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广礼点点头,没有说话。
而陆轩,则是沉吟一声,道:“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仅仅只是十几个字的一句话,却是引来了张广礼发自内心的共鸣。
如果中医都算不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那就没有其他东西能够称得上了。
为何?
在张广礼看来,中医其实是最适当对外传播和输出的,对比武术、书法、京剧这些传统文化来说,中医起源更早,也最能代表中华国粹。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等。
而阴阳五行学说,又贯穿了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说中医是文化国粹,最能代表中华文化,不是没有道理的。
张广礼想到这里,又继续看向陆轩,听着他说道:“中医的文化特性,比较重要的有两点。”
陆轩比着手势:“第一点,中医讲求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所以,中医注重人体与环境的整体性。这个跟我刚刚说到的中医是治生病的人是一个道理的。
而第二点,中医之长在于辨证,因人、因时、因地、因症制宜,善抓主要矛盾,它不像西医那样分工精细,也就不会轻易失去整体的领悟和把握。
一个好的中医,必然是一名全科的医生。”
一个好的中医,必然是一名全科的医生。
这句话,给张广礼的震动很大。
他细细沉思着,然后抬起头,嘴角浮现出一丝苦笑。
这个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是十分的艰难。
就现在中医的现状来说,没有几个中医能够做到全科擅长,大多数都只是擅长其中一两种,多的三四种。
而像针灸或者正骨这种,基本上都是专科专学。
哪怕会中医内科的中医师,也难说擅长全科。
比如张广礼本身,就只是对肾脏有着比较深的研究,而其他方面,虽然也有所涉猎,可却不是太过擅长,一些小毛病倒是可以看看,可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他其实也没什么把握。
这个也是受到了他逝去的父亲的影响,从小对这方面的知识接触的比较多,自然也就了解的要多一点。
所以,后面也是往肾脏方面做了深入研究。
如今听到陆轩这番话,张广礼觉得自己的路也许走错了。
中医从始至终都是一门全科类的医学,它考虑的从来都不是某一个病的本身,而是得了病的这个人,治病也不像是西医那般,哪里不舒服就医治哪里,而是需要全面的去考虑。
头痛了,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
肾脏不舒服,也有可能跟脾虚有关系。
胃不好,肝脏出了问题也有可能。
……
这一刹那,张广礼想到了很多。
“在这里拿西医做个比较,西医的注意力都集中于病本身,他们所关心的,仅仅是生理功能,但患者是一个人,这一点经常被忽略掉了,而这对病人的康复来说,恰是至关重要的。”
陆轩微笑着继续说道:“况且,作为医生,目的不单是治病,还应该包括了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疾痛、心理负担,这依旧是一个整体观念的不同。
这个不只是我们自己这么说,就连国外一些研究所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其中德国就有一个著名的研究专家,他就说中医是一种内容最丰富、最有条理、最有效的一种医学科学。
这个断语,我觉得是比较准确的。”
张广礼陷入沉思。
跟陆轩交流了仅仅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可接收到的信息却是磅礴如山海一般广阔。
也许,这些内容并不涉及到医理和医术,可却是中医理论中最为精华的一部分。
它在教人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更在向他述说着中医这个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隗宝存在的意义和它所能发挥的作用。
见此,陆轩也没再继续跟张广礼谈论这些,而是回归了主题,中医关于肾脏方面的认识:“张院长,咱们不谈这个,以后有的是时间聊,咱们继续之前的话题。”
他说着,未等张广礼回过神来,话语已经从嘴里冒了出来:“谈及肾脏,不得不说到的一点,那便是肾气,肾气由肾精所化,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肾的部分。
肾气含有肾阴,肾阳。
肾阴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肾阳具有温煦、推动,兴备等作用。肾阴与肾阳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平衡协调,则肾气冲和。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能推动和激发脏腑的各种机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阳充盛,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温煦,各种机能旺盛,精神振奋。
若肾阳虚衰,推动、温煦等作用戒退,则脏腑机能减退,精神不振,发为虚寒性病证。
说到这个,张院长应该听说过一个人吧?”
“谁?”张广礼猛然抬头。
“李老先生。”
张广礼一愣,似乎并未想到是谁。
陆轩嘴里吐出一句话:“火神派的那位。”
张广礼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位,可惜了,那位已经仙逝,不然火神派在他的带领下,发展壮大并未难事,而且他对中医急救的理解,也非常人能比。”
说起那位李老先生,张广礼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医急救。
那位,算是将中医急救发挥到了巅峰,也改变了不少人对中医不擅长急救的看法,对中医的发展壮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陆轩微微一笑:“李老先生就曾言,万病不治求之于肾,李老多种药方中常有加入,以鼓舞肾气,肾气足,治病方能得心应手。”
“说到这个,我倒是想到了李老先生提到过的肾四味。”
张广礼接话道:“四药入肝肾,药性和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益肾精,鼓肾气,温阳无桂附之弊,滋阴无熟地之弊。”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合乎景岳公“善补阳者,须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善补阴者,须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生化无穷”之妙。”陆轩侃侃而谈。
“与肾阳相对应的便是肾阴,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能宁静和抑制脏腑的各种机能,凉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得以凉润,其机能健旺而又不至于过亢,精神内守。若肾阴不足,抑制,宁静,凉润等作用减退,则致脏腑机能虚性亢奋,精神虚性躁动,发为虚热性病证。”
说到这里,陆轩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说到肾阴肾阳,就不得不提到肾精,肾精又称为元精或真精。
肾因藏先天之精而备受重视,故将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称为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生理上,肾之精、气、阴、阳与他脏之精、气、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和相互为用的动态关系。病理上,两者也相互影响。各脏之精、气、阴、阳不足,最终必然会累及到肾,故有“久病及肾”之说。”
“若是肾气、肾精出现问题,身体也会出现对应的一些症状?”张广礼问道。
陆轩点点头道:“肾气封藏则精气盈满,人体生机旺盛;若肾气封藏失职,则会出现滑精、喘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多汗、大便滑脱不禁及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