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出身、所受教育、成长环境、思维方式等不同,人就会产生不同的言论和态度,做出不同的决定和选择。
偏偏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人多地广。
这无疑加剧了差异化。
基于此,一场场战争、辩论被发起。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便是明证。
最终秦朝一统,法家胜出。
法家的条条框框很多,维护条条框框的手段说起来也很多,但归结起来就俩字——惩恶。
法家最终被儒家取代。
并非因为儒家有多好。
而是因为它的手段归结起来也就两字——扬善。
其实它俩就跟阴阳一样,一体而生,谁也离不开谁。
为什么惩恶?因为希望人不要恶。
为什么扬善?因为还有很多恶人。
那为什么儒家能赢?
归根结底是因为儒家说话好听。
低情商:惩恶。
高情商:扬善。
前者听着就消极,但实际上很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