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及,今年的稻田养殖成果喜人。水稻产量高达1.2万吨,同时“胜芳蟹”也喜获丰收,产量达到了1200吨。
这两项收获加起来,为刘家庄街道带来了近1800万元的丰厚收入。
事实上,稻田养殖的另一大收益来源,正悄然崭露头角。
经过多年的养殖,今年才终于迎来了丰收期,那就是这片金黄的田野里,还隐藏着另一份惊喜——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不仅丰富了稻田的生态系统,更为刘家庄带来了可观的额外收入。
老京城人最喜欢吃的淡水鱼是鲤鱼、鲫瓜子、白鲢、草包等。
这几种鱼不仅在传统市场上常见,而且它们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非常适合各种烹饪方式,如红烧、糖醋等,深受老北京人的喜爱。
所以,刘家庄稻田养殖的鱼大多是,鲤鱼、鲫鱼,而这些鱼则需要三年以上的生长周期。
今年正好,就到了收货期。
稻田中,除了金黄的稻穗摇曳生姿,还隐藏着一种美味——胜芳蟹。
所以,这里的养鱼密度恰到好处,每亩稻田能产出约200斤鲜鱼。
最早养鱼的稻田约有一万亩,如此算来,总产量竟能达到惊人的200万斤。
按当下,京城里一斤淡水鱼的价格为0.45元,这就是90万元。
今后,等其他的稻田里的鱼也进入收获期,稻田养鱼这一单元,每年就能为刘家庄增收300万元。
另外,稻田虾每年还能额外收入二三十万元。
粗略估稻田养殖板块,为刘家庄带来1900万元的收入。
秋天,这个百果丰收的季节,为刘家庄的水果业带来了无比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