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场比赛中,Sven凭借着第一轮的Backside1800与第二轮如有神助的Frontside2160碾压式夺冠。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他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完成2160。
“抓板动作很帅,”杞无忧不由得赞叹,他看向徐槐,向他确认道,“Sven是第三个在正式比赛里跳2160的单板滑手吧?”
“是的。”徐槐点头,“他这个赛季的进步很大。”
从滑手们发布的训练视频中,徐槐得知,Sven和今井野都陆续在训练时成功跳出了2160,Sven更是在前两天的洲际杯比赛中超水平发挥完成了这一动作,成为单板滑雪史上继徐槐和昆腾之后又一个在正式比赛中完成这一动作的人。
尽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但位于国际雪联积分榜中上游的滑手们还是在这两个赛季中有十分明显的进步。大家为了尽可能多的刷积分,只要比赛如期举办且条件允许的话就会去想方设法参加。
而杞无忧几乎一整年没有参加过国际赛事,就连上雪的机会都很少,之前已经练得很熟的反脚内转1800,现在还会出现落地不稳的情况。别人都在进步,只有他不进反退。也正是考虑到这一方面,徐槐才会更加坚定地想让杞无忧来挪威,亲自指导他训练。
短暂的休息过后,下午两点,他们来到大跳台训练。杞无忧先试跳了几次熟悉场地,再逐渐增加难度。
徐槐滑着雪板跟在他身后录制视频。由于身高体重变化,杞无忧起跳时的速度、力量都会较之前有所偏差。
这点细微的差别其实很难用肉眼发现,但给运动员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忽略的。运动员飞出跳台后,身体旋转的轴线会随着偏差产生偏离,从而导致落地位置、方位与预判不符,失去平衡。前面的基础性动作还好,越到后面就越吃力,虽然没有摔倒,但总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瑕疵。
徐槐找出问题,帮助杞无忧调整。
两人在训练时说的话不多,交流主要集中在训练后的复盘分析。
徐槐对杞无忧在大跳台上的表现似乎并不满意,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夸奖鼓励。
“小杞。”
他以前从来没有批评过杞无忧,然而这次却说:
“这一年的时间里,你的对手都进步了,只有你还停留在原地。”
杞无忧垂着头没有作声。
“你现在的状态,”徐槐抬起眼,盯着他的头顶,“比我想象中还要糟糕。”
杞无忧脸色唰的一下白了,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我会努力的。”
语气平缓,不辨情绪,但徐槐听得出难以掩饰的失落,一时间又有些抱歉,毕竟他知道自己带给杞无忧的影响不是一星半点。
“可能是我有点心急了,”徐槐又补充道,“你不要难过,这只是暂时的。”
“嗯。”杞无忧低低地应了声。
平日里训练,教练们在他状态不好、退步明显的时候也会批评他,杞无忧同样会失落并且反思自己,然而这些根本算不上严厉的话经由徐槐说出来,他却真真切切地感觉到百倍的难过。尽管和队里其他教练相比,徐槐的说话方式已经很委婉很温柔了。
徐槐还知道,杞无忧在国内时还在其他教练的帮助下钻研新动作,想要检查一下他这半年以来的成果,但考虑到今天他已经滑了一天,体力消耗比较大,于是就决定留到第二天再检查。
之前在训练视频中看到,杞无忧在练习换手抓板。
换手抓板是最能体现滑手风格与水平的动作之一。在滑行过程中,滑手需要将一只手从雪板边缘的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空中旋转的方向与姿势都会随着抓板方式的改变而有所变化,滑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能力,充分发挥创造力,做出有自己风格特征的组合动作。
杞无忧练习时最常跳的组合动作是正脚外转1800接横跨换手抓板。
从出发区俯冲而下,助滑起跳,两道身影一前一后,劈开迅疾的风。
徐槐紧跟在杞无忧后面。
只见他在飞出跳台的瞬间,肩部、腰腹拧转发力,带动雪板飞舞旋转。
高高的跳台上扬起雪尘。
杞无忧向斜前方倾斜,前手从滑雪板的板头移到板尾,同时脚踝用力,前脚向上弯曲,脚跟向外侧翻,后手抓住单板的板头,完成双手之间的横跨。
一个清晰漂亮的横跨换手抓板。
很好!
这个动作的完成度还是很棒的。徐槐暗道。
要想在短时间内精准而又流畅地完成这个动作,需要非常灵活的躯干力量和敏锐的反应力,同时还需要足够的核心控制力,才能在换手抓板的同时使空中的转体空翻动作不受到影响。
杞无忧这段时间所付出的努力不少于任何人。
徐槐注视着前面高速转动的身影,忽然意识到问题。
等等!他居然没有减速?!
杞无忧的背脊和腰腹持续发力,带动身体继续转动。
又多转了半周!
“咚——”
稳稳落地。
偏轴转体1980!
杞无忧稳住身形,又往前滑行了一段距离,雪板横转,干净利落地在雪面上刹停。
他停了片刻,大口喘着气,转过头望向身后,神情呆愣。
有点难以置信。
杞无忧在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成功地完成了1980。
“小杞!!!”
不远处,徐槐飞速朝他滑过来,眼前的人越来越近,身后掀起暴风雪般的狂风与雪雾,一股巨大的冲击力袭来。
杞无忧呆呆地望着。
在即将撞上他的0.01秒,徐槐及时地在他面前刹住了车。
徐槐冲杞无忧露出好看的笑容,雪场的灯光映在他眼底,蓝色的瞳孔微微发亮,“昨天刚说你表现糟糕,然后你今天就跳出了1980,打我脸是吧?”
“没有。”杞无忧也笑了。
或许是肾上腺素的飙升助长了杞无忧的胆量,他情不自禁伸出手,隔着厚厚的手套轻轻抚摸徐槐的脸,只一下就收回。
“这是第一次成功落地。”
在国内时,他每天都在练习,从未有过松懈。
徐槐并未在意他那一下触碰,弯了弯唇角,“看来我以后要多批评你了。”
没料到居然会收到这种效果。他想,比起鼓励式教学,也许这种教学方式更适合杞无忧?
当时还怕自己的语气太严肃影响他的心情,看来多虑了。
“不行!”杞无忧立刻拒绝。
“哦?为什么,我看挺有用的嘛。”
“你多夸夸我,”杞无忧注视着面前的人,大大方方地承认,“还是更喜欢你夸我。”
“喜欢你”这三个字咬得格外重。
浓黑色的眼睛就这么直直地钉在徐槐脸上,竟让他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好,多夸。”
训练刚结束,徐槐就把杞无忧的训练视频发到了集训队群里,果不其然得到众人一阵猛夸。
“无忧,恭喜你的阶段性目标又实现了一个,下一个争取早点实现!”
田斯吴单独发来语音消息的时候,杞无忧和徐槐正在吃晚饭,他随手点开消息外放。
徐槐听到,好奇地问:“下一个是什么?2160?”
杞无忧扬了扬嘴角,抬起头,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不是。”
他垂眼打字回复田斯吴的消息,回复完,手指又在屏幕上点了几下,打开备忘录。
“槐哥。”他把手机递向徐槐。
“嗯?”徐槐满脸疑惑地接过来,看清了屏幕上的备忘录内容。
原来杞无忧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阶段性的训练目标,特意在备忘录里建了文件夹,每完成一项就在后面打个勾。
1800?
1980?
……
长高?
最后一项令徐槐忍俊不禁。
两三下就划到最底部,他点击返回,无意中瞥到置顶有一条加密的备忘录,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