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的,徐家的儿媳妇们也起来了,但她们原本就是不怎么下厨的,更何况是下乡这种土灶,也帮不上什么忙。拾参和古赋声是踩点吃鸡腿的时间起床的。拾家院子里人声鼎沸。村里的老小几乎都挤在了拾家。谈天阔地的声响跟插架似的。“参小子!正说到你呢!来来来!过来喝一杯!”“对!喝一杯!”村民们起哄。拾参笑呵呵的走过去,在族叔伯面前坐好,“说我什么?”张发祥大笑,“那还能说什么!咱们这村要不是有你在,能成为特供村?咱们这些老百姓,能在一年内就盖上小洋楼?你可不知道啊,我丈母娘家的亲戚都对咱们村羡慕妒忌啊!就问咱们村的人带着婆娘孩子回丈母娘家,哪个不是红光满面的?倍儿有面子的!”“可别说老丈人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能找上门来。”“反正我这一年,算是风光了。”“就问咱们这群人,哪个不是?”村民们激动,加上都喝了不少酒,脸上和眼眶都红了。他们是做梦都不敢想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这要搁在94年以前,谁敢想啊?做梦呢吧!拾参举杯和他们碰了个,“大家都不怕辛苦,愿意干活,人心善,往后的日子会只会越来越好。”张发根和张发祥带头,“对!咱们都要实干!跟着参小子过好日子!”村民们,“就是这话。”玩在一起的孩子们也凑热闹,“干活过好日子!”年初一高兴,拾参和古赋声喝了不少酒,拾家人来人往,热闹持续到深夜才散去。拾参搂着古赋声坐在屋顶。天色暗沉,没有星空。似要下蒙蒙雨。拾参蹭了蹭古赋声的后脖颈,“我喜欢现在的生活。”平淡。但幸福。古赋声靠在他的肩膀上,闭目养神,“嗯。”两人只闻到呼吸声。**这个年过得非常快,就像是眨眼间,年味就散了。周老走了。这个消息是沉痛的。这位伟人于一月阖然长逝。拾参和古赋声前往京都,亲自送这周老离开。拾参曾说过,他满身功德,相比活着受病痛折磨,让他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他而言,会更幸福些。老人站在拾参和古赋声面前,身上的功德光芒耀眼。他拍拍两人的肩膀,“好好看看我们的故土!”他走得有牵挂,更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