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阳失笑,对上她煞有其事的目光后又忙不迭地点头道:“记下了,记下了。”
“记下就好。”周二嫂碎碎念道,“这些事你得学着,你妈身体不好……哎,你瞧我这嘴!呸呸呸!”她把头歪向一边做了个空吐唾沫的动作,顿了一下,挺不好意思地跟林阳道歉,“你舅妈我说话不经大脑,你别往心里去。”\ufeff
“不会。”林阳笑笑。
“我从小看着你长大,知道你是个好的。”说到这她还不忘埋汰自个儿闺女一嘴,说:“你庆姐要是有你一半孝顺,我做梦都要笑醒了。”
周二嫂说话直,但不屑于跟人扯那些弯弯绕绕,她就是个实话实说的直肠子人,夸赞林阳这几句也是真心实意的。
巴掌大的地方什么都瞒不了人,镇子上但凡是认识林家知道周顺珍生病的人,不管亲疏,几乎都知道她这次生病是她那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儿子陪着她到处去医治。
A市……
镇上多少人想也不敢想的地儿,周顺珍刚回来那阵儿多少人又是同情又是羡慕。
同情是同情她年纪轻轻就得了这么重的病,羡慕则是羡慕在她得了这么重的病的时候,她的儿子有能力有孝心带她去那么好的地方治疗。
何况还不是亲儿子。
越靠近农村的地方人情味儿越重,人情味儿越重的的地方人们的思想观念就越传统,也就越看重一个“孝”子。
在外人看来,林家这个小时候不懂事让父母操尽了心的大儿子,出去四年回来那真是彻底脱胎换骨了!没白养!
真是应了那句话,无心栽柳柳成荫。
经过这件事,林阳在镇上老一辈的风评渐渐盖过百分之八十的同龄人。很长一段时间,镇子上这些个叔啊婶啊什么的提起他,无一不竖个大拇指,说他两句好的。
不过现在的林阳可不知道这些,他正忙着呢,忙着跟一群婶子学做腊肠,学完了又钻厨房里去看跟林德胜学做腊肉。
林家的腊肉都是林德胜亲自挂的,他干活利索,每年两头猪,八个火腿,拢共不用一个上午他一个人就能全部处理完。
这也得益于这边的腊肉做法简单,不需要特殊熏制,只需要在腊肉外面裹上一层盐、花椒粒等汇成佐料就可以。
然后就是温度。
L市冬天短,属于常年下来气温都不是很低的地方,所以通常只有在年前这个时候才能成功制作出好吃的腊肉。
刚刚周二嫂无意间脱口而出的那话虽然不吉利但也实在,他妈身体不好,他爸翻年过去就五十七……
和大多数人一样,林阳以前总觉得自己还小还小,还有屋檐可以依靠,不知不觉间,却已经到了自己就要成为别人屋檐的年纪。
一大帮人风风火火的忙到下午,两头猪的肉吃的迟,挂的挂,灌腊肠也用去一部分,最后再挑着给亲戚朋友分点也就不剩多少了。
给谁、不给谁,倒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基本就是按照家里杀不杀猪来分。
比方说周家的那些亲戚。
往年老大家因为老爷子的缘故,怎么都要杀上一头热闹热闹的。但由于今年他们搬去市里没杀猪的条件,所以即使老大家今天一个人都没来,但周顺珍还是托了要去市里的亲戚给老爷子和大哥大嫂带两条嫩里脊外加大半扇排骨。
老二家也从来不杀,倒不是没条件,而是因为二嫂说她平常就一个人在家,一次性弄那么多猪肉出来她吃也吃不了,看着还烦,所以干脆图了清净。
说起周二嫂…今天林家杀猪请客,老大家和老三家都没来,她倒是一大早就来了。而且人也不是那种干吃不干活的人,一来就帮忙洗肠子,做豆腐…当然,她也没客气,走之前直接开口跟周顺珍要了一整扇排骨说要回去做点罐子腌肉。
周顺珍说行!
