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祖思考片刻道:
“南侧路太过遥远,帖木儿如果从这过的话需多跑百里,他们并不知晓瓦剌的情况,肯定不会选择此路。”
“北侧的路虽说近,但距离我们的军营太过靠近,按照帖木儿的尿性应该也不会选择此路。”
“只有位于西侧的这条路最为合适,不远也不近而且靠近我军大营。”
众多将军纷纷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傅友德赞许道:
“帖木儿走这条路的可能性确实很大,但也不能疏忽其他路,除去设伏之外,还要派步兵镇守南路,如若对方不选择西路,亦可迅速回援。”
这一顿安排,让在座的几位将军全都心悦诚服。
能在短时间内想出如此周全的办法,可能也就只有几位国公。
傅友德最开始也不懂这些谋略,但常年征战教会他的实在是太多了。
商议万计策后,傅友德便带着万骑出发。
即便是帖木儿,一万铁骑也完全够用。
除此之外,傅友德还带了两万步兵和不计其数的火炮。
步兵并不是用来作战,而是威慑。
只要能把帖木儿的骑兵驱赶到指定地点,他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瓦剌大军溃败,乌斯藏肯定不会再受到威胁。
只靠帖木儿大军,很难攻破城池。
徐辉祖在乌斯藏可是驻扎了有近三十万的兵力,加上火炮火枪等一系列装备,完全不怕和帖木儿大军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