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高昱对卫若兰说这话,一来有让卫若兰替他找东西的意思;
二来也是提醒自己的好弟弟,他即将选择的枕边人,可能根本不是什么纯洁无害的小白花。暗示他的好弟弟,此时反悔还来得及。
没想到卫若兰不仅不听他的劝告,还不答应替周高昱找东西。
周高昱被“好弟弟”不留情面地拒绝了,也上了点火气,直言自己没有那些东西也能将这朝堂打理得干干净净。
话说出口,周高昱有点后悔。自登基后,他很少有这样意气用事的时候了,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他不好再往迎春那里塞人,只好鼓着一口气拼命给世家挖坑。
比如让贾雨村去接王子腾,再比如让贾雨村陪审贾氏一族的案件,再再比如,他之后还打算让贾雨村去清算王子腾的亏空!
如今一切算是卓有成效,周高昱身上也背负了很多压力。处理世家的手段粗暴了点,给别人留下了很多说头。
虽说周高昱自觉所做之事无愧于列祖列宗,但为君者,终究还是怕史官手里握着的那一支笔!
迎春的证据就是在此时送上去的,林如海当初的临死反扑,给了周高昱此时处理世家名正言顺的理由!
更让周高昱幸灾乐祸的是,卫若兰那个宝贝得不行的小娇妻,居然背着他干出了这样一件大事!
让周高昱这个一向痛恨弟弟“恋爱脑”的操心哥哥有了狠狠嘲笑和教训他的理由。
所以他二话不说,召见卫若兰把话说了,还狠狠地嘲笑了他一番。
但真看见大病初愈的卫若兰紧皱眉头的样子,周高昱又突然觉得有点没意思,讪讪地劝他。
林如还当初也是一片苦心,虽然多余担心他这个为君者的胸襟气度,但还算是个中正刚烈之士。
林教出来的徒弟自然也和他差不多,应该是太迂了些,才会避开包括卫若兰在内的一切不可控因素,把证据交到了探子手中。
周高昱自以为体贴地安慰了卫若兰一通,没想到卫若兰心里更焦躁了。
他的这一番表现,有七分是装的,但有三分是真担心。
只有他表现出对于迎春的不信任的心碎,周高昱的重点才会偏向这师徒二人对王朝的忠心。
这夫妻二人在没有提前商量的情况下,算计到一处去了。
但是在知道迎春毫无避讳地上交了贾府种种不法的证据后,卫若兰的担忧又三分变成了十二分。
他害怕迎春被迫作出此事苦了自己。或者做出什么伤害自己的行为,卫若兰恨不得立刻飞回家中一探究竟。
偏周高昱还烦人地拉着他喋喋不休,等终于摆脱周高昱的安慰回府后,卫若兰却发现迎春出奇的平静!
甚至在老太太和自己都明示自家不怕事的立场后,迎春都没有任何向家里求助的意思。
看着她每天扒拉着算盘珠算啊算的,卫若兰简直要愁死了!那算盘珠扒拉坏了又有多少钱呢,来找他啊,他有的是钱!
又暗暗地生气,媳妇天黑下雨地不知道往家里跑可怎么办?简直愁死人了!
修改了前文的一个bug~~撒花撒花!
', ' ')('第103章 判决
关于贾府,迎春只求了卫若兰一件事,请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贾府的案子尽快完结。
事到如今,其实谁都能看出来,皇帝对付世家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再拖延下去,也不过是让狱神庙中的女眷多吃些苦,牢里的男人多捱些折磨罢了。
这个打算和皇帝的意思不谋而合,他想对付世家,起先只是因为老皇帝动辄用世家的权利来为难牵制他,而世家的野心特权又着实扎眼!说白了,少年意气,容不得奋进的路上有绊脚石。
可到了后来,天灾人祸连年不绝,南边的战事又始终僵持不下。皇帝对于世家的态度就从“想杀”变为“必须杀”了。
一个甄家倒下,养活了皇朝军队三年。那还有四王八公以及数不清的小门阀呢!
百姓因为连年有战事苦不堪言,他们刚好发挥最后一波余热,也算有功于社稷,不算完全辜负百姓多年的供养。
史家、冯家有眼色、站队快,为自己挣出了一条活路。皇帝留下这些投诚的,还能给后面的人树个榜样,使那些罪责不大,有能为想施展的,不至于完全走投无路,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将来,史书之上也能为自己留有余地——
可诸如贾家、周家这样的囊虫,绝没有侥幸的机会。这不是周家贾家送个女儿入宫就能解开的死局。
皇帝如果不看重周贵妃以及她的儿子,下手处理周家时就没有手软的理由。
反之,如果皇帝看重周贵妃的儿子,周家就更是死定了。
周高昱前些年吃够了被人牵制的苦,他不可能给将来的太子留下一个拖后腿的外家,贾家亦然。
有皇子的好处,只是说皇帝在处决时会估计皇子的面子,将事情处理的好看些罢了。比如原本的抄家变为以钱赎罪,杀头变为流放。
如今南边的内乱解决了,北边的外患就要提上日程。朝廷有将可用,周高昱不会议和。值此用钱之际,他不会反对尽快处决贾家。
迎春猜的很对,周高昱都做好卫若兰会为贾府求情的准备了,毕竟这两家是姻亲。贾氏嫁进卫家以后也是勤勉恭顺。只要卫若兰不过分,他打算原谅这一点点的私心。
没想到卫若兰求得是速判,周高昱利落地答应了。心中还有些高兴,为了卫若兰的“分寸”和“忠心”。
众心所向之下,贾府的判决在抄家之后第三十三天尘埃落定。
贾赦交通外官,罪无可辩,着发配西南三千里。念其祖上有功于社稷,贾赦本人老迈,准其眷属随行照顾。
贾赦的判罚是周高昱亲自拟的,为了奖励卫若兰的“忠心”,他特地将贾赦的死刑改成了流放,给他那利益熏心的老丈人留了个全尸。
至于流放路上老头子会不会一命呜呼,周高昱表示他堂堂一个帝王哪能考虑那么多,更何况,他不是准许贾赦眷属随行上路了吗?多好啊,顺便替卫若兰把岳母也送走,免了他为安顿这些人忧心。
说来这主意还是李卿给的灵感,年轻人一片赤诚,那贾赦的妻房正是曾经资助他读过书的姨母。
得用的文书言辞恳切地请求自己,准许他那一片痴心的姨母随行照顾可怜的姨夫。周高昱怎么忍心拒绝呢?
贾琏先是孝期再娶,后来又被翻出经手了贾赦吩咐的不法之事,直接被罚去修筑战地工事了,还要先送他老爹到达流放地后再娶去赴任。
这是个要命的活计,尤其对于贾琏这样背不能抗,肩不能挑的大家公子来说更是如此。
其实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