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1 / 1)

朝臣向太宗皇帝谏言,说要修缮河套地区的古长城来防御突厥骑兵。】

太宗:??

防御?防御什么?谁防御谁?

尉迟敬德两眼一懵,“这是哪个瓜愣子提出来的?”

群臣面面相觑,闭口不言……

【防御突厥骑兵?这真的好笑了,若真的要修缮长城估摸着应该突厥来修,然后防御大唐吧……

古长城后来朝代基本都会修一修,哦,不对,大宋想修没得修,因为那是别人的地盘了。

而大唐是不修的,因为在此时根本用不上,太宗皇帝要扫清漠北,哪里需要长城。

太宗时期,大唐的疆域非常大,长城就在大唐的疆域内,他已经不再是一道边疆防御线了。

我们这么说吧,“封狼居胥”是大唐之后将领们毕生渴望,但在唐朝盛世时期,还真不是,为什么,因为这狼居胥山就在大唐内部,还封什么封!

太宗皇帝听到臣子的谏言,他认为东突厥政权已经混乱了,这个国家不久就要消亡了。大唐正要扫清漠北,哪里需要再动用民力去修筑长城。】

太宗:“寇可往,我亦可往也。”

朕有实力雄心控制漠北,哪里需要长城。

说罢,太宗的眉心一蹙,这大宋……没得修河套附近的长城,那变成了别人的地盘?这般羸弱的王朝究竟是怎么夺过大唐的神器的?

若大唐后是一个更加强盛的王朝,那他至少不会这么郁闷。

太宗百思不得其解,他根本无法想到投靠他的小小契丹部落在将来大宋时期到底是一个多大的祸患。

【事实上也确实如太宗预料的一样,突厥此时周边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东突厥北方叛乱的铁勒各部共同推举薛延陀首领夷南为可汗,统一力量来对抗颉利可汗,但是夷男首领不敢在此时承担起这个重任,连忙推辞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颉利可汗虽然接连惨败,但到底还是有根基的,夷男首领慌啊!

然而太宗皇帝听闻此事之后,一琢磨,此事大有可为,若是夷男能够立起来,为大唐所用,那么便能够对东突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于是他立刻派遣使臣携带册书来到了薛延陀部,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

太宗皇帝这样的举措意在告诉夷男,大胆去干,我大唐挺你。

有了大唐的册封,夷男大喜,在郁督山下设立了牙帐,薛延陀汗国就此建立。

薛延陀汗国是太宗皇帝为了对付东突厥而扶持起来的国家,东突厥灭了之后,这个国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后来也被大唐给灭了。

至此,东突厥所在位置被全面包围了,东突厥的北面是薛延陀,东面是归顺大唐的突利,南面是大唐,西面是颉利可汗自己造的孽果,西突厥。

西突厥曾经想和大唐和亲,但颉利可汗不愿意,强行干涉,导致婚事被搅黄了,西突厥由此恨东突厥恨得牙痒痒的。

唐朝完成了对颉利可汗的战略包围。】

太宗皇帝暗暗点头,“攻守之势易也,此番优势在我大唐。”

就该让你们自己人窝里斗,大唐好坐收渔翁之利。

大唐灭东突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浸淫朝堂的群臣,征战沙场的将领,修建家园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心潮澎湃的。

汉人在胡人的侵扰下度过了几百年,如今终于轮到他们汉人占据上风,胡人俯首称臣。

【以上便是贞观初年,东突厥国内势力的风云演变。

而与之相反的大唐,不仅挺过了自然灾害所以引发的饥荒、灾害等,更在灾难之中锤炼了一批清正廉洁、为国为民、能力卓越的臣子。

大唐朝堂上的面貌焕然一新,太宗皇帝一心图强,虚心纳谏,从不耽于享受,在他的感召下,臣子各尽其能,为国为民分忧,不谄媚、不成党派。

贞观三年二月,历史的黄金时代到了……

房玄龄出任左仆射,杜如晦出任右仆射,房玄龄擅谋,杜如晦擅断,二人相辅相成,史称“房谋杜断。”

此外,还有“以人为镜,方可知得失”的魏征,王圭、长孙无忌、温彦博、萧瑀,以及同年六月,被太宗发掘的治世良臣马周。

在这个群臣璀璨的年代,大唐将星云集,谋臣扎堆一起,贞观君臣共同努力,唐朝的国力不断恢复,再加上之前对东突利形成了包围之后,几百年来,中原与北方胡族形势终于迎来了大逆转。】

被天幕点名的文臣们哪怕压抑着嘴角上扬的弧度,眼里的笑意还是蔓延了出来。

他们文臣求的无非就是能够治国安邦,缔造一个太平盛世,青史留名。

太宗皇帝同样面带微笑,豪情万丈,“天下有志之士,尽在大唐之内。”

房玄龄摸了摸上扬的嘴角,这才躬身拱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世间不缺良将能臣,唯常缺明君而已。”

陛下,你就是那个最闪耀的君王。

太宗皇帝闻言大笑,群臣气氛一片和乐。

视线扫过太极殿内的朝臣,太宗皇帝扬起的嘴角顿时一滞。

等等……??少了一个人呢?他的治世能臣马周现在还没人影呢?

太宗皇帝急道:“朕的马周呢?”

马周??马周是哪个?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无言,这到哪里去找一个叫马周的人,而且这世上叫马周肯定不止一个,这……群臣犯难了……

中郎将常何眉头微皱,这……他倒是有个门客就叫马周,只不过这个马周……

太宗皇帝见常何神色奇怪,赶紧问道:“卿可是知晓马周是何人?”

常何:“臣的门下有一门客就叫马周,但……此人的性格颇有些放荡不羁。”

一个放荡不羁的人,能是治理大唐的能臣吗?常何表示怀疑。

这时的他根本不知道在后来,太宗皇帝令百官上书谈论朝政得失,他因是武将,不涉经学,就让马周帮他写奏章,陈述有利于国家建设的二十多条建议。

太宗皇帝拿到奏章之后,越看越欣喜,只觉得每条建议都非常合他的心意,但他又怀疑常何这个莽汉子没有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于是便询问常何,奏章是谁写的。

常何坦白直言,他作弊了,是他的门客帮他写的。

太宗皇帝当天就召见了马周,甚至在马周还未到来之前,他就派人催促了四次。

后来,太宗皇帝与马周相谈甚欢,马周直接便先在门下省任职了。

太宗皇帝闻言,眼神更是一亮,性格怪异……是了,这一定是他的治世能臣,有能力的人怪异些是非常正常的事。

“回头朕宣他来朝觐见。”太宗道。

尉迟敬德鼻腔发出微弱的哼气声,治理国家他是不行,但打仗他非常

最新小说: 黑夜书 黑夜书(四川日记) 被疯狗咬了记得打狂犬疫苗 [总-攻]背景板我是专业的 虫母养成计划 丢了星星(女出轨/男二上位) 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兽人世界也是要吃饭的呀 【家教】乙女短篇合集 三个好汉一个帮(古言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