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小说中撰写的故事,并不是真的啊!!
群臣破大防了……他们的神仙同僚没了!他们那么大的神仙同僚,三个呢,都没了……
方才那些讨好的小心思,火辣辣地打在他们脸上……这一刻,不敢责怪天幕的群臣不由得迁怒起这三人,敢情你们三逗我们玩呢?
而尉迟敬德甚至比他们最为生气,这心里落差,咱可受不了了……
太宗皇帝神色无奈,一直以来感受到的违和终于有了解释。
【李靖的神话,最开始是出现在晚唐时期,等到了五代十国,他甚至被人家封为了显灵王。
宋朝,宋真宗十分欣赏李靖南征北战的功绩,专门给他写了《显灵王碑赞》。
李靖的托塔天王的形象,本身就是来自佛教的宗教信仰和民间的个人英雄崇拜逐渐融合在一起之后创作出来的人物。
因此在小说的蓬勃发展下,太宗皇帝便有了三位“位列仙班”的臣子,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些通俗小说中这些人的故事朗朗上口,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人民心中的神。
好了,关于太宗君臣二三事我们便说到这里,下一期讲太宗皇帝的最后一战亲征高句丽。】
第145章
方才有多激动的臣子如今就有多尴尬,合着他们是被天幕调侃了一道。
唉……仙途漫漫,又岂是凡人可肖想的呢?
太宗皇帝被捧了一屁股的彩虹屁,现在天幕告知其实没有,他的三位臣子并没有成仙……思及刚刚自己意志满满的自得模样,太宗皇帝忍不住感到尴尬。
他咳了两声,清清嗓子,转移话题道,“朕的最后一战?”
天幕说过这一次的作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并没有完成他预想中的战略目标,这一次天幕提前透露,想必他人生的最后一战应该不会留下遗憾了吧。
太宗皇帝将那些成仙成神的虚幻抛之脑后,打起精神来面对“东征高句丽”,毕竟比起虚幻的东西,翦除大唐周边国家才是他身为帝皇应该做的事情。
【高句丽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这个国家存在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七世纪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是由西汉建昭二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于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
但其都城经过三迁两治,大唐时期已经迁至了朝鲜半岛平壤。
别看高句丽远离了中原腹地,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中原皇家政权是不会允许高句丽这个国家进一步成长起来的。
于是从曹魏到慕容鲜卑,再到隋唐都拼了老命在攻打高句丽。
这个国家在鼎盛时期直接占据了东北三省将近一半的地区,其中很多地方都还是秦汉旧地。
高句丽在曹魏时期被幽州刺史毌丘俭打到几户灭国,在这个时期高句丽就是被中原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但是它又抓住了南北朝时期,中原混乱的时机重新成长了起来,并不断地扩张,勾结游牧政权不断的蚕食辽东。
当时中原内部自己都是一场大乱斗,又怎么有心力去对付外敌呢?】
太宗皇帝叹道:“此消彼长,只有中原强大起来,高句丽才会心生忌惮。中原混乱则是他们的可乘之机。”
长孙无忌深以为然,“大唐即将迎来盛世,高句丽只能夹起尾巴做人了。”
尉迟敬德皱眉,“说什么呢?咱陛下可是准备打一场灭国之战的人,什么夹起尾巴做人!这次大唐完全不用等到唐高宗时期,陛下此一战就能将高句丽灭亡。”
太宗皇帝摆了摆手,他已经体会过臣子话说得太满将自己捧上去然后又被迫跌下来的感受了,实在是太尴尬了。
尉迟敬德也想到了不久前他说的话,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然后随后他又精神一振,“陛下,打战这事您擅长啊!!”
太宗皇帝正摆着的手立刻放下来,说得没错……
而朝臣中有的人却持着反对的意见,陛下都是一国之君了,又怎能以身涉险呢?陛下可是维系着整个国家安稳的重要枢纽。
如今他们得知将来太子李承乾这一代的皇子会发生宫变,兄弟之斗,他们更迫切地想要陛下留在长安城,只要有他在,长安是绝不可能生乱的。
只是反对的话此时实在不好说,天幕说陛下未能取得原定的战略目标,陛下本人也曾说过“若是魏征在的话,定不会让朕打这一战。”
所以这些人决定在天幕讲到大唐对战中落下颓势的时候再出言进谏。
【高句丽虽然也是异族,但他与匈奴、突厥十分不同,后两者都是游牧民族、游牧文化国家,但高句丽是一个汉化程度非常高的国家,甚至同中原一样,是农耕文明,并且有着发达的政治制度和军事科技。
更为重要的是,高句丽的人口数量十分庞大。
隋炀帝大业五年全国的人口约为4600万,也有一说是5032万,太宗贞观十三年,人口约为1235万,高宗永徽年三年人口约为1600万。
而高句丽灭亡的时候全国的人口还有将近300多万,注意是将要灭亡的时候。
那么大唐1600万人口对上高句丽300万(将将灭亡时),可以推断,在隋末唐初,中原势微,高句丽猥琐发育的时候,两国之间的人口或许相差不了多少。】
鲜血淋漓的数据摆在面前,百姓臣子仿佛又回到了那饿殍千里、战火不熄的年代。
4600万的人口啊,到了贞观十三年,人口却只剩1235万,更何况着十三年的贞观年间是蓬勃发展的好时代,人口在这十几年里一定增长了不少,如此可想而知,隋末中原到底死了多少人。
太宗皇帝同样心痛不已,然而比起过去,他更愿意将目光放在未来。
贞观十三年到高宗永徽三年,人口增长了接近三百多万人……太宗心底欣慰不已,无论这上位的是他的哪个儿子,至少孩子还是上进的,挺好……
【看看其他时期,中原与外族的人口pk,在北宋年间,北宋的人口将近千千万,他的“好兄弟”辽国有九百多万人口,西夏三百万人口。
这两时期的人口pk对比起来,高句丽实力之盛就可见一斑。】
千千万的人口?*1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十个贞观十三年的人口,恐怖如斯……
太宗皇帝惊愕不已,“这就是夺走大唐神器的国家吗?人口数量竟然如此庞大。”
群臣们面面相觑,这人口数量简直是超级大国才能拥有的吧?
尉迟敬德先是惊叹,半响后,他想起天幕透露出来的宋朝光景,以及宋之后的元朝,神色变得愤懑,“大宋实力之弱同样可见一斑,千千万的人口还能给异族人按在地上摩擦,真是丢尽了中原的脸面。”
太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