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https://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为吐蕃根本不会派几万兵马来攻打玉门关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程家小子,这可不是什么小事,你别乱说。”尉迟恭坐在一旁说道。
程处默无所谓地坐下,“反正我觉得这是吐蕃的疑兵之计,吐蕃根本就没想着攻打玉门关。”
“疑兵之计。”秦琼细细想着,说来这一次的吐蕃袭扰确实非常的古怪。
历来这种事情不少,指东打西杀对手一个措手不及的事情秦琼自己就做过几次。
效果都很好。
可是再细细一想吐蕃打仗会这么讲究吗?
他们也懂兵法?
看着程处默的神情,秦琼问道:“那老夫问你,你说吐蕃是疑兵之计,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程处默看了一眼程咬金的脸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坐的都是长辈,就算再瓜也得知道看自己家老货的脸色。
说错话了可丢的是老货的脸。
程咬金瓮声说道:“让你说你就说不要磨磨唧唧的。”
程处默先清了清嗓子说道:“吐蕃这么做还是为了凉州,吐谷浑来攻打凉州,对吐蕃来说就是探我们的虚实。”
“既然只是探虚实为何要用疑兵之计,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秦琼又问道。
尉迟恭也点头,若是按照兵法上来说,吐谷浑若是来攻打凉州,吐蕃趁机来攻打玉门关是最合适的。
这种事情会让大唐应接不暇,吐蕃说不定可以咬下一块肥肉。
程处默自信地看着他们,仿若再看一群凡人。
“问你话呢。”程咬金又喝道。
“敢问攻打玉门关需要多少兵马?”程处默说道。
尉迟恭细细一思量,玉门关就在凉州的不远处,当初汉武帝征讨匈奴的时候就是从玉门关兵进河西走廊,有了凉州之后,玉门关北边有了凉州这个城池在,也有更好的补给。
玉门关和凉州相互呼应才稳住了中原以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尉迟恭想完这些之后说道:“如今玉门关驻兵两万兵马,吐蕃想要叩关至少有五万兵马。”
“玉门关以西皆是荒漠,五万兵马的补给怎么办?”
程处默这么一说在座的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人都沉默了。
尉迟恭分析的没错,想要攻下玉门关至少需要五万兵马。
可是五万兵马要拿下玉门关,一天两天绝对攻打不下来了。
五万兵马就是五万张要吃完的嘴,攻打玉门关的风险太大了,而且后方还有李大亮坐镇凉州。
就算吐蕃想要硬攻,也要付出不少的代价。
“得不偿失!”秦琼做下结论,“就算吐蕃拿下了玉门关也毫无用处,没有补给,没有田地,玉门关荒芜一片,而且还有后方的李大亮,就算攻下玉门关,一旦李大亮收拾完吐谷浑,还是会反扑。”
尉迟恭也点头,“照这么说如今凉州增兵已经有八万兵马了,就算吐谷浑和吐蕃联手也不见得一时半会儿能拿下。”
凉州与玉门关之间的位置好就好在可以相互呼应,不论你攻打哪一方,都要注意着另外一方。
这也是中原对西域最重要的要塞所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程处默接着说道:“吐蕃的疑兵之计是想让我们分兵去玉门关,削弱凉州的守备,吐蕃一直在后方虎视眈眈,吐谷浑要是失败了,吐蕃会借机吞并吐谷浑,若是吐谷浑赢了,吐蕃知道中原兵力空虚,一定会大举进攻。”
说完之后,气氛立刻安静下来。
在座的一群国公大将军全部端详着程处默,目光所及似乎连毛孔都不放过。
“你们这么看着我做甚。”程处默下意识退后。
程咬金咳了咳摆手说道:“诸位,小孩子胡言乱语不要在意,都是瞎说。”
“你儿子说的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啊。”秦琼说道。
“哈哈哈哈。”程咬金怪笑一声,一巴掌打在程处默的后脑勺上,“秦二哥,这小子就喜欢乱说话,千万不要当回事。”
众人再细细一回想倒吸一口冷气,程处默脑子怎么能想到这些。
倒是给大家提了一个醒。
程咬金给吩咐家中下人给各位倒酒,一边说道:“我程某人的儿子就是瞎咧咧,诸位千万不要在陛下说哈。”
众人接过酒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程咬金转头盯着程处默对众人又说道:“也千万不要在陛下面前这么说,搞得我程某人好大喜功一般。”
众人斜眼瞧着程咬金这个老匹夫一大把年纪还卖乖的模样,纷纷一身鸡皮疙瘩。
秦琼说道:“以前看你儿子就是个二愣子傻大个,今日一看似乎还挺高明。”
一旁的牛进达也点头,“吐蕃说不定用的真是疑兵之计。”
尉迟恭好奇问道:“程老匹夫,你最近都给你儿子吃什么了?”
