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
秦王的幕僚们,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在毒酒事件之后,纷纷向李世民谏言,建议他直接先下手为强,抢先对付东宫。
但李世民很犹豫,他犹豫的不是失败了会如何,因为在他看来他是肯定会成功的,即便真的失败了,洛阳也是他已经经营好的退路。
一旦他回到洛阳,就不会像在长安一样束手束脚,凭他的能力,一旦在洛阳起兵,长安根本不会有人能打得过他。
所以李世民犹豫的是,他一旦成功了,便是以谋逆的身份起事,未来将如何向天下的百姓交代,他无法承受自己成功后不忠不孝的名声。
然而在这里我只想说,秦王殿下属实是多虑了,老百姓才不管你谋不谋逆,只要你把天下治理好了就行了。
秦王你放手去做,不要怕,你开创的贞观盛世就是给天下百姓最好的交代。
在古代不忠不孝都是大罪了,然而秦王弑兄杀弟,逼迫唐高祖李渊退位,在后世除非那些专门搞事情的黑子,基本上不会有人诟病他这一点。
为什么?因为他的文治武功,他的本身的存在,他的盛世大业将他的一生盖棺定论,他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实打实的“千古一帝”。
不只是天下百姓肯定他,后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十分肯定他的功绩,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大唐开国帝皇。
朱元璋开国后,设立了帝王庙,只选择某朝代最雄才大略的君主入庙。
有资格进历代帝王庙的有三皇五帝、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共16位帝王。
曾有人向朱元璋提议,大唐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应该将李渊送进去,然而此人被朱元璋骂了一通,他坚定不移地肯定唐太宗的功绩。
后来等到明朝灭亡的时候,朱元璋也被送入了帝王庙中,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在此只是想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功过自有公论,他根本无需惧怕。】
李世民听着天幕所言,他微扬起头,深深闭上双眼,胸腔中的热意仿佛亟待喷发。
弑杀兄弟,逼迫自己的父皇退位,他都敢做,可是唯独他害怕天下之人鄙薄的眼神,害怕千古最后他在历史上骂声一片。
然而如今天幕告诉他,比起这些所谓的不忠不义,百姓乃至千代万代之后,人们记住的反而是他的功绩,他们爱戴他,拥戴他。
这……怎么能够不让他心中动容,热泪盈眶呢?
第128章
相比于李世民的心潮澎湃,李渊此刻简直心如死灰。
开国皇帝,开国皇帝……如今这四个字仿佛对他来说,就是个笑话一样。
帝王庙,他甚至都没有资格进去,攻打高句丽,他比不过自己的儿子便算了,比不过孙子也罢了,可是,凭什么啊……连杨广都这个声名狼藉的人都能有份……而自己……
李渊忍不住怀疑自己,他真的那么烂吗?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御舟上群臣作为旁观者反而能够迅速准确地得出这一推论。
秦王绝对是亘古历史中盛大光辉集于一身的巨人,因此在他们这些学士眼中不忠不孝的罪名便像极小的黑点一样,根本掩盖不了他的光芒。
这是多么伟大的帝皇啊……
宰相陈叔达、萧瑀等人心潮涌动,这样的帝皇他们怎能不膜拜呢?这才是他们想要追寻、想要为之效力的帝皇啊!
【突厥围攻乌城,李建成、李元吉利用这件事直接打乱了李世民的考量。
并且他们剥夺李世民身边的保命军权也只是第一步,接着这两人继续将李世民身边的智囊团,房玄龄、杜如晦,贬出秦王府。
等到李世民的军权、智囊团都被分离之后,李元吉立刻补上了第三刀,借刀杀人,借皇帝李渊的刀斩杀李世民。
而高高在上的帝皇李渊对李建成、李元吉迫害李世民的行为视而不见,他沉默了。
但沉默不就是默许了吗?
他们的计划很完美,然而第一步就出现了差错,因为东宫早就有了李世民的人,东宫属官太子率更丞王晊秘密来到了李世民居住的弘义宫内。
这个人之前收了李世民的好处,这一回便是他为李世民送去了一份绝密的情报齐王与太子密谋杀害李世民的计划。
因齐王已经控制了秦王的精兵,太子李建成意图借为齐王北上践行之名,邀请秦王到昆明池,席间派出壮士将其斩杀,对外便称秦王是暴毙而亡。
李建成知道李渊肯定是不会相信这个说辞,但他很有自信,他告诉李元吉说,他会说服他的父皇将国事交在他的手上,等到他上位了,便立齐王为皇太弟。
而这一次尉迟敬德等人已经交由你指挥,便是你的部下了,到时候你直接将他们坑杀,这天下之人又有谁敢指责你。
李建成可真是和李渊学了个十成十,画大饼的能力可真强,李元吉这个脑门有坑的居然也信,我们完全可以预料到,若真的李世民没了,那李建成下一个杀的绝对是李元吉。】
李建成阴森森地冷笑着,眼中尽是愤怒,“王晊?原来如此!孤写下禅位书的消息也是他递给你的吧?”
李世民轻哼一声,“是又如何?难道禅位书不是你亲手写下的?”
李渊依旧保持沉默,他将自己的沉默贯彻执行到底。
无论是李建成想要斩杀李世民,还是此时大势已去,李世民想要杀死李建成,他这个作为父亲的人,永远能够保持沉默。
一个能够亲手斩杀自己儿子的皇帝,究其根底,李渊是冷漠、无心的。长期的帝皇生涯,他早已经不是单纯的父亲了。
尉迟敬德再次听到“坑杀”二字,依旧气得火冒三丈,他是武将,武将的宿命与荣耀便是要死在战场,太子李建成居然想要让他们这些随时准备好为国捐躯的人去死在他们使出阴谋诡计中。
耻也~这是对他们的折辱……
“殿下,请您下令……让臣杀了这个不仁不义的太子。”尉迟敬德大声道,阳光下,他手中大刀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李渊嘴角抽搐,他这个帝皇在此时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威严。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渊,后对尉迟敬德轻轻摇头,“还不到他死的时候,我要让他死得心服口服,并且这一次他的死无法成为我身上的黑点。”
李建成闻言,神色越发癫狂,“你杀了我啊,有本事就快杀了我。”
这会儿他已经意识到了,李世民想让他听着大唐在他手中究竟如何绚烂,而他在此衬托之下,便像臭水沟的老鼠一样,他不想听,不想承认自己不如他李世民。
李世民淡淡道:“别急。你注定要死在百姓眼前,连带着你那份禅位书,这一次谋朝篡位的是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