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出进行到后半部分,并未扮上的李淑茵穿着颇有古韵的青花旗袍,唱了一段英气十足的《穆桂英挂帅》。紧随其后的是穿着黑色西装的赵毅,唱了《秦香莲》里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和饰演陈世美的老生演员对唱。
赵捷的节目已经演完了。由于实在紧张加上舞台经验确实不足,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发挥得很好,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好在没出大岔子,顺利演了下来,并且收获了观众的叫好声。
他用最快的速度卸了妆换完衣服,在观众席找准了一个靠前的空座,悄悄从侧面猫着腰溜过去坐下。
他想去看杜誉的戏。
当然了,在过去二十余年的人生中,他听过无数次杜誉的唱段,也在照片上和排练大厅里见过那人扮上的模样,可在赵捷心里,那些都有所欠缺似的。
如今他想明白了其中的缘故:京戏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舞台艺术,角儿本该是台上灯底下万众瞩目的角儿。
即便现在技术进步了,有了京剧录像、电影,可舞台的魅力永远不会消逝。赵捷甚至颇有些古板地认为,只有舞台演出才是最原汁原味的戏曲。
主持人出来报幕,杜誉的名字刚被提及,台下立刻哗然了一阵。
显而易见,老戏迷都知道他,而这场阔别舞台多年后的回归演出也从公布节目单的那一刻开始就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主持人下台,扮了吕布的杜誉从舞台侧面上场,未等开口,掌声雷动,欢呼不断。
赵捷知道,戏迷们的热情不止是为了欢迎杜誉的回归,更是因为这人的扮相。按照老话说,光这儒雅清秀的扮相就值回票价了。简直是像极了老画报上当年风华正茂的周荣璋,任是谁看到都会这么想。
赵捷眯起眼,恍惚间产生了错觉。他觉得自己宛如置身于数十年前大上海的天蟾舞台,想来彼时的周老板登台时必然也是此般盛况。
杜誉开口,作为一个小生演员的真假音结合近乎无可挑剔,而他举手投足之间,吕布这一角色的有勇有谋与狂妄自大被尽数糅合在了他的身上。
台下,赵捷热泪盈眶,泪水不受控制地划过面颊。
这到底是用多少时间、汗水和天赋换来的本事?
他想:我今天算是长见识了,这段用作戏曲学校的专业教材也不为过。
对赵捷来说,那天唯一的遗憾就是演出结束之后杜誉被人团团围住,其中有戏迷也有老朋友,以致于他并没有机会跟杜誉说上一句话,哪怕是最简单的“你很厉害”。
“儿子,咱们回家吧。”不知何时,李淑茵出现在他身后。
赵捷回头望去,只见赵毅也站在不远处望着他。
“好嘞。”他的心情不错,应得也很干脆。
2022年五一。
赵捷话音落下后,林绩也许久没出声,不大的屋子陷入了久久的平静。
许久之后林绩才反应过来,赶忙给赵捷倒了一杯凉开水:“师父,说了这么久,您一定口干舌燥了吧。”
赵捷接过水杯,勉强喝了两口,觉得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闷得难受。
“哎哟,已经十一点了。”林绩站起身:“要不我出去买点吃的?”
赵捷点了点头:“去吧。”
关门声响起,赵捷却依然神情恍惚。
林绩去得快回得也快,他从小区外面的小吃店里买了一些现成的菜品,有肉有菜。
进屋洗干净手,他去厨房里取了几个盘子和碗筷,一边忙一边说:“师父,您刚刚讲杜师叔祖的事,我就想起来之前听刘晴老师说过,06年您重返舞台的时候,戏迷们也很热情,一票难求。”
“是。好像还有个专业名词,叫什么‘饥饿营销’。当时有不少人这样议论我。”赵捷接过筷子:“但我并不是有意的,杜誉刚去世那几年我实在是打不起半点儿精神。”
提起这些事,赵捷顿时没了胃口:他记得清楚,杜誉是在2001年的春天病逝的,而他再次在公众面前露面已经是2006年的事情了。
那年中秋,省京剧院挂出赵捷主演折子戏《小宴》的售票通知,门票迅速销售一空。
赵捷叹了口气,随便吃了几口菜,对林绩说:“我记得以前你跟我说过,你第一回见到我不是在省京剧院,而是在你们学校的讲座上。”
“对。”林绩连连点头:“师父,您之前特别喜欢办讲座。要不是因为身体原因,您现在肯定也在忙讲座的事情吧?”