她又说,“顺便再让林阳送送我,不然这么大扇排骨我怎么挑上楼”
周顺珍:“……阳阳,送送你二舅妈。”
“好咧。”
等林阳这个免费的搬运工回来,果园里里外外已经被收拾的差不多了,来帮忙的人都走空了,不远处的烤肉摊也只剩赵海一个孤单的背影。
林阳走过去坐下,赵海给他捞了罐啤酒,“喝点”
林阳接过,打开易拉罐的盖子喝了一口,冰凉的啤酒顺着喉咙往下,差点没把他牙给冻掉。
赵海凑到他面前,喷着酒气问:“你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了?”林阳把他往外推了推,“你离我远点。”
赵海不在意,保持着林阳推开的距离继续说道:“罗新梦要结婚了…”
林阳一怔。
赵海了然一笑。
“得,我瞧你这反应就不知道…哎!”赵海长叹一声,“听说是家里给介绍的,跟她哥一个单位。”
林阳没说话。
赵海又喝了一口脾酒,然后说道:“那人我见过一次…妈的,开个宝马拽得要命…”
“大海。”林阳声音严肃。
“嗯?”
林阳看着他,“你是不是喜欢罗新梦啊?”
赵海突然就不说话了。
过了很久……
“你瞎说什么呢?”赵海忽然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对着林阳咧咧巴巴的咋呼道:“我怎么可能喜欢罗新梦!就她那种鼻涕虫,我喜欢谁都不可能喜欢她!”
“哎……阳子,你还记得吗?咱上学那会儿有次周一她忘穿校服被教导主任拎到主席台下罚站…那么多人一起被罚,谁都不哭,就她哭…哈哈哈”赵海说着说着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眼睛就红了,他抹了把脸,妄图抹去心里的醉意,再次问林阳,“你记得吧?”
他眼里、语气都略带恳求,似乎想竭力证明那些对于他来讲很重要的时光在别人心里也依旧很重要一般。
可遗憾的是,林阳给不了他想要的认同感。
也不能骗他。
“对不起大海…我不记得。”
第68章
杀完年猪意味着离除夕越来越近。
年前, 林家还有一桩大事要忙,那就是迁新房。
在老一辈人心里,进新宅是件不亚于结婚生子
的大事, 不仅主人家什么时候进门要结合一家之主的属相推算良辰吉日, 进门前还要请人帮忙扫屋, 以求搬进新家后家人身体健康,儿孙学业进步, 事业有成。
林家请的扫屋人的是镇子里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
老先生姓李。
李姓是祥和镇上除了周姓的第二大姓,这李家和周家两家虽然不是同宗同族,但百十年来一个镇子上住着多多少少沾点亲带点故, 像这位李先生按照辈分算周顺珍则要喊他一声舅爷。
扫屋前一夜,林阳避开家人在蹲在果园里偷摸地和单唯钦打电话。
电话那头…
“家具都买好了吗?”
“没呢,等明天早上扫完屋在一起去看。”林阳说完后笑了一下,“怎么……我们单总还关心这个”
“当然。”单唯钦果断一声, 然后恬不知耻地接着回了一句, “别的不说,但你的床以后可有我的一半。”
林阳骂他,“厚脸皮!”骂完后两人都乐了。
“那我明天指定选一张大的……”
月光撒在果园里,树上的累累硕果窃听了情人私密的耳语。
………………………………
次日,林家几个男人摸黑上路去镇上把李舅爷接到了周家老宅。
不, 应该改叫林家。
毕竟从今天这儿才就是正儿八经的林家。
像林阳一开始想的那样,林德胜也把这儿当成了自己和周顺珍养老的地儿, 至于三个孩子…他心里的想法是以后他们都大了成家立业, 愿意留就留,乐意走就走, 逢年过节能时不时回来看看他就很满足了。
既然打算一辈子住这儿,那林德胜对于“扫屋”一事就格外地重视。
天还未亮, 林家老老小小四个男人除了最小的嘟嘟空着手之外,举蜡烛的举蜡烛,点香的点香,拿纸钱的拿纸钱,跟在李舅爷身后进入这个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