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知道呢,反正部队的铁疙瘩那么多,肯定都有机会坐一坐的。”
张勇听完,更加兴奋了。
“那就太好了飞哥,不瞒你说,我这几天做梦都是这些铁疙瘩,我一定要成为一名装甲驾驶员。”
叶飞笑了笑,没有接话。
他实在不想打消张勇的积极性。
真以为装甲驾驶员那么好当呢?
这就是很多人的误解了,认为只有空军海军还有送快递的火箭军是高科技兵种,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才能玩的转。
至于地上靠着两条腿跑,偶尔坐一坐装甲车坦克或者发双新鞋就算过年的陆军全是大老粗,或者说莽夫。
事实上随着现代战争的需要,武器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光靠着两条腿机动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每个单位都有足够运送兵力的装甲车辆。
就以坦克举例,想让一辆坦克具备作战能力,需要3-4个人配合操作,每个人都有对应的任务,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磨合,才能充分发挥装备的效力。
这都是需要时间成本的,同样属于高技术兵种,如果只是想在部队待两年就退伍的话,这些兵种基本上就跟你没关系了。
至于为什么陆军还是将“铁脚板”作为保留训练项目之一,一方面是因为锻炼体能的需要,毕竟有些地方别说坦克了,你开着擎天柱你也进不去,还是要靠走的。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属于陆军的优良传统了,当年炎国保家卫国,抗鹰援棒,就靠着一手独步天下的铁脚板快速穿插,以各类装备落后一代甚至更多的劣势逼的十七国联军罢兵休战,握手言和。
这是祖传的手艺,不能丢。
不觉间,动车缓缓停下,叶飞等人到达了燕京。
九月份的新兵入营,是这段时间部队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来迎接叶飞等人的干部就能看出来重视程度。
二总队政委,白慈。
白慈挂着一麦一星的少将军衔,胸前的资历章表明他属于副军级干部,一举一动都带着军人雷厉风行的那股味道,头发花白,神情却依旧不怒自威,是一名标标准准的老兵。
在白政委面前,杨干事就跟个新兵一样,没啥差别,按照队列条令规规矩矩跑到白政委面前,立正敬礼。
“新兵奉命带到,请您接收!”
白政委同样立正还礼,并没有因为身居高位而有所松懈,队列教员也挑不出白政委姿态上的毛病,二总队作风之严可见一斑。
周围一众新兵突然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白政委用来敬礼的手是左手,而另一只手的袖管空空落落!
他们没能注意到,从白政委出现开始,一旁的叶飞就按照军姿要领笔直地站好,神情严肃,看着白政委的目光中满是敬仰。
前世能让叶飞尊重的人不多,眼前的男人正是其中之一。
独臂将军,白慈!
全国全军唯一一个用左手敬礼的男人,将右手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随后放弃优越的复员政策,留在热爱的部队中从基层一路摸爬滚打,一只独臂,克服所有困难,所有训练科目科科优秀,各类任务样样争先,是二总队军魂担当一样的人物。
第5章 再见绿营,分队结束
白政委一贯风格就是不苟言笑,此刻依旧如此。
将一众新兵蛋子带到身后的军绿色大巴车上,白政委站在车门口,开口说道。
“尽管还没授衔,你们已经算是一名军人了。”
“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军人的作风。”
“可以小声交谈,但不要大声吵闹。”
“时刻记得你们已经是军人了,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说完,白慈转身下车,一旁负责充当驾驶员的中尉赶紧跟上,两人一同笔直的站在车站门口,等待着下一批新兵的到来。
而车上,众人已经开始激烈的攀谈起来。
“看见了吗?首长!我这辈子第一次见啊!”
车上有一些别的城市来的新兵,要比叶飞等人早到。
一个戴着眼镜的新兵压低声音,语气激动,快速的张口说道。
“我听说过他的事迹!”
“上过前线打过仗,右手就是丢在战场上的,正经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叶飞沉默着,没有参与到周围的交谈中。
从见到白慈的一刹那,叶飞全身的细胞都在欢呼,身躯格外轻松。
那种熟悉的氛围感扑面而来,像是二总队的军魂在欢迎叶飞这个不争气的游子归来。
不管怎么样,叶飞永远都是二总队的兵。
其实这段时间,叶飞一直都很害怕。
怕这一切只是南柯一梦,怕这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幻想。
而现在,这些顾虑消失的无影无踪。
前世那个荒唐透顶的叶飞才是南柯一梦!
而现在的叶飞要将命运狠狠地攥在手中!
日落西山,天色渐晚,最后一批来自南疆的新兵终于抵达。
而车上的新兵们早已是饥肠辘辘,蜷缩在座位上,彻底失去攀谈的欲望,只想快点出发,早点填饱肚子。
在众人盼望的目光中,白政委和随行中尉终于上车了。
白政委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一旁的上尉系好安全带,恭敬的询问道。
“政委,那我们出发了?”
白政委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只是声音听起来有些虚弱。
五十多岁的人了,顶着秋老虎的暴晒,在车站门口站了一天,这种表现实属正常。
中尉掏出对讲机,只有简单的两个字。
“出发!”
“二号车收到。”
“三号车收到。”
对讲机中响起应答,随即军车缓缓开动,带着一众新兵驶向军营,驶向新兵连!
……
“喂?还有半个小时到是吧?”
“欢迎仪式准备好了,就等你们到了。”
“什么?面条?早就让炊事班做好啦,就在锅里热着呢,来了就能吃。”
“好好好,就这样就这样。”
带着上士军衔的士官放下手机,扫视一眼周围。
只见周围的士兵手握各式装备,什么铜钹小号长笛一应俱全,分列道路两侧,地上整齐的摆着礼花,只等车队进来就燃放。
左顾右看,士官发现少了点什么,扭头对着身后的人群喊道。
“大鼓呢?半个点了搬哪去了?”
话音刚落,不远处就传来了答复。
“来了班长,这呢这呢。”
只见二人吭哧瘪肚的合力抬着大鼓,手里没有家伙什充当气氛组的战友赶紧帮忙,众人一起把这个大家伙放到地上。
至此,准备工作彻底完成,就等新兵入营了。
半小时后,车队如期而至。
随着士官的一声令下,众人纷纷使出吃奶的力气施展绝活,场面那叫一个热闹,堪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此刻已是深夜,热情的欢迎仪式直接驱散了一众新兵们的困意,纷纷靠在车窗前,打量着外面的景象。
整栋营区的建筑风格都如出一辙,突出的就是一个实用主义,即大方,美观,整洁。
道路两旁松柏长青,尽管正值秋季,地上与草坪中却不见丁点枯黄的落叶,草丛、灌木、树枝等一众绿植规规整整,一看就能知道在打理上下了很大功夫。
这就是刚刚敲锣打鼓战士们的杰作。
他们都属于同一个集体,二总队教导队,常驻新训基地,除了日常训练就负责整个营区的维护与修缮。
可别觉得是什么好差事,占地一百多亩的基地,一年四季就靠这么几十个人打理,想想就知道这工作量有多大。
而他们现在最近任务还多了一项,就是等不同批次的新兵入营时都把这么一套欢迎仪式来一次,不管时间早晚,风雨无阻。
这也是部队的优良传统之一,不能马虎。
军车缓缓停下,白政委站起身,对着车上的新兵最后说了几句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