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鸿字很常见,并非什么复杂的字体,但苟芒斗大的字识不得一箩筐,胡鸿早就司空见惯了,听了苟芒的话后,胡鸿笑了起来,以至于脸上厚实的肉都堆了起来,他笑着说道:
“你说鸿啊,鸿是江边小小鸟嘛!这你都不知道?”
“哈哈哈哈哈!”
听了胡鸿的巧妙幽默的拆字法,一旁的亲兵成功的被他逗乐了,纷纷爽朗大笑了起来。
崔谅此刻正出着神,甚至就连兄弟们的笑声都没有注意到,他一边吃着干粮喝着清水,一边思考着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要知道,半年后诸葛亮就要发动声震天下的北伐了,自己绝对不能坐着等死,必须要提前做点什么。
崔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身份。
自己是一个需要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骑督,手下倘若没有一群生死相随、忠贞不阿、勇猛善战的亲兵,很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此次东行前,他厚着脸皮向游楚讨要空头委任状,正是为了趁机招揽沿途中遇到的俊才。
既然自己已经带着前世今生的记忆来到了这个残忍的乱世,那就应该奋力拼搏一番,就算最后壮志难酬、身膏草野,也不算枉了这男儿七尺之躯!
话说回来,是个人都是会怕死的,但崔谅除了姑父曹植一家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牵挂的亲人了,如果不慎战死沙场,说不定还可以阴差阳错的再次回到现代,又有什么可怕的?
不拼死血战,又怎能在乱世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影子和痕迹?如果是个一无是处的无名之辈,清河崔氏宗族又怎么可能接纳自己这个曾经被流放过的屯田客?
想清楚了第一步后,崔谅心中暂时一片清明,他嚼完了口中的最后一块干粮,又畅畅快快的饮了一大口清凉的泉水,抹了抹嘴,起身佩上‘齐明剑’,朝着麾下亲兵们一招手道:
“兄弟们,出发!”
——————
众人一路上餐风饮露,又走了几日,不知不觉已走过了隶属弘农郡的函谷关、潼关,来到了天子脚下、中原之地的司州地界。
“司隶的地盘儿,究竟和咱们雍凉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不一样,原本以为长安已经够繁华了,没想到中原的耕地、村落、酒家、市肆才是真的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