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要记载他的哭啊!!
他堂堂一个男子汉,军功无数,现在好了,大唐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他喜欢哭了。
李世民破防了……一时之间竟是悲从中来,他忍不住抬起胳膊,正准备揩拭眼泪。
然而抬起胳膊的瞬间,却见他阵营的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纷纷掏出了一条干净的白色帕子正准备递给他,此动作熟练甚是熟练。
李世民顿了顿,立刻若无其事地将抬起的胳膊放下,然后仰天而望,将就要溢出的眼泪憋回去!
他李世民才不哭呢!!!
*1: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旧唐书。太宗本纪》
第96章
儿子竟是全天下以及后世人认同的哭包?
李渊顿了顿,尴尬地咳了几声,以示缓解,“这……世民啊,可……可真是重情重义。朕的好儿子。”
方才的将星,现在的小哭包,李渊、李建成等对秦王李世民的戒心稍稍往下降了降,毕竟他们谁也没想过这大唐的皇帝还能是个说哭就哭的人。
即便皇帝真是这样的人,那史官也不可能真的记载下来,记载下来了,皇帝想看想改不是正常吗?谁还能真的将这一次次的“哭泣”记下来,所以,这唐太宗必定不是秦王李世民!!
李建成:这波又稳了!
【话说回来,虽然李渊已经打消了撤并的念头,但李世民还是不安心,生怕自家爹又又又想不开,准备回去。
而很快,又突然发生了一件“祥瑞”之事,那就是李渊打消撤兵念头的第二日,军营门外突然来了一个身穿白衣的老者。
这个老者对着李渊的军队大喊:“我是山神的使者,特地前来拜谒大将军的,八月份,大雨就会停止了,到时候你们的大军出霍邑的东南,使者将会保佑你们此去一路顺风,趁心如意。”
李渊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心花怒放,彻底打消了撤兵的念头。
而八月的时候,大雨果真听了,军粮也确实送到了,刘武周与突厥联合进犯的消息也不攻自破了,军心重新稳定。
李渊军开始全力出击,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倆打出了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配合战阵斩宋老生。】
【这时候因着天气的原因,李渊快速向关中进发的脚步已经迟了一个月,他非常担心宋老生会不会闭城不出,直接耗着他们。
李建成、李世民这两人便向李渊进言道,宋老生只是个靠讨捕小盗而起名,有勇无谋,现在来到霍邑这里,一定会想建立大功,他不可能不出城打战的。
而他们自己这边只需要用骑兵引诱便可,万一宋老生真的不出来,那也没关系,只需要放出流言,诬陷他通敌就行。
为了自证清白,他必须要出城和我们打,如果他还是坚决不出城,那他就坐实了通敌的罪名,那他就死定了。
李渊深以为然,接受了这哥俩的献策,于是在八月三日的清晨,他亲自率领了数百名骑兵先到了霍邑城东五六里处扎营。
到达之后,李渊迅速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各自率领数十精骑前往城下去提前巡视战场,然后将剩余的骑兵分出十余小队从霍邑城东南面一路向西南行驶,摆出一副我现在就要扎营直接将你围住的姿态。
宋老生在城墙上看到李渊的部署,又见李渊的大军还未到达。
他一琢磨,这上阵的父子仨才带着这么一丁点儿兵就敢来,简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宋老生果断下令由南门、东门出击,想乘着李渊这时候军备薄弱,一波干掉这父子仨人。
他以为人家是猎物,哪里知晓自己才是中计了。
李渊见他上当了,立刻催殷开山*1让后军赶紧跟进,而他自己则率领本阵向后方退。】
【宋老生一看,他李渊果然怕了,于是一个劲地追啊,结果被人家直接引离自己的城池了。
宋老生的军队已经离城一里了,开始列阵准备搞死李渊的时候,殷开山带领的后军在约定的时刻到了,两军开始正面交战。
与此同时,李建成率军迂回到了宋老生的后军处,挡在宋老生后军与霍邑东城之间,使得霍邑城东门的隋军无法支援宋老生。
而李世民则带着军队,跑到了霍邑城的南门,这个南门是宋老生留给自己的退路。
等到一切部署完毕之后,两军开始冲阵,等到宋老生的阵行乱了之后,李渊就在阵中让人大喊,“已斩宋老生”。
正在厮杀的宋老生那是一个愕然,我死了?我怎么不知道?
而他的部下们在厮杀的时候根本无暇去怀疑这个消息,顿时军心溃散,纷纷自发地掉头向自己出来的东门、南门回去。
哎……这一波直接让守在东门的李建成、守在南门的李世民逮了个正着,双方又是一场混战。
这时候,宋老生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军队掌控,军队建制散掉了,而城墙上的守城兵因着下方有李建成、李世民的士兵,根本不敢升起城门上的千斤闸*2让宋老生进来,只能给他抛根绳子让他自己攀登上来。
结果就在他攀登的时候,直接被李渊的部将挥刀斩杀,当时李渊弓都拉好了,居然没得机会射出去。
主将已死,还滞留在城外的隋军在李渊大军的前后夹击之下,被尽数全歼。
李渊见军队士气兴盛,随即发动攻城,经过近两个时辰的血战终于将霍邑城拿下了。
看看,看看,真是计划得天衣无缝!
引诱的李渊,增援的殷开山,迂回包抄的李建成,堵后路的李世民,这番部署下来,父子三人齐齐上阵,宋老生哪里有胜利的机会。】
李建成、李世民闻声,下意识看向对方,却在视线相撞的下一刻,两人纷纷移开了视线。
时过境迁,兄弟倆再不复当年的默契,有的只是想将对方置于死地的念头。
“好好好!!当年咱三父子打起战来可谓是神作之合。”李渊听着当年父子三人斩杀宋老生的事迹,顿时心潮澎拜。
他在天幕出现之后,想到李世民三年解决突厥的事,原本倾斜向李建成的天平再一次摇晃起来。
若是……若是这两个优秀的儿子好好相处,一人为君、一人为将……朕大唐的国祚定可绵延数百年,甚至千年……
不得不说,此刻只有李渊还在做着春秋大梦!
而一旁的李元吉面色难看,父子三人,那他李元吉呢?又算什么?当年父皇大哥二哥全部离开太原去往关中,是他李元吉一直守着太原晋阳!
如今大哥与二哥矛盾重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否则他李元吉怎么会这般事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