“没啥,这小子喝酒喝傻了。”程咬金笑呵呵说着又是一巴掌打在程处默的后脑勺上。
“……”
程处默赶紧拉开距离,捂着自己的后脑勺,万一真被打傻了可咋整。
喝酒归喝酒,秦琼站起身镇了镇场子说道:“事关重大,我等还是要和陛下说明,朝中商议一番为好。”
尉迟恭也站起身点头表示赞同。
“那好,咱们一起去面见陛下。”程咬金笑着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刚要走,程咬金见牛进达犹犹豫豫看着自己的儿子,笑骂道:“老牛,去见陛下你看我儿子做甚。”
牛进达一边走一边细想低声说道:“程咬金,你家风水邪门了。”
“哪儿邪门了?”
牛进达低声说道:“那还是你儿子吗?”
程咬金提了提裤腰带中气十足地说道:“那还用问,老牛说来也惭愧,处默这小子浑身上下就连毛都和老夫长得一模一样。”
牛进达细细闻了闻程咬金家的院子,越想越不对说道:“不对劲,程咬金,你家府上妖气。”
“去你的。”程咬金笑骂着。
太极殿上,群臣再次被召集商议,最终决定玉门关也增兵一万以防万一,至此凉州守备兵马八万,玉门关兵马三万。
不论是玉门关还是凉州出事,都能迅速反应,只要不是对方有十数万的兵马来攻打自然可以无忧。
李世民心中还是觉得奇怪,程咬金的儿子是怎么想到这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https://最快更新!无广告!
程处默是怎么知道吐蕃用的是疑兵之计。
李世民心里细细算计着,除非程处默知道松赞干布的心思,不然不会推断得面面俱到。
一边想着李世民自语道:“这感觉怎么这么熟悉呢?”
回到家中的程咬金盯着程处默问道:“小子,老夫问你是不是李正告诉你的主意。”
“这个……”程处默犹豫着。
程咬金提着一把宣花大斧面色森冷说道:“你老实交代,别以为老夫看不出你在扯谎,你放个屁老夫都知道你上一顿吃的什么。”
程处默一头冷汗说道:“老货,你说话归说话,你先把斧子放下好不好。”
“说!”程咬金的大脸逼近。
程处默退后几步说道:“是李正告诉我这个主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你怎么不早说!”程咬金喝道。
“你也没问啊。”程处默跳脚说道:“谁让他们一天到晚,说我们程家一父子都是杀才,就让他们开开眼。”
程咬金瓮声说道:“你以为他们看不出来吗?老夫问你一斗米二十文,三斗米多少钱?”
程处默挠着后脑勺算了一会儿便说道:“一百文!”
程咬金放心地点了点头,“嗯!果然还是老夫的儿子。”
程处默挑眉说道:“那必须。”
程咬金怪笑着说道:“凡是有人问起,这次若是玉门关的谋略成了,这个功劳给老夫咬死是咱们程家的。”
“那要是李正说是他的呢?”
