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谈判的方案后,便要开始挑选谈判的人选了。
谈到此处,不少大臣全都闭口不言,意思也很明确那就是不想去。
这可是个麻烦差事。
瓦剌对上大明根本不会有什么优势可言,况且还是干了一件这么不仁义的事。
虽说瓦剌不讲究这个,但是他们也清楚大明最看重的就是仁义道德。
最重要的是,他们除了朱棣什么筹码也没有。
这也就代表着,他们谈判的底气不足。
若是没谈好,可能会成为瓦剌的罪人。
即便是谈好了,瓦剌也不会有多少人记得你的好。
大明现在对瓦剌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边关新调的几十万大军便能说明一切。
前去谈判,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一定。
猛可帖木儿在选人方面也下了一番心思,以蒙古人为主汉人为辅。
若是谈判失败,便可把锅都扣到汉人身上。
……
大明现在的兵力,足足有两百万有余。
除去一些驻扎兵外,其他的大部分都集中在草原边关。
朱元璋对草原一直十分警惕,哪怕剿灭了北元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现在出了这等事,朱元璋更是气愤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