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还拥有更多深层次的思考。
比如关于人生轨迹
白龙:追赶别人的同时,别让自己成为单纯的工具
白龙是千寻的好朋友。
他曾追随汤婆婆学习魔法,干了许多不情愿的坏事,也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宫崎岖拿白龙映射岛国:
“在我看来,没有历史的人和忘记了过去的民族,只能如蜉蝣一般消失,或者像一只鸡一样只知埋头生蛋,直到自己被吃掉。”
雨果笔下《悲惨世界》的警察沙威,与白龙是一样的人。
他的父亲与男主人·阿让同样是苦命出身。
按理说,他应该对底层人民抱有更多的同情与同理心。
但进入国家的体制内后,他完全变成了一具麻木冰冷的镇压犯罪的机器。
穷尽一生,只为抓捕曾入狱而后改名换姓杀人的冉·阿让。
哲学家黑格尔描述这种人为“社会上的植物人”。
他们是思维僵化的人,缺乏自主意识,为服从而生。
甚至有些较极端的个例,做着公共事务,却对社会缺乏人类最基本的温暖。
复旦大学文学教授梁永安曾解读《悲惨世界》:
“雨果于60岁写下这本书,汇集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所以沙威这个角色并不是随意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