程咬金挥了挥斧子说道:“哼!那巧了,老夫好久没练练。”
程处默吓得一个激灵。
也不知道李正这个家伙到底是啥玩意儿变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意一出一个准。
这样的人才程家必须留住。
以后说不定可以指着他让程家加官进爵。
程处默心中暗暗决定,以后多去问问李正,动脑子这么麻烦的事情还是不要自己来的好。
两耳不闻窗外事,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正的基建计划依旧在泾阳实行着。
为了提高修房子的效率,李正教他们用了分工合作,一大群人修一堵墙太慢,分工之后效率明显高了很多。
一群人专门打地基,另外一群人专门架房梁,一群专门用来建设围墙。
房子都是一样的,第一队人打好了地基,第二队人立刻过来修围墙,第三队人接着补上。
循环往复比一群人挤着修一个房子快多了。
瞧着修房子的进度加快,李义府小声说道:“县子指教过后,速度果然高了很多。”
“流水线分工你不知道吗?我记得秦朝就有了呀。”李正低声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义府陪笑道:“下官哪里有县子这么博学多才。”
“马屁功夫太拙劣了,还是道行不够呀。”李正笑道。
“县子教训的是,小官一定虚心求教,争取道行让县子满意。”李义府军令状般的说道。
也不知道杜如晦和李淳风怎么安排的人,给自己安排了这么一个狗腿子,办事倒是利利索索,有办事的能力,可李义府这个家伙谄媚的心思确实一个缺点。
房子都是三室一厅一个茅厕。
七八十平米的小房子,围墙用水泥石砖砌成,外面涂着白色的石灰。
房子之间不能隔得太近,保持半米的距离。
住宅区的路也要浇上水泥。
整个住宅区在田地的另一头的高地上,从这里一眼可以看到大片的田地里的情况。
看上去一片整齐的绿色,三架巨大的水车转动着把水引入沟渠之中用来灌溉田地。
再次来到泾阳的课堂上,李正独自一个人在教室里等着孩子们来上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守在书院外的村民回来禀报道:“县子,有叫孔颖达的老家伙要见你。”
“让他进来吧。”李正说道。
见到孔颖达,李正行礼说道:“学生见过孔颖达老夫子。”
孔颖达微微点头,看着这里的一切说道:“你就在这里教孩子们读书?”
“是的。”李正点头。
孔颖达让身边的书童递来包袱说道:“这些都是国子监抄录的书卷,你拿着吧,给孩子们看书。”
“多谢夫子。”李正点头。
孔颖达说道:“之前你说的问题老朽想了很多遍,你的地圆确实有一定道理,可是要论证这个道理,老朽总觉得还缺少很重要的一环,若人真的站在球上人不是会掉下去吗?”
知道孔颖达问的是什么,李正说道:“从前有个孩子坐在一颗苹果树下,一颗熟透的苹果挂不住吱呀掉落下来砸在了他的头上。”
“之后呢?”孔颖达问道。
李正说道:“之后他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孔颖达不解地看着李正好一会儿不知道怎么接话。
“你的意思是老夫也要用苹果砸脑袋吗?”
“那倒不用。”李正摆手说道:“其实这件事里面有个问题,苹果会往下落呢,它为什么不往上飞呢。”
孔颖达坐下思索着:“这和水往低处流是不是一样?”
