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姨被拉近了厨房,看着厨房里的肉,鸡,鱼顿时愣住了:“时笙,你摆酒席,准备这么奢侈吗?咱们农户家里准备酒席就是放上两块肉做上一锅大锅菜就行了,你这不是浪费吗,听孙姨的,炖一锅菜就行,剩下的给两个孩子留着做着吃。”
孙姨说完,就撸起袖子准备做大锅菜,被李时笙制止了:“孙姨,没事,这些也没有多少钱的。”
孙姨叉起腰:“才过了几天好日子了,就这样说,你呀,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也不知道节约些钱。”
李时笙无奈的笑了笑:“孙姨,我这都准备好了,你就给我打打下手就行了。”
孙姨还是不依不挠,没办法,李时笙退而求其次。
最后猪下水卤了一锅卤味,用十斤肉炖了一锅大锅菜,蒸了一大屉的杂粮饼子,又做了一锅的肉丸子汤。
就这些在桃源村也算的上顶好的席面了。
两个锅一起使用,饭很快就做好了,堂屋里肯定占不下,李时笙和孙姨便在院子里放了几张桌子。
然后开始往桌上摆着饭菜,这时儿,李大海带着村长等人说说笑笑的进了院子,乌泱泱的大概有三四十人。
而且清一色的都是男人没有女人,众人先是参观了一下新房。
尤其是看到厕所后,众人纷纷夸赞并表示也在家里建一间厕所。
李大海带众人参观完后,李时笙连忙迎接,安排这些人坐下。
李大海和王氏,李若雨也来帮忙往桌上端菜端酒,甚至碗筷不够了,王氏便从自己家取来。
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极了,李时笙也叫刘春生和两个孩子出来吃饭。
李大海突然询问李时笙:“时笙啊,煜司呢,怎么没见到?”
李时笙说道:“他去镇上忙了应该一会儿就回来了。”
说话间,季煜司回来了,他已经把马车和银子都送了去,是走回来的,看着一院子的人有些不知所措,疑问的看着李时笙。
李时笙拉着他坐在了堂屋的空位上,对他解释道说:“这是桃源村的传统,谁家盖了新房子,得请村里人吃饭,人越多越好,一起庆祝乔迁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