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娘刚才就去看了那橡子果,见和之前没什么变化,就问林春燕,“是不是这样就能吃了?”
林春燕见她一直这样小心翼翼,敲打之后也能老实几天,就没和她一直闹别扭。
说起来,张大娘已经比她刚来的时候,好上不少。
她也没指望张大娘立刻就变得不一样,要真是那样的话,她就不是张大娘这个人了。
“这橡子果要泡五天以上。”
听了这话,张大娘啧啧称奇,“要泡这么长时间?”
也不知道泡完之后是干什么的,不过林春燕肯理她,她就高兴不少,就算到时候这些不能吃,她也不会说啥。
又说起王锤子的事来,“我知你是个心里有主意的,先不说什么招赘不招赘的,最起码人要老实可靠,你也能看得上才行。”
林春燕挑挑眉,“那娘可要记着自个儿说的话,别到时候又瞎给我做媒。”
“那可不能。”
这事算是揭过去了,想那王锤子短时间之内也不敢再来。
昨天没去摆摊,怕是有人专门来找,今天去的时候,他们就多带了一些。
张大娘一到码头,金娘子就赶紧迎过来,热情的不像话。
“怎么没有看见你们燕娘?”
“她去镇上摆摊了,怎么样,我没有骗你吧!”
金娘子一口一个姐姐的叫着,“亏的姐姐向我说了你家燕娘,要不然我家老太爷的寿宴也不能办得这么风光,不知道有多少人找我来打听呢!”
张大娘虽然不知道林春燕他们挣了多少钱,但也知道办一次寿宴是要给厨子不少的,只是不知道林春燕愿不愿意接。
她现在再也不敢替林春燕做主,只问了金娘子都是谁要找。
“我们村的李员外家,他们就是想让你家燕娘来给做些鱼羹。”
虽然她和老太爷都给了林春燕大红封,但是光做那拆鱼羹的价格,他们就能赚回来。
宋娘子家的鱼肉羹4,可是要卖上八文钱一碗。
两个人都说起那拆鱼羹来,金娘子还向宋娘子那边看了看,“要我说,直接让你家燕娘来这里卖拆鱼羹,岂不好?”
张大娘之前就有这样的打算,可她也知道不好实施,先不说有没有人来买,就是他们都没有那板车和盛粥的家伙。
说到底还是手里没钱。
金娘子知道之后有些可惜,“你家燕娘做的拆鱼羹,可一点也不比宋娘子家的差,要我说味道还要更好上一层。”
张大娘没接这个话茬,又说起那王锤子和王大厨来。
“这两个人也忒不地道了些!”
张大娘吐槽完,金娘子也在一旁附和,“说来也巧,这两个人还是一个村的。”
“原是一个村的,怪道都这样不做人。”张大娘轻易的把这两个人等同于那一个村。
林春燕昨个没去摆摊,镇上好些人来找,好在林春燕提前和糖水婆婆说了一声,大家都知道她今天会来,早早就有人来等。
糖水老婆婆抽了空,问他们昨个去做席怎么样。
林桃红在那里边给人装豆干边回糖水老婆婆的话,把那王大厨,狠狠的骂了一通。
只没提王大锤的事情,毕竟是说亲,传出去了,对名声也不好。
王大锤被打回家之后,一路都憋着一口气,看什么都不顺眼,把林春燕翻来覆去的骂。
他们最近生意惨淡,日常的小鱼干都卖不出去,也就比他卖菜稍微好一些,索性今儿个就不去摆摊。
王大郎也觉得丢人,要不是他跑得快,那棍子就差点打到他的身上,唬的他半夜都做噩梦。
王二郎却是看笑话一样,今儿个早上还出门溜达,回来就说了王大厨的事情。
“也是巧了,那王大厨竟然被林春燕给比下去,正在家里怄气呢。”
王锤子听了这话,心里是五味杂陈,那林春燕手艺这么好,要是真做了自个儿的儿媳妇儿,岂不是白得了便宜。
又想,那王大厨她也敢得罪,向来是横的不行,恐怕林春燕要吃亏了。
说起来,王锤子和王大厨两家离的并不远,祖上还有亲,只不过到他们这一辈的时候,那亲就有些远。
这王大厨也是个鼻孔朝天的人,早些年他想把自家的小孩送到王大厨那边学手艺,结果直接被拒了回来。
因为这件事情,王大锤好些年都没有和王大厨他们走动。
不曾想,这林春燕竟然让王大厨吃了亏。
王大厨可是出了名的睚呲必报,他被林春燕这样撅了面子
心里定是不得劲,不一定要做出什么。
王锤子眼珠子一转,心下有了主意,起身往王大厨家里走。
王英娘一直低头洗衣裳,见王锤子出去了,才抬了头,轻轻的咬了下嘴唇。
昨个儿没来摆摊,今儿个来买豆干的人就比较多,连带着来买烧饼的人也多了起来。
卖烧饼的方娘子,忙的也是脚不沾地,等稍微能歇口气了,就拿了三四个饼子来谢林春燕他们。
“昨个你们没来,来买我饼子的人都少了许多,这些都当成是谢礼。”
林春燕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想了想,她对方娘子说,“方大娘,我看您做的烧饼也不错,要不然咱们直接合作?”
第42章
方大娘不知道合作是什么意思, 但细细想来,觉得这个词又非常的合适。
“燕娘你说,咱们怎么合作?”
见她有兴趣,林春燕就说要从家卤一些东西过来, 到时候她直接从方大娘这里买了烧饼。
烧饼的价格不变, 但是方大娘可以多卖一些出去。
而且是直接卖到林春燕手里, 客源也非常的稳定。
方大娘自然乐意,激动的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这岂不是占你们大便宜了?”
糖水老婆婆一直在旁边听着,见方大娘这样不安, 给她出主意,“到时候你把那饼子做好些, 这样燕娘卖起来也方便。”
方大娘连连保证,“一定是要好好做那饼子的,不能拖了燕娘的后腿。”
一旁的林桃红拉着林春燕说小话, “大姐儿, 你是不是傻?咱们何苦买这方大娘的烧饼, 不能自个儿从家里带吗?”
“眼看着天一天比一天凉,从家里带过来的饼子都冷透了, 还有谁会来买?”
那方大娘是干了多少年卖烧饼的生意,摊子上的东西一应俱全,他们要是卖烧饼的话,还得弄个炉子。
不用问, 也知道那炉子的价格不会便宜。
如今干个小买卖, 得先有本钱才行, 可天天种地的乡下人,手里一文钱都得掰成两个铜板来花, 哪里有那些闲钱?
怕是连饭都是刚刚能够吃饱。
不像这些镇上的人,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