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2(1 / 1)

臣子们的脸色顿时十分难看,这……这是他们能听的吗?陛下即便再和善,天幕随意议论他的个人私事,他想必也是极为气愤的吧?

臣子们甚至觉得听着这些话的他们也是在以下犯上,冒犯他们的皇帝……

众臣眸光偷偷瞥向一旁的皇帝,果不其然,陛下的脸色涨红,胸腔起伏不停,大抵还是生气的吧!

刘秀:……

不,他不生气,他只觉得当时的自己实在难堪,他堂堂一介男儿,落到连自己妻子的身份都保不住了。好在如今的自己已经是天下之主,这世间没有什么能够再制衡他的了……

【但身处乱世,在政治斗争中只有你死我活,没有卿卿我我,战场上,只有刀光剑影,没有儿女情长。

刘秀和郭圣通的婚事意味着他这一次同河北地区的王族势力、地方豪强势力的进一步结合,这股势力就是刘秀扫平河北的基础。

果不其然,刘秀在这之后一连攻下了好几座城池,甚至击败和斩杀了王郎的数名将领。】

第210章

虽说当年他取得了刘扬的支持,击败和斩杀了王郎的数名将领,但刘秀内心还是忐忑、迷茫的。

刘秀无奈地笑了笑,“虽然朕当年在那时有了扫平河北的信心,但进一步去夺取天下,朕到底还是忧心的。”

邓禹微微颔首,当年陛下就曾和他谈论过此事。

当时的他们暂时驻扎在广阿城,准备重新调整战略时,陛下拿出了一张天下坤舆图来到了他的面前,说,天下那么多郡国,我折腾来折腾去,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婚姻,却只得到了一个郡国大小的地盘,你曾经说以我的能力,天下都不足以给我平定的,到底是为什么呢?而我现在又该怎么办呢?

当时的他明白彼时陛下的忧虑,他也确实和陛下说过,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今日更是如此,邓禹笑了笑,道:“以公虑天下,不足定也。”

刘秀闻言,顿时大笑,“卿实乃朕之第一谋士。”

邓禹的这句话让他想起了当年取得了一个郡国太小的他,其实就像攀登一座山攀登到了三分之一处,那时的他可进可退,咬咬牙他或许能等登顶,但是路还是迷茫的,要退也是可以,毕竟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小块地盘。

在可进可退的关头,正是邓禹告诉他,他刘秀可以!

【彼时的刘秀已经在河北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了自己的地盘,但谋取天下呢,这可是一件大事,刘秀一开始都没有想过。

而等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想要坐上天下共主的地位时,他又很迷茫,天下如此之大,他什么时候才能有那一天呢?

这个时候邓禹出现了,他鼓励、告诉他,如今天下大乱,百姓人人思念明君就像赤子思念自己的母亲一样,在古时候那些后来成为明君的人在一开始时,他们手底下人不多,地盘不大,可他们最后还是成功了,正是因为他们有品德。

这话是有理有据的,比如尧舜禹以及商汤周武王,他们都是如此,人不多、地盘不大,后来却成为了一代明君圣主,正是因为他们有德、有道,有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古至今,莫不如是。】

刘秀神色狠狠一怔,“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话恍如闷雷砸在众人的心头,是啊,任凭你百般勇武、任凭你谋略精彩,若是不得民心,这些也只是屎上雕花而已。

邓禹拱手道:“可见陛下便是民心所向,才能所向披靡。”

刘秀嘴角微扬,神色若有所思,民心、民心……是了,往后他的一系列政策就该以民心来做评判的标准,只有百姓才能深刻地体会到他颁布的一系列政策的好坏。

【邓禹的这一番话将刘秀心中的迷茫给驱散了,刘秀原本想要夺取天下的愿望其实悄悄地藏他内心最深处,甚至他自己都没有发现。

但邓禹却像连门带框都给刘秀卸掉了,然后闯进去,将他内心深处的念头给挖了出来,告诉他,陛下你看看,这是我从你心中挖出来的这个叫“天下”的萝卜。

邓禹要多直接有多直接!好吧,刘秀这下子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才刚确定想法不久,刘秀在广阿城突然听过从河北的北部来了两支装备一流的大军,这两支大军都是强悍的骑兵,是王郎从北边调过来的骑兵。

刘秀这一下子都愣住了,难道真的是王郎从邯郸调过来的骑兵,要真是如此,那大事不妙啊,他在广阿城必然腹背受敌啊!

刘秀彻底坐不住了,这两支大军来势汹汹,他亲自登上了西城楼勘测敌情。

上了西城楼之后,已经打过不少仗的刘秀心都猛地一个咯噔,因为他放眼望去,一下子就能看出这两支骑兵到底有多精锐,说是天下一流的骑兵都不为过,那些将士们坐在高高的大马上,全军上下浑然一股萧杀的寒气、一股凛然的威风。】

刘秀无奈地笑了,“当时朕心里真的是七上八下的。”

建威大将军耿弇摸了摸自己的脑门,呵呵笑着。他只是想给陛下一个惊喜,但……好像是一个惊吓啊!

【还真别说,刘秀当时心里拔凉拔凉的,他大声问对方,来者何人啊!

刘秀问完,还没等对方回答,他的视线就定住了,因为他看到了率领这两支大军的将领当中有一位非常年轻,看起来才二十出头的小将。

哎……刘秀越看越眼熟,这不就是之前在蓟县与大家失散的耿弇小将军吗?那个说自己要回上谷郡把自家天下一流的骑兵带过来的耿弇!

好家伙,耿弇带来的不仅仅是自己家上谷郡的骑兵,甚至将渔阳的骑兵给带来了。

河北的骑兵是非常厉害的,特别是上谷、渔阳这两个郡的骑兵,为什么呢?

因为河北地区早在战国的时候就有这种“胡服骑射”的传统,当年赵国的赵武灵王大力推行了“胡服骑射”,汉人不穿长袍,改穿一身短打,然后招募骑兵,练习骑马射箭。

另外还和地理位置有关,上谷、渔阳位于当时中国的边塞,所以他们和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接触、来往、对抗比较频繁。

匈奴、鲜卑等等的骑兵就非常厉害,所以上谷、渔阳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他们的骑兵能力自然也就迅速提升了。】

建威大将军耿弇边听边点头,“正是如此,上谷和渔阳毕竟就在边塞,匈奴、鲜卑时不时就想劫掠我们,所以上谷、渔阳的骑兵就算没什么事,平日里也都是一直在练手的。”

刘秀闻言,眼神一顿,匈奴、鲜卑……

当年祖先汉武大帝,霍将军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不敢来犯,如今这些异族又一次卷土重来。

此时的刘秀并没有想到他建立的东汉王朝将在北方针对匈奴实施

最新小说: 黑夜书 黑夜书(四川日记) 被疯狗咬了记得打狂犬疫苗 [总-攻]背景板我是专业的 虫母养成计划 丢了星星(女出轨/男二上位) 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兽人世界也是要吃饭的呀 【家教】乙女短篇合集 三个好汉一个帮(古言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