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1 / 1)

衣食住行,无需朝廷救济、无需仰人鼻息,甚至比中原百姓吃得更饱、穿得更暖、小日子过得更好!

去吧!

带着你的理想抱负,去打造桃源盛景、盛世繁华吧。

徐茵颇为中二地想。

把羊皮卷舆图给了燕恪瑾,她就不再过问了,开矿这些事,实在不是她擅长的。

而且她也忙得很:酿酱油、做豆腐、建纺织工坊。

还打算在原有纺纱、织布机的基础上,改良成水利纺丝机、织丝机。

另外,制糖工坊即将投入使用。

临近年关,甘蔗终于成熟了。

除了王府庄子,怪山脚下的陈家庄也拉来了成吨的青皮甘蔗。

糖坊开张这天,燕恪瑾陪徐茵一起来了。

坊里的伙计,除了王府捏着卖身契的下人,还有不少冬闲出来寻短工的平民。

短工负责运甘蔗、榨甘蔗、以及蔗渣的处理。

熬糖、脱色制、制糖等技术含量的活,捏在自己人手上。

这是打入中原的第一项南蛮特色产品,再上心都不为过。

木质的巨型榨汁机已经组装好,第一批甘蔗拉到工坊,去掉头和尾,洗净削皮、切成小段,放入榨汁机的大器皿里。

太阳能电动机运转起来,发出嗡嗡的马达声,甘蔗段进入搅拌桶,锋利的铁皮刀片,徐铁如泥,搅拌起甘蔗自然不在话下。

很快,甘蔗汁汇聚到下方的木质水槽,顺着坡度流入一口大铁锅。

等到七八分满了就放下插板、截断汁水,汁水继续往前流,流到第二口大铁锅……以此类推。

工人们分工有序,有的负责烧火控温,有的负责搅拌。

搅拌好的糖浆,若是制红糖,就转移到红糖压模车间,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糖块敲碎研磨成红糖粉,压模成美观的小块红糖。

若是制白糖,到糖浆这一步转移到白糖车间,利用活性炭脱色后,高温析出晶莹如雪的白砂糖。

第一批糖生产出来,可把坊里的工人们激动得不行。

糖啊!

和酱油一样归为奢侈品的糖啊,居然出自他们的手!

来糖坊应聘前,何曾想过糖坊竟然是造糖的,还以为是用蜜糖、饴糖之类的糖块做零嘴糖果的呢。

徐茵尝了一下新出炉的红糖、白糖,赞许地点点头:“不错!看来都掌握了,以后府城糖坊就交给你俩了。”

秋霜和采莲欣喜地互看一眼,用力地点点头:“定不负王妃所托!”

第85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35)

第一批糖,徐茵没打算出售,让人打包成小份,回头作为年节福利发放。

看到打包用的粗糙油纸,徐茵不由想到了甘蔗渣。

除髓后的蔗渣是非常好的造纸原料,易煮易漂,文化用纸和生活用纸都能用它来造。

燕恪瑾一听蔗渣还有这功能,还等什么呀!立马着人去建造纸工坊。

这么一来,最缺的不是原材料,也不是各种辅料,反而是短工。

南蛮人口本就没中原多,大部分还是山农,不论春夏秋冬,都老老实实窝在山里,种多少吃多少。

能想到来城里打短工的,往往都是头脑比较灵活的,要不就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需要寻求另一种突破的。

随着各类工坊兴起,短工的待遇一涨再涨。地处偏僻的村落听说后,也有不少人纷纷赶来府城寻出路。

徐茵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后世八九十年代南下深城的打工仔。

人口一旦流动,许多行当随之产生。

短工多的地方,卖各类吃食的摊子、房屋租赁、出行交通都跟风热涨。

而见识了府城的繁华、见证了高产粮种的问世,短工们回家乡过年时,带去了各种宣传。

徐茵相信,等过完年,府城想必会更热闹。

一方面,会有人来打听高产粮种的消息,一看是真的,自然会想方设法带回家乡去种,高产粮种自此不就传播开了嘛。

另一方面,会有更多人来城里找活干。

工坊、矿场都需要人手,说白了,劳动力在生产价值贡献上起着决定性因素。

徐茵踩着腊月的尾巴,在府城南大门,开了个劳动力市场。

说是市场,就是一个木头建的工棚,四面木板墙上,张贴着各类招工信息。专门派了个识字的小厮,守在那里,替不识字的乡亲们解读招工信息。

王府旗下的工坊,来年需要雇不少人,她让各个工坊的主事,把需要增添的岗位人手列出要求,誊抄了贴在劳动力市场。

符合要求的即可前往工坊面试。面试过关,过完年就能进王府工坊干活,不用签卖身契就能领月钱、享福利。

这样的待遇,搁以前闻所未闻。

冬闲的百姓听说后,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来这里找活。

“哎呀大牛!你也来了?”

“我上个月来了,这不在制糖坊找了个搅拌活,已经领了一个月工钱了,这次是陪我表弟来的。”

“这么说是真的了?王府招人,真不用签死契?”

“真不用!就签个活契,以防你领了月钱不好好干活。”

“哎呀!那我也去报个名!”

“我也报名!”

很多人都去王府旗下的工坊报名了。

应聘上的喜笑颜开,像走了大运!

一个个欢天喜地、奔走相告。

城南劳动力市场的名气也随之越来越响亮。

年节期间,凡是来府城的人,不论是来走亲访友的,还是走投无路前来碰运气的,都会忍不住上这里转转。

工坊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得到了缓解。

徐茵相信,次年开工后,各项营生都会走上正轨。

快过年了,她最近忙着到蚕房、木工坊给师傅们发红包。

今年只有这两个工坊自建成以后一直在运营,而且因为刚开不满半年,师傅们心里压力想必比较大。

为了安抚他们,特地让管家准备了一批红封包赏银,既是年节福利,也是合力完成巨型榨汁机的奖赏,一人给了二十两赏银。

收到这笔沉甸甸的赏银,跟着岑木匠背井离乡来百桂郡打工的木匠师傅们眼眶红了。

要不是徐茵闪得快,他们都激动地要给她跪下了。

“老岑你不厚道,来之前你没说还有这么好的事!这下我爹的病有钱治了!呜呜呜……”

“有了这笔赏银,莫说我家欠族人的债能还清,还能攒下一点送我儿子去私塾念书了。”

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不然也不会在风调雨顺的年头还穷得揭不开锅。

岑木匠笑眯眯地捋着胡子说:“我没骗你们吧?我就说我跟的主家十分厚道,只要活干得好,赏银不会少。”

“你何时说过有赏银?”

“……呃,

最新小说: 漂亮宝贝 桃桃的催眠开发日记(双/np) 竹马是不能变成妻子的(双) 烈火噬心 (BL NPH) 一些抖m向短篇 错位(高H) 雨夜芭蕾 禁忌游戏GL 花底莺初啼(公媳 高H) 神女拼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