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冥经(1 / 1)

之中,浑然未觉自己已成为佛门高层——西方二圣心中的一枚关键棋子。尽管他对佛门忠贞不渝,但命运的齿轮已悄然转动。

此刻,随着灵山重新开放,西牛贺洲上残存的无数信徒纷纷踏上朝圣之路,汇聚于灵山之下。这股庞大的信仰之力,成了多宝如来每日心灵慰藉的源泉。近来,他心中颇感烦闷,若非这些信仰之力的支持,他恐怕早已难以自持。幸而,佛门圣地位于西牛贺洲,历经万年积淀,即便遭遇重创,其号召力依然不减。

然而,在一个寻常的讲经日,正当多宝如来沉浸于信徒的虔诚之中时,一束佛光自东土方向直冲灵山之巅,原来是观音菩萨返回。观音轻踏云朵,面容带着几分歉意步入大雄宝殿,对着多宝如来恭敬行礼:“世尊,那金蝉子已入魔道,弟子与他公开辩论佛法,但他执迷不悟,恐已无药可救。请问世尊,如何是好?”

多宝如来平静回应,尽管这一结果他早已预料,但亲耳听到观音证实,内心的宁静还是被轻轻搅动:“你所述之事,本座早有所知。本座已派定光佛前往东土大唐,将金蝉子带回。”

“至于大唐,若不愿皈依佛门,其存在便失去了意义。”

观音闻言,震惊之余急忙追问:“世尊这是要涉足尘世纷争吗?但是……”

多宝如来冷哼一声,淡然道:“你恐怕误会了,颠覆大唐并非仅有一种方法。西牛贺洲新起的吐蕃国,足以让大唐头疼不已。”

观音听罢,心头大石落地,但回忆起此行东土的所见所闻,心中难免生出几分犹豫。那些念头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如今,冥教信仰已在东土大唐深入人心,即使推翻大唐,也无法根除民众心中的信仰,佛门欲传入东土,依旧困难重重。然而,这样的想法,观音不敢轻易言说。毕竟,她未能完成如来交办的任务,再质疑多宝如来的决定,恐怕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观音点头示意明白后,默默退至一旁,继续聆听多宝如来的讲经。

而多宝如来并未继续讲经,反而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文殊菩萨:“文殊,你即刻动身,现身于西牛贺洲诸佛国,传达本座的安排。重建东土国家,刻不容缓,每拖延一日,西行量劫便增添变数。”文殊听后,脸上难掩喜色,多宝如来终于赋予他重任。观音此次失手,似乎令如来颇为不满,自己迎来了出头之日。

领命后,文殊与多宝如来身旁的燃灯古佛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二人彼此心照不宣,从对方眼中读出了那份不易察觉的笑意,随后各自回归常态,各司其职。

文殊菩萨与燃灯古佛,均出身于阐教,他们是封神量劫后遵元始天尊之命,潜伏于佛门的暗线。封神之后,佛门表面上兴盛,实则内部结构更为复杂,既有以多宝道人和定光仙为代表的截教势力,也有惧留孙、文殊、普贤及燃灯等来自阐教的成员。此外,还有五大明王、弥勒佛等原属西方教的本土力量,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彼此之间虽表面和睦,实则为了佛门权柄的争夺,暗流涌动。

如今,观音逐渐受到西方教同化,且不再完全获得多宝如来的信任;地藏不知所踪,凶多吉少;普贤身故,对于佛门中的阐教弟子而言,这是一个崛起的契机。在佛门潜伏多年,燃灯与文殊一直在等待最佳时机,而今,这一天终于到来。

他们憧憬着,若阐教能一统佛门,西行量劫后的无量功德将尽数归于阐教,作为功臣的他们,也将获得天大的奖赏。因此,多宝与观音之间的嫌隙越大,燃灯和文殊便越是欣喜。最好是佛门内部先行消耗殆尽,届时他们便能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利益!

与此同时,东土大唐,两界山附近,唐玄奘已骑马自长安启程,西行近两月有余。随行的除了唐皇恩赐的两位侍卫,还有一队御林军护送。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大唐国泰民安,盗贼匿迹,夜不闭户,全年受刑之人屈指可数。因此,这一路上,唐玄奘并未遭遇任何险境。

他举目远眺,只见前方一座山峦隐约可见,虽不高峻,却透着一股阴森鬼气,远观便觉寒风阵阵。

“法师,我们是不是快到目的地了?”望着隐约可见的两界山,御林军们不由自主流露出敬畏之情。唐人多知《冥经》,皆知两界山乃地府与人间的通道,故而心生敬畏。

“常言道,非修行者,不可轻易涉足两界……”

最新小说: 渣o为我从良了[穿书] 时差 60天限定 竹马太乖了肿么破 请不要骚扰向导!(哨向NPH) 谷壳湿地(骨科) 锈耳(兄妹骨科清水) 我好像只有你了 诡异入侵:自残就能变强 [咒回同人] 夜蛾家次子今天又做了什么咒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