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觉得要走向共产社会,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麻麻我升华了】
丛澜抱着自己的刀套,在冰上转了个小圈,把刀套给挡板后的于谨。
她搓搓手,很冷:“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于谨:“4Lo看情况,要是实在不行就换,知道吗?”
丛澜:“我行。”
于谨苦口婆心:“我知道你行,你一定行,我说的就是个备选。”
丛澜勉勉强强应下了。
于谨忧心忡忡,看着丛澜转身朝冰面滑去,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机,上面是丛澜的心率数据。
他抬头之际,恰好看见滑行而去的丛澜反手摸了一把她的腰。
腰伤似乎又严重了,练4Lo的这两年,她伤病疲惫程度比其余的四周跳加起来都要厉害。
4Lo真好看。
但也真赔钱啊!
于谨很期待看见4Lo和4T3T的配置在丛澜今年的自由滑里出现,但他也同样不喜欢这个跳跃给学生带来的问题。
孙娅然激动地道:“今年丛澜的自由滑纸面配置里有很大不同!跳跃方面,单跳4Lo、3Lz、3F和后半段的3A,连跳是4T3T、3A3Lo、3Lz 1Eu 3S,这次又可以看见4T3T和3A3Lo的连跳了!!!”
43连跳丛澜用过不少次,去年的赛场表现也很好。
但那个4T3T放在第二位,这次却是在第六个技术动作的位置上。
在它之前,有三个跳跃、两个旋转。
丛澜近两年来自由滑配置是双四+双3A,她的四周跳种类变多,女单竞技强度虽然上来了,却始终无法超越她,这样的配置也可以当做是三四,因为双3A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男单那边已经出现了413,沐修竹也用4Lz3T为他的每一场比赛加冕助力,这些好像都比4T3T要厉害许多。
丛澜的4Lz3T也超级高飘远。
4Lo很好看,4Lz也很优秀。
这两个跳跃的难度要远胜T和S。
但,很多人还是记得索契那年,用4T和4S的三个四周跳配置杀穿赛场和冬奥的靓丽身影。
也无法忘记那个挑战43难度,成为了女单魁首的丛澜。
这个连跳真的是挑战性与观赏性俱佳的第一名,不论四周跳后面接了什么三周,它都代表着最高难度。
孙娅然也喜欢,她甚至比4Lo这个难度逆天的跳跃,要更喜欢4T3T一些。
她觉得,这个连跳代表着丛澜冲破女单枷锁的那一刻,是将世人中“女单无法挑战男单难度”踩在脚下的最有利证明。
当它在赛场绽放,也预示着,女单迎来了新的发展。
孙娅然以为今年丛澜可能会用4Lo+4Lz3T这种难度,她很擅长后者,去年或许是出于节目完整度的考量,这才用了4T3T。
她预测的同时也有点失落。
可是!今年上报的技术配置里,居然是4T3T!
而且OP中也是这样的!
孙娅然真的很快乐。
她有着小小偏好被满足的愉悦,夸了又夸:“丛澜的跳跃组合能力很强,她有许多值得一提的连跳,3A3Lo之前也有过,我看很多人都说很喜欢。”
但是,会,跟放在节目里,是不一样的。
要顾虑前后的节奏,编舞的衔接,体力的留存,所以不可能把自己的最强配置放进自由滑。
不然丛澜可以五四。
没必要,她不是为了四周跳,而是在完成跳跃的同时得到最好的效果。
', ' ')('但这样的做法不适合所有的运动员,如果在加分方面没办法满足,就需要尽己所能提高BV,以寻求突破和成绩。
利用BV求名次,不丢人。
丢人的是德不配位之水分。
就好像,艺术见长的伊戈尔,节目美感拉满但T分不高;跳跃能力卓越的沐修竹,P分一般但T分第一。
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分数,WINGS见证之下,有多少就是多少,便可以了。
个人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承担了相应的结果,自然就没什么问题。
丛澜今日的训练服是浅绿的一整套,有点薄荷绿,裤子和衣袖有着白色的长条拼接。
绿的明度有点高,丛澜说自己像是棵包菜。
于谨:“……”
于谨恼羞成怒,表示我再也不给你买衣服了!
这套训练服是于谨给买的,他觉得这个颜色很清淡,而且茉莉花嘛,就是白里带黄透着绿啊!
丛澜:“……”
直播间里已经有人怀念昨天那套黑色拼薄纱领口交叉绑带的训练服了,那是真的好看啊!
今天这个也行,就是冰上反光,太晃眼了。
【我好像瞎了】
【好水灵的小白菜】
【不是包菜吗】
轮到丛澜时,自由滑的音乐响起,新鲜出炉的小包菜站在了场中。
她仰望半空,等待着旋律的开始。
孙娅然:“气韵已经有了。”
东方茉莉花,一首mix了传统乐器的《茉莉花》,加上年初二月份在影院上映的《流浪地球》中《行星发动机》的配乐,新编曲,新呈现。
不是婉转悠扬的原《茉莉花》,更像是能冲破云霄翱翔宇宙的巨构体茉莉。
于谨最初听到这音乐的时候,戏称茉莉花小姑娘变成邱小姐了。
沐修竹追着问邱小姐是谁。
那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名称,谐音取自球。
孙娅然说昨日的短节目《朱鹮》有着无尽的史诗感,但这个自由滑才是真正的史诗感十足。
最初的灵感源自沐修竹玩的游戏。
文明6中,游戏会自动播放玩家遇到的文明所属的主题曲,当选择了秦始皇作为领袖,一直玩下去,就会遇到这个游戏版本的《茉莉花》。
有四首,皆是不同的旋律,但又很相似。
丛澜很喜欢,所以她想要参考以寻找适合自己的赛用编曲。
一开始想用的是《星际穿越》里的《No Time For Caution》,后来她想起今年国内已经有一个巨制的科幻电影了,便去搜来看了看。
然后她就有点后悔没去电影院欣赏。
但也没办法,二三月正是世锦赛筹备关键期,她在封闭训练,根本没心情看电影。
《行星发动机》的长镜头给人印象格外深刻,电影的剧情薄弱,但特效和主题立意做得非常好。
丛澜当时就决定,要用这个。
她反复地欣赏这个片段,在惊人的长镜头之中,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与重工业的震撼。
联想到教授提起的航空航天,丛澜在搜索资料后,直接定下了编曲的风格。
“我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