赵捷靠在椅背上,轻声道:“你说得对。”
2007年起,赵捷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遥城各个大学和中学的礼堂里,用讲座的方式不厌其烦地讲述吕布、周瑜、杨宗保、许仙等戏中人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就像他练基本功时那般认真而富有耐心。
有一次在S大医学院校区的讲座开始前他出来溜达放松,发现礼堂门口人满为患。他走上前,询问一个正在排队的青年学生:“小姑娘,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预防医学。”年轻的面孔朝气蓬勃。
“很优秀呀。”他点了点头:“现在的年轻人还爱听京剧吗?”
学生不认识他,遂摇头道:“别人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我和我朋友们都不喜欢。我们爱看电影、看小说、看电视剧、听流行歌曲,还特别喜欢追星。京剧有什么意思?咿咿呀呀的,都是一些老掉牙的故事,一个字恨不得唱两分钟。不过我家里的长辈们都很喜欢,我妈有一次对我说,她小时候的习惯就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用收音机听戏,现在赶上休班她还经常去看省京剧院的演出。”
她指着门口的海报:“这个讲座来了给素质学分,本科毕业有要求,否则我们才不来呢。老爷爷,您知道什么是娱乐圈吗?您看不看人气特别高的选秀节目?”
赵捷无奈于自己的“落伍”,但并不失落,只是笑着感慨:“挺好的,时代在变化。大家都年轻过,只是我现在老了,跟不上你们的潮流。”
可他还是一场又一场地开讲座、准备讲座,这几乎占满了他全部的业余时间。
与此同时,赵捷还不断在申请去乡镇地区、街头巷尾和小公园里进行日常演出的机会,甚至给当时的院长打过报告,提议要让京剧舞台走出剧院、走出阳春白雪与曲高和寡,走回老百姓的生活。
省京剧院有刚来不久的年轻演员问他缘故,他笑着说:“这是一位故人对我的嘱咐。”
他变得很爱笑,经常跟后辈说玩笑话,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分外明显,映得他慈祥而豁达。
2012年6月,赵捷正式收来自临东省戏曲学院的青年演员林绩为开山大弟子。
彼时的林绩很年轻,只有二十几岁,从外地来遥城求学。他家里贫困,但对京剧有着极大的热情,考上戏曲学院不容易。是赵捷在戏曲学院开讲座的互动环节发现了他的嗓音天赋,不断指导他的学习,最终引导他走上了传承周派小生艺术的道路。
拜师那天,平素不善言辞的腼腆年轻人难得说了一大段话,分外诚恳:“师父,您没有孩子,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将来有一天如果您唱不动了,我接替您演出;等您走也走不动了,我陪在您身边跟您说话解闷、给您养老送终。”
他不是个花言巧语的人,话说得很实在。赵捷把他扶起来,笑中带了眼泪。
第18章
吃过午饭,赵捷本想去洗碗,却被林绩拦下了:“师父,我来都来了,这些家务活就让我来干吧,您快休息去。”
“多说了几句话而已,累不着我。”赵捷哭笑不得。
架不住林绩实在坚持,赵捷只得回到自己的房间睡午觉。
很多年以来,关于杜誉的事是他从不敢触及的回忆,每每想起都会感到悲痛欲绝。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如今竟然能心平气和地细细道来,不得不感叹一句“岁月无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