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8(1 / 1)

,或许也有着自己的一份小心思,这两大集团欠了他的人情,他死后至少为自己的家族争取了两张保命符。

同样,他将自己的谏言辞抄录给史官看,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一固然有古人祈盼“千古留名”的愿景,其二也是为了魏家后人,凭借着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光辉形象,大唐后来的皇帝若死想动他的后人,也得顾忌顾忌。

总之,论心世上无完人,所以看待他人,我们不要看对方怎么想的,不要听对方怎么说的,而是要看对方实打实做了什么。

后来,贞观十九年,太宗皇帝东征高句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还是未能实现他自己预期的战略目标,撤军回国之后,他想起了魏征,不禁感叹道,若是魏征还在的话,一定会劝朕不要打这一战的。

一念之间,他派遣使者召魏征的家人到行营,赏赐、慰劳裴氏,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征,并重新立起了纪念碑。

这便是“千古一帝”太宗李世民与“千古谏臣”魏征这对君臣这一生的“相爱相杀”,贞观之治的辉煌盛大,官员清正之风,便是这对君臣cp的功劳吧。】

太宗颔首,“做事论迹不论心,且人有七情六欲,有私心更是正常,魏卿为大唐鞠躬尽瘁,朕哪里还能苛求您呢?”

群臣纷纷低下头,眼神闪烁,陛下这话便是在向魏征承诺将来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再迁怒魏征,或者魏征的家人,魏征只需要一心为大唐,其他的事情陛下都会一力承担。

天子一诺,重于千金,朝臣心中不免升腾起一种强烈的羡慕之情。若他们是魏征,这一生足矣。

魏征满心动容,他甩了甩衣袖,躬身拱手,“臣必将这一生奉献给大唐,以报答陛下的恩情。”

尉迟敬德看得牙酸,心里诽腹,魏征这老家伙的事已经讲了这么久,什么时候能说到咱呢?到底会不会说到咱呢?

【太宗与魏征这对君臣cp已经讲完,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太宗皇帝麾下三位“位列仙班”的臣子,分别是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

这话恍若一声惊雷砸在天幕下每个人的心头,震得众人心头一颤。

不可置信!不可置信!位列仙班啊?群臣一个个目瞪口呆,他们霎那间看向被天幕点名的三人。

好家伙,这三人居然飞升成仙了!

成仙?始皇帝嬴政连长生不老药都无法求到,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居然直接飞升了!

魏征:……好了,“千古谏臣”的历史美名在这一刻真是一点儿都不香了!

尉迟敬德哈哈大笑,“咱可成仙了……咱居然成仙了……”

秦叔宝、李靖也是满脸激动,“这……咱何德何能啊?”

程咬金咬牙切齿:……你们三要不把脸上的欣喜若狂收一收?炫到我了……明明大家都是一起的武将,咋你们三就格外突出!

“位列仙班”多么令人神往啊……

程咬金深深吸了一口气,挤出个笑脸,对着秦叔宝道:“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咱到底也是过命的交情,苟成仙,勿相忘啊!”

提携提携老兄弟呗!让老兄弟去那天庭当个小人物也行啊!

秦叔宝摸了摸上扬的嘴角,呵呵笑道:“一定一定!”

一时间,众朝臣双眼发亮,他们自个儿没办法成仙不要紧,据说那仙人都需要侍者,他们能上去当个侍者好像也不错,直接跳出生死轮回,这尉迟敬德、这秦叔宝、李靖必须巴结!

太宗皇帝神色自若,已然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的三位臣子都位列仙班了,而他自己作为“千古一帝”,功劳业绩在历史长河中亦是无人可比拟的。

如此……没道理他的臣子都飞升了,而他自己这个皇帝没得上天吧?想必他与那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三人在天庭之上定是再一次携手成就君臣佳话吧。

醒目的臣子自然也是这么推测的,于是挤不进尉迟敬德三人圈的朝臣纷纷转头恭贺太宗,暗戳戳示意太宗皇帝从君王飞升到天庭时能顺便带上他们。

太宗笑道:“诸位皆是大唐的猛将良臣,朕必定不会抛下你们。”

君臣气氛和谐,太极殿外一片和乐,这可真是令人心驰神往啊……

【首先我们来说“尉迟敬德、秦叔宝”,这二位可是大唐的第二顺位cp,后世人称“门神cp”。】

门神??

太宗皇帝、群臣顿时一愣……

长孙无忌:“门神?可这门神不是神荼、郁垒吗?”

怎么变成尉迟敬德、秦叔宝了……

众人面面相觑。

尉迟敬德眉头一皱,门神?听起来好像不是那么威风啊……

见周围人面色微妙,他立刻大声道:“肯定是这神荼、郁垒二位神仙调任了,需要新人接替他们的职位,咱大唐不也是嘛,哪有人一辈子在一个职位上耗到死的啊!”

“对对对,何况神仙与天同寿,总不可能永远不调任吧。”秦叔宝赶紧道。

往日里那些嫌弃他大老粗的文臣方才都对他面露笑容,言语温和,这滋味想想都觉得痛快。

太宗皇帝一琢磨,尉迟敬德说的不无道理……就是不知道他这个“千古一帝”能封个什么神位?

【至于这二人是怎么成为门神的,还要从“泾河龙王被杀”“太宗李世民游地府”说起……】

龙王被杀,李世民游地府??

群臣震惊,世间真有龙王?咱陛下还能去地府游玩?这一刻,众人只觉得这些超出他们凡人见识之内的东西闪烁着炫丽迷人的光彩……

【贞观十三年,长安城内有位擅长算卦的先生袁守诚,专门给人算命,据说他能知阴阳、断生死。

袁守诚的来头可不小,他叔父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袁天罡是著名的星相家,我们现今流传的“称骨算命法”就是他发明的。】

太宗皇帝皱眉:“袁天罡?这不是武德年初,太上皇任命为火井令的人吗?”

房玄龄拱手道:“正是此人,此人确是精于相术,前朝隋炀帝时期,他便是隋朝的资官令。大业末年时,曾为杜淹、王圭、韦挺、窦轨相面,所言皆一一应验。”

“竟真有此事?”太宗惊叹不已,又道:“竟是如此有才能之人,朕必将其召来。”

房玄龄:“能为陛下所用,是此人之福。”

太宗闻言一笑,摆了摆手。

【贞观八年,太宗皇帝闻此人名,特意召至九成宫,他后来给大唐中书舍人岑文本、侍御史张行成、马周等相面,均一一灵验,他甚至还预言自己去世年月,也都应验了。

第144章

【长安城外有一群渔人,他们靠着泾河捕鱼为生。

这些人每日孝敬袁守诚一尾金色大鲤

最新小说: 黑夜书 黑夜书(四川日记) 被疯狗咬了记得打狂犬疫苗 [总-攻]背景板我是专业的 虫母养成计划 丢了星星(女出轨/男二上位) 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兽人世界也是要吃饭的呀 【家教】乙女短篇合集 三个好汉一个帮(古言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