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巧儿你看,那边就是李太白诗中所云的天门山了,江这边的博望山与对岸的西梁山夹江对峙,如天设之门户,形势险要……”
她便是韩承绪的孙女,今年十二岁,样貌还没长开,瘦瘦小小的,脸也黑,穿着一身破旧衣服,看起来并不漂亮,只有一双眼睛颇为灵动。
韩巧儿脆生生地应道:“记下来了,天门中断楚江开……”
“祖父上次不是还说李太白是饮酒过度,醉死在宣城吗?”
“祖父,我更喜欢这个说法,这样死掉更像我想象中的李太白。”
刘金锁回过头,打断道:“我说老书呆,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一路上说个没完没了,不累吗?”
“哈,小女娃儿懂这些有啥用?”
“那是你的金国亡了。”刘金锁鄙夷道,“我们大宋世道可不乱,读书人多得满地走。”
韩巧儿只念了一遍,就把李白在采石矶写的几首诗全都背了下来。
李瑕也用蒙语与她应答,只是说得很不流畅。
“李哥哥,你说错了,说这个词的时候不能送气,要这样闭气。”
这一行人就是聂仲由所带领的去往开封的队伍。
货物由马车载,人却只能靠步行,从临安府走到当涂县花了整整六天。
聂仲由原认为韩承绪祖孙俩完全能够走到开封,这至少比他们当俘虏、当劳役要轻松。
因这件事,韩承绪颇为感激李瑕。
这六天的行路中,许多时候都能听到他们叽哩咕噜的对话声。
而韩巧儿也成了李瑕的半个外语老师,她也懂女真语和蒙语,只是口语还不熟练,正好与李瑕相互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