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样为了利益和他撇清关系,甚至还出谋策划害死了他的哥哥刘縯。所以刘秀一开始是真的忐忑的。
而任光呢,他相貌堂堂、为人忠厚,最初是被推举到乡里做官,他在乡里干得不错,所以又被推举到郡里的衙门做事。
当初刘秀的大哥刘縯攻打宛城的时候,任光还在郡内的县衙做事,听说汉军攻破了宛城,任光就准备往外逃跑。
可是往外跑的时候被几个汉军的士兵撞见了,汉军士兵们一看他身上穿的衣服非常不错,就想扒下来穿在自己的身上。
按照常人的想法,衣服给就给了,主要不伤人害命就行了,但任光不同意,他是一个非常注重礼节、非常要体面的人,他宁可穿着衣服死,也不愿意被人脱得光溜溜的。】
刘秀:“正因为任光是这样注重礼节的人,所以对待别人曾经施以的援手,他才会深刻地铭记于心,无论到了何种境地,他都不会忘记,且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回报。”
邓禹赞道:“君子高风亮节、以德报德。”
【汉军士兵们见任光这般不识时务,就几个人围上去,撕扯着任光。
这时候光禄勋刘赐刚好从那里路过,刘赐也是南阳的汉室子弟,他当时是跟着刘秀的大哥刘縯做事的,后来刘縯死后,他又称为了更始帝刘玄的大司徒,再后来他又跟着刘秀了……
不过这在当时都是后话了,就说刘赐看人的眼光是非常准的,见任光到了这般境地还在护着自己的衣服,这体现了古代士大夫身上的那种尊严。
一个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刘赐认为这人是可造之材,于是就救了任光,之后任光就跟着刘赐了。
后来的昆阳之战,任光也是有参与的,他被拜为了偏将军,等到更始帝刘玄迁都洛阳时,他又被任命为信都郡的太守。
因此在如此奉行士大夫准则的任光心里,南阳宗室子弟对他是有救命之恩,知遇之恩的。
正是由此,在河北大多数州郡投靠王郎政权时,他以及他治下的郡县是宁死不降的。
不止如此,他还发精兵四千人防守信都郡,准备和王郎决一死战。】
“朕这是受了刘赐的福啊!”刘秀有感而发,想来当初刘赐也没有想到,他的举手之劳竟然造就了朕的绝地反击。
此时的刘赐并不在却非殿上,但他同样在看着空中的天幕。
刘赐爽朗一笑,“我果然没有看错人,任光当是世间大丈夫的样子,有恩报恩,心怀宽广。”
只是……建武五年的冬天,任光便病逝了。
【不可否认,任光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他的所作所为都是非常有魄力的,但是他只有四千多的精兵。
四千多的精兵其实是守不住信都郡、拦不住王郎的大军的,这一点任光自己心里也很清楚。
所以刘秀的到来,可以为任光解决燃眉之急,因为刘秀是更始帝刘玄派来的使者,他在河北地区能够代表皇帝发号施令的。
另外任光还是非常崇拜刘秀的,当初昆阳之战,刘秀就一战封神,打出了赫赫威名。,所以任光就打算把自己的四千精兵给刘秀,全权交给他指挥。
由此可见,任光对刘秀到底有多信任了,武将能将自己的兵马交给另外一个人来管辖指挥,这可是意味着他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托付给了刘秀。
另外,刘秀的到来居然还带来了新的联盟和成郡太守邳彤。
邳彤虽然是和成郡的太守,但他是信都郡人,家人也都在信都,王郎称帝之后,还有和成郡没有投降王郎。
因为当时刘秀来河北招抚的时候,邳彤就举城归顺了,所以被刘秀拜为了和成郡太守。
其实邳彤在听说王郎的追兵撵着刘秀到处跑的时候,他就派出了两千多的骑兵在河北到处找刘秀,只可惜怎么找都没找到,侧面证明刘秀逃跑的功夫还是相当可以的,不怪乎是刘氏子孙啊,有几分他们汉高祖刘邦的精髓。】
刘秀:……
却非殿上臣子们死死抿住唇,憋着笑,这……要这么说,好像也确实是的。
汉室刘氏子孙可不就是都发家于乡里,也都曾有过逃命的经历,这大汉王朝西汉、东汉,开国皇帝都是如此。
【当刘秀到了信都郡时,和成太守邳彤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他亲自赶来和刘秀相会。
因此在河北形势一片惨淡之下,刘秀惊喜地发现自己手中还有两个郡的势力。
于是刘秀召集了任光、邳彤以及自己的部下紧急召开了一个会议。
在会议上,一开始刘秀和他的部下最开始的想法是借由信都郡的这些兵马护送他们回到长安。这时候更始政权的权利中心已经从洛阳迁移到了长安。
刘秀以及刘秀的部下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信都郡的兵马毕竟还是太少了,即便和合成郡一样联结起来,想要打败王郎的政权还是不大可能的,但是这些兵马只需要抽出一小部分护送刘秀他们回长安,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这个建议刚一说出来就被和成郡太守邳彤反对了,他认为这个时候的刘秀如果集中两郡的兵力声势浩大地前往攻打王郎政权,虽然他们己方的人数少,但这一路上肯定会有很多人响应刘秀的,如此一来,打哪个郡会打不下来呢!
邳彤的核心思想很直接,刘秀不能空着手回去,不能白白丢掉了河北。
另外,邳彤还说,如果刘秀不准备反抗王郎政权了,那信都郡的将士们也不可能护送他回去长安,因为他们不可能将父母、家乡抛在身后,千里迢迢护送他回长安,只怕是到时候出了信都郡没多久,人就自己跑回来了……】
刘秀想起当日的处境,有感而发道:“邳彤一言可以兴邦啊!正是因为他的这一番话,使得朕打消了回长安的念头,若不是当日他的那一番话,朕的将来未必是如今这般。”
他的言语中带着深深的怀念,那些陪伴着他的开国功臣中,邳彤也病逝了,死于建武六年。
【刘秀听了邳彤的话后沉默了好半响,最终他下定决心,不回长安了,就此留在河北,对抗王郎政权。
但是彼时的他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虽然他已经有了两个郡的势力,但两个郡加起来也就几千兵马,这几千兵马要面对王郎政权在河北几十万大军的围剿,也无异于以卵击石。
所以到底该怎么办呢?怎么壮大己方的兵力、势力!
面对这个难题,刘秀提出来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和城头子路、力子都合兵。
城头子路和力子都都是来自山东的两支农民起义兵,这两支起义军又刚好在信都郡一带活动,他们名义上都归顺了更始政权。
刘秀的建议刚说完,就被任光给否决了,任光说不行,这两只队伍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