十位了。
关键不止先生或者德芸演员。
甚至在快开场时,此地宣传部门的大领导都过来现场并且加油支持的。
开办鼓曲社,对老先生来说高兴,对曲艺之乡的天津来说更是一件好事。
只是接待领导那是师父、师娘、大爷他们的事情。
他齐云成一个晚辈便在各处老先生当中游走。
得说话,而且先生们一个个都还挺喜欢他的。
跟李树声师爷说了,一会儿又跑到奶奶们那边,然后又到马老祖这边。
忙也是真忙,可高兴也是真高兴。
到马老祖这边的时候。
马智明开口,“瞧瞧今儿多热闹,来了多少人这是,孩子你干的不错,要不然没有今天这么一幕。”
齐云成站在老祖面前苦笑,“老祖谢谢您!但我真没做什么,场子主要是师父他们在操劳。
我顶多弄弄一些杂乱事物,这些谁都能做啊。
功劳可不能归到我的身上。”
这句话不假,你办一个场子不需要各种文件还有什么申请?
这些可不是师娘、师父他们来做,所以相对来说他处理一些杂乱事物反而还轻松一些。
马智明摇摇头,他还能不知道举办场子是孩子最一开始的想法?再且他忙活这么久也够辛苦的,能看的出来孩子好。
要不然怎么能弄场子。
“之前给的东西,听了没!”
齐云成连连点头,“听了,一直在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跟我说,有不懂的也是一样,我的手机你不是没有!”
“好的老祖!”
“去忙吧!我这里用不着太多的招呼,咱们都这么熟悉了。”马智明转头看向一些其他的先生,“去和他们说说话吧,都挺高兴!”
“嗯!您先休息着!”
说了几句,齐云成带着笑脸过去先生那边,此刻的一些先生在和师父郭得刚说话聊天,他则过去当了一个旁听。
偶尔有提到自己的,便接几句话。
虽然马上要开场,他也要休息一下,毕竟来的一路上他几乎没有坐过。
可坐不住,非常的兴奋。
就这样时间一晃而过。
快到达七点半的时候。
齐云成、陶杨两个人站在侧幕准备上台。
于此同时舞台的红色大幕缓缓拉开。
拉开那一瞬间,穿着黑色大褂的胡子仪先生以及好几位伴奏先生,在舞台边弹奏着欢快的乐曲。
乐曲和观众掌声一起出现时。
齐云成和陶杨两个人一前一后露面了。
没有说话也没有垫场词。
齐云成安安静静站在书鼓的后面拿着鼓毽子和板儿打鼓套子,陶杨则站在一个大鼓后面等待。
等了好一会儿。
陶杨才开始敲起大鼓来。
这个过程没有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