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的女子也开始缠足。
其实这归根结底,与上头坐着的哪一位皇帝没有最直接、最根本的关系,反而是当时的社会上那些读书文人和男性富商推动起来的,真是可恶至极。
在大清,统治者不是汉人,这些个汉人男子没有办法阻止既定的事情,没有办法不听从大清皇帝下的命令让男人剃头,就暗搓搓地霍霍女性,不让他们服从“缠足”的禁令,以这样的方式来暗地里反抗大清。
他们让女性缠足,就像是当年的南宋灭亡的时候,明明是男人无能造成的社会动荡,他们能投降,然而当女人被外族俘虏的时候,他们却怪女人为什么不自尽。
真的是……这些迂腐男性文人真是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女人,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大明下的读书人个个目瞪口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从来没有这般被指着骂得狗血淋头!
他们如此,更别说大殿前的文官们,有的甚至跪在地上,呜呼喊道:“皇上,这天上画幕所讲的,简直就是在动摇我们大明的根基,自古以来,都是文人治理国家,文人为国家鞠躬尽瘁,如今却换来这样的污蔑……”
“皇上,这天上画幕得禁止啊……不能再看了,这是是教坏我们大明的百姓。”
“皇上……这是在冒犯天下所有读书人啊!长此以往,读书人名声就要烂了……”
“皇上!!”
朱元璋额角青筋直跳,他紧紧握着拳头,怒喝道:“都给朕住口!”
话音落下,大殿前的文臣武将瞬间知道意识到这是天子之怒,从来自称“咱”的皇帝,这会儿居然用上了“朕”的自称。
朱标、朱棣等等皆是低着头,不敢直视天子之威。
朱元璋狠狠闭上眼,回想着天幕上后世女子之言,“缠足”“裹脚”导致他被几百年的后世人诟病,天幕女子如此激动,想来这真的是一件令人提起来就不齿的事情!
那既然咱这会儿知道了,这是不合适的,是残害天下女子的,那咱能有机会改吗?咱改了,后世人会稍微在嘴下给咱留情吗?
朱元璋自认自己是个有错善改之人,这“缠足”“裹脚”咱非得改了!!
想到这里时,他突然又意识到“缠足”都这般后人诟病,那“殉葬”呢……
朱元璋难得生出一丝丝的恐惧……
【或许对大明“缠足”“裹脚”的普遍性和畸形性需要打个问号,但有一点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就是朱元璋重启了“活殉制度”,使得已经消失了近千年的活殉制度死灰复燃。】
这话一出,大明下的百姓和贵族们皆是胆战心惊,瑟瑟发抖……历来“活人殉葬”就是臭名昭著的事情。
跪在地上的文官们不敢抬头看天子的神色,天幕悬而高挂天空,在所有人的眼中,一代开国帝皇像是在接受赤裸裸的批判!
朱元璋脸色刷地变得惨白,他伸手捂住自己的心脏,跌跌撞撞地往后踉跄。
朱标、朱棣连忙上前一左一右地扶住朱元璋的左右手,担忧喊道:“父皇!”
【明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秦王朱樉去世,朱元璋亲自下令要求秦王的两个王妃殉葬,这是朱元璋重启活人殉葬制度的开端,再到后来他自己驾崩,又下令要求朱允炆督促他生前的46名嫔妃、宫女殉葬!
不止朱元璋,还有朱棣,朱棣对他老爹搞出来的这一套人殉制度也是非常推崇的,他驾崩的时候,就要求他的30名嫔妃和宫女殉葬。
一直到后来,大明的皇帝甚至搞出“朝天女”,“朝天女”的死法就是自缢,所有需要陪葬的妃嫔都集中到一个小房子内,从屋檐上垂下来的几十条白绫,女子都需要在这一天一同赴死。
即便你反抗,身旁的太监等等都会压着女子上路。
就这!就这!如此残忍之事,还要求这些女子的兄长、父亲为之感到荣耀!呵呵~说是说是自愿的,但是女子到这个时候不是自愿也非得是自愿不可了。这里面可操作的事情可多着呢!
为了家族的荣耀,甚至有些女子的家人为了得到自己女儿、自己妹妹殉葬得来的补贴,上赶着送自己的女儿、妹子去死!
朱元璋、朱棣、朱高炽……等等,一直到大明的第六任、同样也是第八任皇帝明英宗,他下令废除了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
明英宗这个人虽然也很令人诟病,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建树,但就这一点“废除宫妃殉葬制度”这一点,就值得后世人夸奖!】
这会儿可不止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整个大明之下接受赤裸裸的批判,甚至连大明的前五位皇帝全部都遭人怒骂了,朱棣、朱元璋两人的脸色一样的难看。
“父、父皇……”此时的朱棣才刚刚二十岁出头,哪怕再天资卓越,此刻也是还是一个年轻人,这般沉重的、跨越历史、来自后世人的口诛笔伐,朱棣恍然间觉得当头一棒!
一直以来,被天幕夸夸夸的“永乐大帝”此时此刻露出来脆弱的神情。
朱元璋见儿子这般神色,他反而稳住了心神,“怂崽子,慌什么!”
“既然现在知道了“缠足”“殉葬”不好,咱改就是了。怕什么……”朱元璋再次说道。
趁着这会儿大部分人还未反应过来,朱元璋立刻掉头往大殿内走进去,甩掉身后的文臣武将,他刷刷地在折子上写下了严令禁止“缠足”的事情,以及将永不启动“宫妃殉葬制度”写入了祖训之中。
追赶着过来的文臣们,看着朱元璋这眼疾手快的一系列动作,简直目瞪口呆。
“皇上,这“缠足”的事情是不是需要再想一想……臣觉得……”
朱元璋勃然大怒,刚刚压着的怒火这会儿直接爆发了,“想必就是尔等文人在朕的耳边煽风点火,导致朕做下被后世人口诛笔伐之事,怎么?你们就这么恨朕,想让朕背上这千古的骂名吗?”
“是不是朕一布衣平民坐在你们上头的位置,你们心里有怨有恨,看不起朕?”
文臣连忙俯下身子,不停地叩头,“皇上,臣等没有这个想法,皇上饶恕……”
朱元璋依旧怒火冲天,脱口而出道:“来人,拉出去……”
说到这里,他突然一滞,不,不行,不能这般做,这样顺着自己的怒火行事,咱不知道还是不是得背上一个“喜怒无常,噬杀”的罪名。
朱元璋缓了缓心神,压着怒火道:“禁止缠足这件事,咱就交给你做,若是做不好,咱再治你的罪。”
“臣叩谢圣恩。”
那文官的敌对头见此,嘴角偷偷一瘪,倒是让他捡到这项千古留名的差事,做得好了,这后世说不定就留下他的美名呢,哼~想来真是酸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