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兰忽失温说起来算不得什么太著名的地方,之所以让这里出名,正是因为这次北伐。
忽兰忽失温之战。
朱棣率军五十万,以主动进入马哈木埋伏换取和马哈木决战的机会,也是这一战彻底打垮了马哈木的野心,使瓦剌元气大伤,最后反被鞑靼所败。
同时这一战也是朱棣五次北伐收获最大的一次,自此以后,不管是鞑靼还是瓦剌,再也不敢与大明军队正面相战。
如果不是因为瓦剌能跑,再加上彻底覆灭瓦剌会让鞑靼一家独大,不利于大明的北方局势,这一战实际上是可以彻底覆灭瓦剌的。
地图上,已经标明了附近的情况,朱勇站在一旁道:“殿下,末将已经审问过瓦剌的俘虏了,托欢在炮轰下被亲兵及时救下,并没有受到伤害,追击的路途中,也没有人抓到托欢,托欢应该是已经跑掉了。”
战场太过混乱,一些消息没办法太过准确,不过托欢没有死在炮轰下,跑掉的概率便可以说是几乎百分百。
朱瞻基闻言点了一下头,倒也没什么可惜的,红衣大炮威力大不假,但到底和后世的那些火炮相去甚远。
托欢不管怎么说,也是瓦剌实际上的首领马哈木的儿子,身边自然不缺忠心护主的手下,只要有人保护,除非是炮弹直接就落在托欢身边爆炸,否则想要炸死托欢几乎都不可能。
“此地距离饮马河只有不到一日的路程,追击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接下来如何应对瓦剌人的反扑!”朱瞻基指了指地图上标记着马哈木主力的位置。
饮马河!
托欢逃跑在意料之中,甚至托欢逃不逃对于现在的情形而言,实际上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朱瞻基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是随时都有可能南下的瓦剌主力,其实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退出忽兰忽失温。
因为这地方地形太过复杂,三条河流在此处汇集,周边关口,山脉起伏,一但瓦剌反扑下来,甚至连反应都会很难反应过来,就会被围困住,这也是历史上马哈木之所以敢在此处埋伏的最大原因。
只不过朱瞻基现在显然短时间内,肯定是没办法往后退的了,两个骑兵营为了追击托欢,战马都差点跑废掉,人困马乏的,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修整才能恢复战斗力,此时若是撤退,走不动不说,万一马哈木正好追上来了,仅仅靠着步兵,防御或许没有问题,但是绝对会陷入被动。
朱勇显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开口道:“夜不收那边传来消息,三千营剩下的人马已经全部在陛下命令下加速向北而来支援,到时候会听从殿下的命令,只不过此时三千营也才刚刚过通泉泊,怕是还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骑兵营的情况怎么样?”朱瞻基开口问道。
“骑兵营的情况都还好,战士们已经休息,除了个别有感染风寒的可能外,大部分并无大碍,休息一晚就能恢复过来,只不过这一次追击,一些战马因为长时间追击,体力透支,跑废掉的不在少数,还有一小部分战士在追击时走散了,目前为止也没有归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