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才在收蒙学生时都会有此一问,好对其因材施教。
“夫子,请问这俩个班级有何不同之处”
“科举,自然是先三百千,再四书,算法律法,最后五经,学的是圣学古典,算法律法,且走上科举之途,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的,有些人考到不惑之年,也照样只是一个童生。”
“至于如果只是想识字讨个好营生,就只需学三百千和算法即可,一般最多三年即可。”
张平是想走科举的,只想考到一个秀才功名,好免除家里的徭役名额,没有想过继续往上一步考做官这些。
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自己前世就不是什么聪慧之辈,更不要说科举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就算是考秀才他也是要非常努力的学习,参考一下自家大伯就明白了。
许大壮亦是想走科举。
二人对视互看了一眼,皆答道是走科举之途。
“你们二人需知这科举,需涉猎极广极深,一旦选择这条路,需勤勉不缀,日夜耕读,方才有一丝机会,否则绝无可能有所成,你二人可懂?”
“夫子,我懂得。”二人异口同声的答道。
“好,当下便行拜师礼吧。”
吩咐小童打开门,外面不知什么时候站着张老汉许磊二人当即把提前准备好的拜师六礼和束修放在桌子上,刘秀才扫了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一,拜孔子,行三跪九叩首礼,但凡入学都需拜孔子画像,表示自己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学生行三叩首之礼,以示敬重之意。
第三,师父训话,用红墨在眉心正中心点一点红痣,痣同智,有开智启蒙之意,然后从拜师礼中回送给弟子芹菜和葱,寓意勤奋和聪明。
三步完拜师礼便成了,刘秀才便是这人的蒙师了。
拜师完毕,刘秀才说道:“你二人既开智,便不可在用从前家里的乳名,这便为你们二人赐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