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起兵的时候,李密就与他结成了同盟,两人当初还说要一定讨伐暴君、暴隋呢!
而且李密认为当初李渊能够入主关中,是沾了李密的光呢,要不是李密吸引了隋朝的火力,他李渊还不一定能能进关中。
最后便是李密被李渊曾经的吹捧捧习惯了,他真的以为投靠李渊,李渊会给他重权高官厚爵。
以上种种想法,李密最终带着两万兵力前往关中投靠李渊,至此,盛极一时的李密大军落到了这样的下场。】
重权高官厚爵??
大殿前的朝臣哪个不是嘴角抽搐,李密想得可真美。
李渊冷哼一声:“朕能入主关中,哪里靠的是李密,分明是靠朕的……缜密的布局、过人的能力……还有朕手下的大将们,与他李密没有半点关系。”
李渊:好险,差点说成靠的是儿女。
【李密做出投靠李渊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天真了。
如果说他只是一个小将领,那他来投靠李渊,是非常有可能得到李渊的重用的,但是李密是什么人,别管李渊当时到底怀的什么心思,总之那时的李渊还是要奉承一下李密的。
这样曾经压在李渊头上的人,曾经手上握着盛军的人怎么可能被李渊重用,李渊是不可能在身边养虎为患的。
所以李密来到李渊身边后,被授予了光禄卿的职位,光禄卿简单来说就是管理皇宫内务,后勤的事情。】
李渊:……
【当时同为“李氏当得天下”的李渊呢,他的目标一直很明确,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基本盘是关陇集团们。
所以,登基之后,陪他从晋阳起兵各大元老,陪他打战的各个将领是第一批被封赏的人,他们是有实实在在的从龙之功的,封赏绝对是应得的,比如刘文静、裴寂、殷开山等。
然后就是他的姻亲们,李瑗、独孤怀恩、窦威、萧瑀、赵慈景等。
接着是陈叔达、屈突通、李纲等归附的前朝官员,世家出身的韦义节、崔民幹等。
除了以上这些人之外,李渊还考虑到了关陇贵族们之间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保留了大量的前朝旧臣,使得他们的利益得以延续。
看看李密和李渊对于封赏之间的区别,就可以知道李密是真的不擅长去管理一支庞大的军队。
除了封赏之外,李渊对待臣子也是非常地亲密,同塌而坐,礼遇曾经被隋炀帝打压的关陇集团,无论是登基前还是登基之后,李渊都将自己毕生的演绎事业贯彻到底。
反观李密就不行了,一旦掌权,就先搞自己的基本盘,李密败得实在是不冤枉。】
第108章
【好了,关于唐高祖李渊刚刚上位时,中原腹地的大致情况已经讲完,而接下来无论是陇西、还是中原的收复我们便需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秦王李世民。
大唐最闪耀的将星一共两位,其一是秦王李世民,其二是李靖。
据史料记载,武德年间,大唐建立之初一共打过六次大规模的战役,其中就有四次是由李世民指挥,身先士卒大战敌军。另外两次是李靖指导的。这两个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人灭一国”。】
被天幕点名的秦王李世民内心忍不住感到欢喜,他的赫赫战功除了自己的部将,时至今日,随着与太子李建成的剑驽拔张,绝大多数朝臣与他的父皇都开始绝口不提。
曾经的荣耀变成悬在头上的催命符,李世民想象都觉得不甘心。
如今看着天幕大约是要讲讲自己的那几次战役,李世民心中感到一阵痛快。
天幕是大唐所有人无法干涉的存在,天幕悬挂在整个大唐之上,他李世民的赫赫战功将再一次展现在他们面前。谁又能不看、不听呢?
太子李建成脸色一黑,胸腔中有无数的怒火,此时他忍不住埋怨起天幕的存在。
虎牢之战胜利后,二弟李世民率军进入长安城的时候,居然受到部分居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
这件事俨然是他心中的刺,如此那般,将他这个太子的脸面丢在地上踩,但他却又无法问责于这些普通的老百姓。
大殿上,所有人的脸色都极为微妙,天幕这个什么意思,难道接下来要专门讲秦王李世民的几次征战?
可是方才讲的是皇上李渊,真要接着讲也应该是太子李建成啊……
恍然间好似有什么东西在所有人的心中慢慢发芽,然而下一刻李渊就将他们心中的嫩芽直接扼杀。
李渊面色有一瞬间的呆滞,然而下一刻他却忽然大笑道,“大唐有此二人,实为大唐之幸啊!太子,往后你二弟与李靖都将会为你继续征战四方,破突厥指日可待也。”
李建成闻言,一扫脸上的不愉,当即开口道:“那是自然。”
齐王李元吉得意、挑衅地看向李世民,意思很明显,你秦王李世民再如何厉害,又能将父皇如何?父皇属于大哥,你便一点机会都没有!
李世民倒也笑了笑,“儿子定不负父皇的期望。”
在所有人心思各异下,天幕照常开始讲了。
【时间倒回到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使出他卓越的政治外交能力,使得薛举意图三面合围关中的计划彻底失败。
然而在一个月后,隋炀帝杨广遇刺的消息传入关中,随后李渊受禅让称帝,改大兴为长安。
得知这一消息的薛举再一次卷土重来,他抓住了大唐刚刚建立之初人心不稳的时机,在这一年的六月,决定再一次向李渊发动进攻,派兵攻打泾州。
关中和陇右两大地区的对峙,关中要想守好自己的地盘,那么固原、平凉、扶风的这三个陇山东出的通道是必须要守好的。但是在当时,大唐实际上只是控制了扶风一地。
因此平凉川东南的泾州就尤其重要,那是唐朝扼守西陲的军事中心,这个地方是不能丢的。
薛举对关中这一次是势在必得,他直接兵分两路,一面派遣忪俱仇领,与赤排羌合兵攻打汉中,另一边他依旧像上一次一样选择与梁师都结盟,二人决定主要进攻平凉川。
平凉川若是一破,那么东出长安便再无任何的障碍。
作为开国皇帝的李渊,他确实内政外交上面玩得溜,但是打仗上他本人就不行了。
所以在这个危机时刻,他的儿子李世民横空出世,这个绝世军事天才打出了最漂亮的一仗,虽然这一仗一开始没有那么地顺利,但好在他还是完成了任务。
其实也不能说十九岁的李世民是横空出世,其实早就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就解了雁门之围,初露锋芒!!】
李渊气得咬切齿,什么叫打仗他就不行了??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战场上刀剑无眼,朕若是出事,晋阳起兵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