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还真听到闵真子此言大为震惊,太清一脉与上清一脉不合,这件事情为何他从未听旁人说起过?
况且道门三脉虽然平日互不联系,但是最起码明面上还是气同连枝的,就如这次上清法会一般。
虽然明面上称之为上清法会,但还是给玉清一脉送了邀请的木牌。而玉清一脉作为回应,也派出了闵真子一行代师前往。
这是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最起码在外人眼中,道门气同连枝的形象,还是未曾动摇过的。
但是现在闵真子的话,无疑是击碎了王还真这个想法。太清一脉与上清一脉不合,竟然是整个江湖公认的事情。
这样一来,道门这维持了多年气同连枝的形象,无疑变成了一个笑话。而且公认二字,表明这个情况并非最近才有。
能让一件事情形成公认,最起码也得经过三年以上的时间沉淀。换言之,能让此事成为一件公认的事实。
太清一脉与上清一脉的不和,最少也持续了近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太清一脉早在十年之前,便已经封闭了山门。
那么如此想来,上清一脉与太清一脉不合这件事情,应当就是发生在玄阳子下山之后的几年。
就是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何事,能让上清与太清变成现在这个情况。要知道公认的不合,几乎已经同翻脸无异。
但是王还真却觉得,这件事情并不简单。至少不会像闵真子说的那样简单,这其中定然有不为人知的内情。
最简单的一点,那便是当时的太清一脉,明面上唯一的紫气真人玄阳子已然下山,作为一个已然封闭山门的门派。
到底有什么样的底气,或者说是因为什么事情,能让他们做出这种与上清一脉翻脸的举动?
这种举动不甚明智,甚至在王还真看来,很是愚蠢。毕竟别的不说,若是单论门下门人的数量。
三脉之中当属上清一脉为尊,而且不要觉得上清一脉人多,斗法的实力就不高。
上清一脉所擅长的便是符箓,若是提前有准备的话,甚至越级对敌也不在话下。
像是先前王还真见到过的罗溥子真人,像他这种实力的紫气真人,在对敌之时,甚至能做到符咒默发。
不是王还真瞧不起太清宗,实在是按照当时的情形来估计,太清宗没有实力与上清一脉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