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王一家都进了宫,在紫宸殿的偏殿住着,忙着皇太子册立大典的事情。
之所以一家子都在,是因为,不久之后的册立大典之上,邕王会被册立皇太子,邕王妃妻凭夫荣册封太子妃,嘉成县主册封郡主,还有她的众位兄弟,也都各封郡王,嘉诚县主的嫡长兄获封嗣王。
(大周国情特殊,宗室晋升制度颇为严苛。)
皇储的册立大典不是小事,是新君在百官面前的一次亮相,为了彰显皇家神秘的威严,需要事先一次次的排练预演。皇家繁琐的礼仪规矩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礼乐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维护神权夫权的一种手段。
越往上,这种礼仪规矩就越是繁琐。
邕王和兖王争了半辈子了。眼下正是志得意满之际,对于枯燥乏味的排练。,邕王甘之如饴的进行着。
尤其是如今在赵祯几乎不能理政的情况下,邕王的册立大典几乎就等于是在为他日后的登基大典做预演。
然而邕王这种好心情只保持到了嘉佑七年七月初九的正午。
刚刚进行接受尚仪完尚仪指导的邕王正在享受午觉。
“王爷大事不好了,宫里出现了好多士兵,只怕是有人犯上作乱了。”正在睡梦中的邕王被内侍叫醒。
听闻此言心中一惊。
宫门之禁法度最为严密。(无召擅闯宫门者两年徒刑,擅入殿门者处两年半徒刑,持兵者罪加二等,擅入上阁者绞,无诏持兵入宫殿者斩。)
如今大批士兵乌央乌央的来袭,必然是有人犯上作乱。
邕王瞬间就想到了自己的死对头兖王。
“我就不该对他有仁慈之心。”邕王怒骂道。
不过此时他处于深宫之中,手下的心腹也都没有带来,周边的内室也因为宫内森严的制度,没有兵器。
整个大殿之中,只有紫宸殿外的二三十御龙直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