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志超笑着说道:“便利店是新兴模式,和传统零售是不一样的,他不出售服装和家电等,更多的是食品、报纸、生活用品等,所以无需担忧和日本大型零售商直接竞争。重要的,我们是率先抢占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你无需担忧。”
安藤百福点点头,思考一下后,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愿意尝试,林先生具体打算怎么合作?”
林志超自然不会贪得无厌,首先安藤百福是个经营人才,其次安藤百福又是日本人,所以不可能占股少于林志超;一般想进入别国市场,很多产业都会优先考虑合作,而非独资。
“以日清公司的名义,拿下美国南方公司的7-11日本经营权,这就是合作,不是嘛?”
“当然,你可是我们公司的股东!”
两人在日清的股权,也就2%的差距,安藤百福这个人也算诚实,没有坑过林志超,分红什么的都非常透明。
随后,大家回到公司,商讨合作的细节工作。
长江实业集团这边,可以派遣管理人员去日本参加筹备,因为林志超早就已经算好了今天。
这些人去日本工作一段时间,还能为港澳7-11便利店提供更好的意见和管理。
……
香港股市果如林志超所预料的那样,经过1~3月份的暴涨,从158点上升至196点;但在3月13日达到196点后,便开始‘获利回吐’,特别是四五月份,受美国决定出兵柬埔寨造成美国股市大幅下跌的因素影响,香港股市也加入下跌的行列。
截止五月下旬,恒生指数已经触碰至170点,下跌10%以上。
“老板,冯生来了!”
“嗯……冯生,来来,请坐!”
“林生”
周福照带着冯景禧,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随后三人坐在沙发上聊天。
林志超和冯景禧早就认识,当年新鸿基开张,他就亲自参加过。去年冯景禧和李家成加入香港地产商会,林志超还请两人一起吃过饭,和飞艇泰一起。
别看林志超一年到头经常出国工作,但在香港的人际关系却非常庞大,当然了,林志超一般喜欢和‘有前景’人的交朋友。
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林志超喜欢提携别人。
“林生,你这是大手笔投资股市呢,我们经纪公司最大的客户,非你莫属了!”冯景禧笑着说道。
林志超放下茶杯,笑着说道:“最大客户,不是你自己么!”
冯景禧谦虚的说道:“不敢和你相提并论,不过我自己确实现在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证券上面。”
他从去年便已经成立新鸿基证券,集中精力炒股,而在新鸿基地产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分家已经成为定局。三兄弟也算是和平分手,没有闹出矛盾,前世李兆基还担任了新鸿基地产40多年的副主席,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退休后。
现在的新鸿基地产,本来就是一个地产策划机构,拥有员工也就四十多人;旗下的每一个楼盘,可能都是一个合伙项目。
不过这几年,新鸿基确实非常赚钱,就给开了工厂一样,建造了大量的工业厂房和住宅大厦。香港一年的工厂大厦差不多要有五十座落成,大概600万平方尺的楼面,这是因为香港工厂实在太多了,需求非常大。
林志超说道:“周经理和你讲了吧,我们投资的证券是长期投资,就好比是在投资公司一样,所以你怕是分不到多少佣金了。”
冯景禧立马正色道:“林先生说笑了,这是我们应该做好的。再说你信任我们新鸿基证券,我感谢你来不及。”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我很看好你在金融领域的成就啦,证券交给你操作,物业很放心。不过有一点,你要注意,保密很重要的。毕竟你知道的,我的身份,以及这资金量,对市场影响很大。”
冯景禧点点头,说道:“这点你放心,我们一定做好工作的。”
聊了一阵,三人就一起吃午餐去。
此次找冯景禧合作,正好分担一下庞大的炒股资金。
林志超这才发现,哪怕是在香港做地产,但还不如炒香港的股票赚钱。
这一波牛市,他赚个8亿港币的话,那长江实业集团的地产业务,还没有这个数目。
当然了,性质完全不一样,地产可以一直赚钱,而股票则需要布局多年。就拿这一波证券,他从1967年开始布局,至1973年初才能收割;而在1973~1974年的股市,他一分钱赚不到,但在这两年的地产,依旧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更何况,钱自然是都要赚的,大钱小钱一起赚。
第363章 【中环地王】
长江实业。
“老板,港府公布了中区‘地王’的拍卖具体消息!”
胡兆煦拿着《南华早报》,递给林志超。
林志超随即接过报纸,认真的看了起来。
果不其然。
港府决定在六月下旬,面向全球公开拍卖——中区新填海地段的一幅占地面积53000平方尺的地皮。
这幅地皮便是前世的康乐大厦旧址,后来又更改为怡和大厦。
而占地5.3万平方尺的中环地皮,无疑是可操作性非常大,可以修建成一流的写字楼大厦。高度可以50层以上,总楼面面积在70万平方尺左右。
非取不可!
这是林志超的想法!
一直以来,他和英资很少直接竞争,毕竟还不是时候。
这一次,算是一个小小的开胃菜。
因为可能会有美资财团、日资财团的加入,倒也不算直接竞争;
但如果考虑到前世是置地战胜美资财团,又可以勉强说直接竞争。
不管怎么说,要想拿英资洋行开刀,还得是七十年代后期。
“嗯,我们要参加竞拍!”
“好的。这幅地皮算得上置地的老巢位置,怕是他们也会全力竞拍。”
置地在这一区域,大概有六七座大厦,不过都不超过九层高度。
若是林志超战胜置地,获得今年的中区地王,相当于给置地心脏一刀。
而置地恐怕也会提前几年时间,开启中区重建项目,因为他们有闲置资金了。
这算不算是——做好事呢?
“谁又不是全力以赴呢!对于这幅地皮,美资财团势必也会虎视眈眈,所以不可小窥。”
“嗯,这块地皮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再加上,现在香港中环写字楼租金高涨,中环写字楼每平方尺已经2~2.5港币每平方尺,创下历史记录。”
林志超点点头,地产越是旺盛,大家越敢下手。
相反,当年地产形势不明,导致海军船坞旧址轻松被林志超拿下。
其实,置地是以2.58亿的价格拿下,合计每平方尺4660平方尺;这一世,香港经济更加发达,再加上林志超要加入竞争,超过是必然的。
长江实业倒是拿不出三亿港币的现金,所以林志超打算借债。当然,是拍卖后向银行贷款,毕竟港府又不会催他马上交清。
……
半个月后。
香港地产界都在热议‘中区地王’竞拍的事情,一般来讲,‘地王’级别的地皮拍卖,一定是港府在地产旺盛的时候才会拿出来。
港府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可以获得更高的财政收入;第二,可以为本来就旺盛的地产行业再添一把火,让它燃得更旺盛,为接下来的官地拍卖提高价格。
当年港府招标海军船务旧址,犯下一个错误——他们认为全球招标,就可以振兴香港地产;但他们却没有算计到,内地的政Z事件猛然袭来,否则还真有一些效果。
置地大班的办公室。
约翰凯瑟克对儿子亨利凯瑟克说道:“对于这幅地皮,你打算怎么做?”
他打算明年就回伦敦养老,留下大儿子亨利凯瑟克担任怡和、九龙仓、置地三大集团的大班,对于亨利,他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这个儿子足够优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