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大宋女君记 > 第144章 百四十一章:大臣家事

第144章 百四十一章:大臣家事(1 / 1)

所谓婚姻,讲究“三书六礼”,指的是“聘书、礼书、迎书”,“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赵滋和钱浣只走到“纳采”这一步。

倒不是宋太后不重视,实在是这一年就没个安神的时候,加上先帝的死虽然娘几个儿都觉得痛快,可毕竟皇家要脸那是亲叔叔,得停几个月再继续,但现在先帝都埋进永熙陵了,自然可以重新提。

赵滋在这个事情上还有点儿少年的青涩,不愿意让妹妹听到这些,把她打发走了。

邦媛虽然有点好奇,但是也确实要忙,就没有死皮赖脸留下。

毕竟这种大事,可不是说皇帝一拍脑门她就万事大吉了。她首先得派人拜访户部和兵部的底层官员,因为户部需要清点澶州户口,征发壮丁给她盖营盘;兵部需要计量军资,统筹她建立卫队所需要军械,从甲片到弓弩,从后方家属的安置到预备军官的选拔调度。不能说三百人的私人卫队和五千屯兵都是精锐,但上心与否可就大不相同了。

为此事忙的邦媛的生日又没过好,弄得宋太后不免又唠叨女儿几句。

邦媛本人则在核对各种文书,这年头信息更新慢,你别看她跟张齐贤说的一五一十,真到了地方事情肯定不少。不过她也起了拜访这位大臣的心。按说作为一个几乎算是藩镇之主的公主,不该和朝廷大员私下见面。但这个时候邦媛的性别优势发挥了巨大作用,吕蒙正一牵线,这位性格比较粗的天官就同意在樊楼见面了。

当然,毕竟需要避嫌,所以吕蒙正是傍晚的时候,以老师的身份陪同邦媛一起去的。

冬日落日早,邦媛先来开封府后衙等着吕蒙正,等着他一身紫袍出来,笑道:“师母不在身边,老师就不知修边幅了吗?”

邦媛也是在洛阳才知道,所谓《寒窑赋》是有原型的,吕蒙正和他夫人感情很好,但前几年其父吕龟城去世,吕老夫人高兴坏了,吕蒙正虽也知道老爹当年对母亲伤害太深,到底传出去不好,只好将夫人留在老家,看着母亲,不要流传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

当时吕蒙正被罢官在家,能力有限。这件事情还是邦媛安排人帮忙的,所以知道一些,吕蒙正也没瞒着她,叹息道:“家母一生不幸,为人儿子也不好苛责。但家父到底是去了,贵主你说她怎么就想不开呢?”

赵邦媛其实也不想干涉家庭伦理剧,但吕蒙正可以说是她生命中最为正面的男性长辈。她能感知到吕蒙正当年被父亲赶出家门,是他心底的一道伤。所以想了想,在“咕噜咕噜”运行的马车上,问道:“老师,您知道我生而无父,所以不太能够理解。今日冒昧问一句,您可怨恨令先公?”

吕蒙正虽然知道这个学生大胆,但是没有想到她啥都敢说,毕竟中国几千年前就讲究子为父隐,父为子隐了。他几乎是脱口而出,道:“贵主慎言,都是蒙正年少的时候不懂事,言语冲撞了父亲。就算被驱逐也是我不好,如何敢怨恨?”

邦媛正色道:“老师对我何必这样冠冕堂皇,当年宫学初见。我才八岁,你讲的就是《氓》,说起男子负心薄幸来,何其感同身受。难道不是因为太夫人的遭遇吗?我知道龟城公到底是您的父亲。我身为您的弟子,算是晚辈,这样说可能不太合适。但我实在不想因为一些旧事让你们母子失和。老师恕我直言,您这样可是会伤您母亲的心的。毕竟陪伴你寒窑吃苦,为您缝补衣衫,等您高中状元的。不是您的父亲,而是您的母亲。”

吕蒙正无言,只有车外的北风渐起,让场面更加寂静。

邦媛也无话,吕蒙正本性那是没的说,对家族也很好。但他已经算是这个时代最体贴女性的男子了,仍是不能够完全理解母亲的痛苦。非希望母亲能做出一副无怨无悔的贤妻模样。这就有点儿让邦媛难以接受了。

当然,这可能也是关系好,邦媛对其他的官员就没有这么高的道德要求?

她看吕蒙正一时转不过弯来,就道:“说来老师也是锥在囊中,以前还真不知道张齐贤竟是您的举主。”

最新小说: 两生芳菲 穿成老妇,我靠QQ农场养全家 重生之从8岁那年开始 你不在的这几年 无耻家族 我想成为一只狗 可爱还不够吗 穿越三国之小乔初嫁了 我在仙城当大佬 灵笼,开局一只蛇狗吞噬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