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大宋女君记 > 第221章 208章:邦媛作用

第221章 208章:邦媛作用(1 / 1)

这种变化是萧绰开始没有想到的。她事后想来,以前习惯了宋军各个将领的束手束脚,也只有李继隆敢于进取一些。

但那不是宋将无能,主要原因是因为赵炅对武将的猜忌之心太重,一点自转之权也不给。现在的赵滋虽然也烦勋贵贪婪文官事多,但是该放权的地方他也有这个魄力。

用他的话说就是,“当年代国公潘美征南汉,战报要过一个月才传到爹爹手里。他要是事事听中枢指挥,别说刘鋹早乘船跑海里去了,就算是广南之地也能把人耗死。”

这里补充一下,由于南汉亡国之君刘鋹昏聩奇葩到史无前例,赵炅可能觉得给他金杯酒都浪费,所以成为他手底下绝少的降君。

但战争本就不是按照剧本进行的,萧太后也好,耶律休哥也好,对这个结果虽然有些失望,但还不至于到不能接受的程度。

而且他们之间就算有些矛盾。但终究核心利益还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契丹国做大做强,最好能投吞并河北齐鲁丰饶之地,迫使宋国称臣。

是的,两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都不认为他们能够灭掉赵宋政权,历史证明,如果一百五十年后不是遇上两朵大奇葩,人家金国完颜氏也没想到。

所以萧绰还是道:“小儿女的事情不值得一提,只是仗打到这个份上,先机我们已经占尽。可惜连雁门关也没打下来,朕实在惭愧,大于越有何看法?”

耶律休哥知道皇太后这是服软了,自己也不好再纠结这个问题,毕竟萧绰总体来说还是为了国家,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是耶律氏一员,不管怎么改,大辽有他的一份,所以分析道:“依臣看来,若是没有拿下险关要城,那么,河北打下来那几座城池,迟早要被宋军夺回去,太后不要嫌臣说话不好听。咱们跟宋人相比,乃是骑兵在平原无敌。而太后秉国多年,并非那仓促上台的赵宋小儿可以相比。而宋人也有他们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财力大人口多,咱们的精兵死一个少一个,他们却可以拿民夫这样无穷无尽的耗下去,初始看起来是我们占便宜,但等宋国缓过劲来,财帛顶上来。再到了春天河水化冻,咱们的劣势也会暴露无遗。再说宋人怕错过春耕,我们不怕错过放牧吗?太后曾说过,大辽江山最缺的就是人丁。”

萧绰沉默,带着护甲的手指敲打着身前的黄梨木凤纹案几,道:“皇叔的意思,是我们现在要速战速决,抢夺更多的人口财帛,能保住几个县城,保住几个县城?”

耶律休哥摇头,心道,萧太后虽然打过仗,但毕竟不是这其中的行家。他于是只能更加直白道:“太后,尹继伦死守着大名府,杨业顶住了雁门关。武清附近的几个县城我们早晚也守不住,臣知道那些汉人对于故土的留恋。就算死,他们也要死在自己的乡梓之地。所以臣觉得到了这个份上,最大的战机应该是两个人,李继隆和永国长公主赵邦媛。”

耶律休哥一点儿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

要是他单说赵邦媛,萧太后还得怀疑他有私心,但是加上李继隆可就不一样了,她郑重道:“请皇叔教我。”

“到此,其实敌我双方力量已经摆明了,只不过宋朝方面暂时不知道我们的战略意图而已。如果李继隆在定州,臣觉得这座城池不会这么快易手。当然也是我们趁这个时机才敢发动大战。如果他在延安府不回来,那我也拿他没有办法。可偏偏他卡在半路上了。现在虽然不知道他的具体位置,但依臣的猜度,大略也就是在邢台到井陉之间(你说的可真准)。皇太后,宋人不比我们契丹人猛将辈出。他们那儿明显是断茬了,李继隆一死,中年将领再无人能与我大契丹国匹敌。到时我们再休养几年,斜轸和国主这代人未必不能一举问鼎中原。”

这话饶是萧绰这等女政治家听起来也是心服口服,只不过李继隆要是这么容易能整死,那就不会成为一代名将,还和耶律休哥交战多年不落下风了!

但正因如此,耶律休哥才最知道李继隆的潜力和实力,所以他道:“本来他的妹妹被废幽禁,臣也不是没有想过招降,但宋主这些年也没因此事闲置他,想来他出身上党李氏,也算豪门。全家都在开封,此路是不通了。臣深知此人本事,斜轸暂时还不是对手,所以请太后允许臣亲自去拿他。”

萧绰玉手一顿,心想,你这老儿原来在这里等着,原来辽国有不成文的制度,因大于越地位太过尊崇,一般是不再典兵的。要不然那就不是位比肩君王,而与皇帝无异了。所以萧绰自然是不愿意的,只好转移话题道:“李继隆确实难得,可一时也没有他的确切位置。那大于越为何要单独点那赵家小女呢,她虽在白马把详隐唐打败,却也只是小阵仗而已。如何能够撼动大局?”

聪明人说话就是弯弯绕绕,萧绰首先改了称呼,提醒你耶律休哥已经是大于越了,有些事情不好带头破坏规矩。

最新小说: 两生芳菲 穿成老妇,我靠QQ农场养全家 重生之从8岁那年开始 你不在的这几年 无耻家族 我想成为一只狗 可爱还不够吗 穿越三国之小乔初嫁了 我在仙城当大佬 灵笼,开局一只蛇狗吞噬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