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0(1 / 1)

些地方甚至依旧千疮百孔,所以太宗皇帝接手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

然而从一个烂摊子到万国来朝仅仅只花费了太宗皇帝二十年的时间,这变化不可畏不翻天覆地。

若是大唐没有诞生李世民这位皇帝,很有可能隋末之后,中原将会重复曾经五胡乱华的局面,突厥、吐蕃、高句丽都够汉人喝一壶的。

幸运的是,上天是仁慈的,李世民出现了,贞观之治后,盛世出现了。

史料是这般记载的,“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以来,未之有也。”

“盛哉,太宗之烈也……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从未有之也。”

司马光曾经说过,“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简而言之,太宗很强,太宗很牛逼,太宗塑造了强汉以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新高峰。】

日思夜想的天幕骤然出现,太宗皇帝面露惊喜,随即率领群臣往太极殿外而去。

天幕将盛唐与强汉联系在一起,众人听得不由心头一阵火热,盛唐是怎么样的,他们没有概念,但强汉的辉煌,这些饱读史书的学士们又怎么不清楚呢?

【话虽然如此,但贞观初年,大唐的情况一点儿都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内忧其一,在大唐在经过了“一皇两储三方”的政治斗争之后,朝堂上还依旧残留着三股势力之间的矛盾,太宗皇帝要面对的便是对内消弥这三方势力之间的矛盾。

内忧其二,太宗皇帝是通过政变上位的,所以他还需要重塑天下百姓对社会安定的信心,重塑人心。

解决内忧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赶尽杀绝,但杀戮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一旦失控将内外离心,导致天下分崩的恶果。

另外一种便是安抚人心,但安抚人心不是那么简单的,这极为考验当权者的政治手段,以及上位的当权者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好在上位的太宗皇帝是一个极为自信的人,正因为他的极度自信,对自己的功绩非常清楚、肯定,所以他安抚人心便站得住脚。

这两点我们不需要具体去说,前面多多少少都已经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提到了。

而外患,则是突厥!渭水之盟也讲过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说的便是除去内忧外患之后,贞观初年,大唐处在一个极为糟糕的环境下,处在人力不可掌控的时间点。

贞观初年,天灾频繁。】

天灾!!

天灾频繁!!

太宗皇帝及其身后的朝臣们闻言,纷纷猛抽了一口气,不是说好的盛世吗?天灾频繁还怎么叫盛世!

不止皇宫内,天幕下大唐的百姓被这惊雷似的消息砸得头昏眼花,经过乱世,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年老者瞬间老泪纵横。

天灾,天灾,那是一州一县那般大面积死亡的啊!

曾经,武德初年关中疫病,“时关中多骨蒸病,得之必死,递相连染,诸医无能疗者”。

武德六年,剑南道疫病,“亢旱不收,疫死众”。

一瞬间,天幕下,大唐人心惶惶、惊惧不已。各州各县的刺史立刻做出反应,预备安抚人心。

李世民咬牙坚持,在大殿前来来去去焦躁不已,内忧外患,他丝毫不惧,然而这天灾,这老天爷降下的惩罚,他即便是帝皇,也只是一届凡人,他又该如何做?

房玄龄:“天灾既然即将到来,我等无通天之力改变,便只能将伤亡降低,且这样的消息是天幕透露的,可信度极高,百姓自然也会做出相应的措施。”

杜如晦点头附和,“房公说得不错,届时朝廷与百姓相互扶持,定能通过上天的考验。陛下无需过度忧心。”

太宗这闻言,这才停住脚步,他伸手猛地一拍额头,“是朕着相了。”

【贞观元年,春,河北大旱。

同年夏天,山东大旱。

同年八月,三省诸州遭遇霜害。

同年深秋,关中因降雨连绵,最终引发水灾,百姓甚至到了卖女求活的程度。

贞观二年三月,关内蝗灾遍地,赤地千里,皇宫中亦不能幸免。

同年春夏,关内大旱。

同年八月,河南、河北遭遇霜害。

贞观三年五月,五州出现蝗灾。

同年秋,一场极大的水灾席卷九州,导致当地的百姓不得不再一次踏上逃亡之路。

同年秋,北方诸州出现霜害。

贞观三年全年,关内大旱。

以上仅仅是贞观前三年的天灾,太宗皇帝在位23年,光是记录在案的天灾数量就超过了20次,可以说,自然灾害贯穿了太宗的皇帝生涯。

除了天灾之外,根据《新唐书》五行志和《册府元龟》的记载,贞观年间还出现了六次疫情。】

随着天幕一次又一次地播报着天灾的时间和位置,太宗皇帝的脸色一寸又一寸地白了下去。

群臣皆是满脸愁苦,这些灾患有的甚至波及到了关中,关中可是大唐之本啊。

此时此刻,即便他们已经知晓大唐依旧会是盛世,但这密密麻麻的天灾次数怎能不让人心生畏惧呢?

李世民只觉得心中发苦,历来自然灾害都是与君王的德行扯在一起的,莫不是由于武德九年的那场宫廷血案,老天不满意他,这才降下对他的重重惩罚吗?

他已经可以预料到朝野间必定会流传着他李世民弑杀兄弟、逼迫父权皇权的言论了……

【如此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疫情,按照常理来说,天下应当会再一次卷入战火纷飞中。

然而在《资治通鉴》内却记载着这么一句话,“贞观元年关中饥,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

接连三年灾荒,老百姓背井离乡,东西求食,或卖儿卖女,以求生路,民生已经到了几近崩溃的边缘,然而在困难时期,老百姓却没有什么怨言,没有把生活的艰辛归咎于朝廷。】

方才还担忧这天灾和舆论的李世民顿时愕然,他的眼神里满是不可置信,百姓没有怪罪于他吗?

一息之前的惶恐、不安以及此刻难以言明的心酸袭上他的心头,李世民顿时哭嚎起来,“民生多艰,民生多艰呐,上天你怎这般狠心,若是朕的罪责,那便由朕一人承担,放过朕的子民,朕的百姓……”

太宗皇帝这一哭,群臣莫不哀伤。

在这一片哀声痛哭中,魏征绷着脸,咬牙道:“陛下,此时不是哀伤的时候,今年春,河北大旱,或许此时此刻,河北大旱的官报就已经在送来长安的路上了。”

“陛下,我们该采取措施应对了。”

李世民闻言一顿,意志重新坚定起来,“卿说得不错,河北此地特殊,朝廷需得立刻派遣官员前往。”

他犹豫了一

最新小说: 黑夜书 黑夜书(四川日记) 被疯狗咬了记得打狂犬疫苗 [总-攻]背景板我是专业的 虫母养成计划 丢了星星(女出轨/男二上位) 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兽人世界也是要吃饭的呀 【家教】乙女短篇合集 三个好汉一个帮(古言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