“很接近了。”李正点头。
孔颖达想着一会儿看天看地。
让孔颖达这么大年纪的人,还这样苦恼会不会不太好,李正对他说道:“其实这是一个……”
“你别说话。”孔颖达打断李正的话,闭目思考着,“容老夫自己想想,万物有应必有果,水往下流,果子往下掉,一定有什么决定他们必须往下。”
听着孔颖达的低语,他思考的方向确实没错。
其实古人的智慧很厉害,他们可以用阴阳,五行,易经来推导出万物。
从一定程度上这些先辈们的造诣已经很接近了现代物理学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是这个世上从来没有战乱,从来没有杀戮说不定这个世界又是另外一幅模样。
感慨完,大牛已经带着学生们回来了。
如今的学子增加到了二十个。
身为班长的大牛很有组织能力,把收上来的作业放到李正的面前。
虽然年龄参差不齐,但是这些孩子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
在读书这方面,大唐实在是太落后了。
村民中几乎没人是认识字的,就只有老村长,也不过零星认识几个字。
“老师,我们今天学什么?”大牛先开口问道。
李正想了一会儿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https://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正开口讲述着一寓言故事:从前,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完集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蛇,农夫看到蛇冻僵了,非常可怜,于是就把它放在怀里,用体温让它苏醒过来……之后蛇受到了惊吓,便本能地咬了农夫,毒死了农夫。
农夫临死之前非常后悔伤心地说:我想要做善事,却由于见识浅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听完这个故事后学堂里一片安静。
“今天的课就这么结束了,你们回去之后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交给我。”李正嘱咐道。
“老师,我们明白了。”学子说完便一哄而出。
孔颖达也在细细地思索着这个故事。
李正的课结束得很快,一个故事很快就讲完了。
再细细想想这个故事,确实很让人回味,一个善心的农夫救了一条毒蛇,却被毒蛇给咬了一口。
毒蛇出于本能,农夫出于善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就是一个简单的善意让农夫丧失性命。
咬人是蛇的本性,到底是蛇坏还是农夫蠢。
这个故事的深意确实耐人寻味。
李正陪着孔颖达走出书院。
孔颖达停下脚步对李正说道:“老朽知道你不愿意进入朝中,也不愿意去长安,若是你将来遇到什么事情,老夫还可以帮上一些忙。”
“谢谢孔老夫子。”李正稍稍行礼。
孔颖达微笑说道:“就算你无意和任何人争高低,争先后,可是你要记住,永远会有人不甘心。”
李正点头:“我知道了。”
孔颖达拍着李正的肩膀,“老夫这一趟也是收获不错,看你给孩子们上课只是讲个一个故事,故事虽然不错,你不教他们识文断字吗?不教他们数术吗?”
李正无奈地说道:“孔老夫子,你知道我一开始教孩子的时候只有几个孩子来课堂吗?”
“几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有八个,年纪小的孩子还好,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坐下半个时辰就要去做农活了,没太多时间来读书,现在他们能来已经很难得了。”
李正指着远处干农活的几个孩子,“他们才十二岁,就要帮着家里扛着负担。对他们来说读书做官是一种妄想,若是不能有所作为,他们读书有何用?”
“我能尽可能教他们知识,希望他们以后走到别的地方不要被骗,不要轻易被人利用。”
“所以你讲了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老夫倒不见得他们能听懂。”
“有些东西随着人长大潜移默化就会明白。”
“老夫有时候就感觉你不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李正笑而不语。
“老夫先告辞了。”
“孔老夫子慢走。”李正看着孔颖达的背影说道。
就算你无意和任何人争高低,争先后,可是你要记住,永远会有人不甘心。
这句话听着怎么这么像一句警告呢,果然还是太招摇的缘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应该苟一点为好。
孔颖达走向泾阳村外见到原本是荒地的地方,一片郁郁葱葱。
看着这些作物,孔颖达问正在劳作的村民说道:“还真是在荒地里种出了东西,这些东西真的是粮食吗?”
村民看穿着讲究的孔颖达也不好靠近,便说道:“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是县子让我们做我们就种了,这一种还真能在荒地里种出东西出来。”
孔颖达多看一眼,这种作物自己见所未见。
像是一根根竹子,可细一看上面又没有果实。
这些竹节的叶子倒是比竹叶宽大不少。
孔颖达摘下一片叶打算拿回去到了长安用古籍对照一番。
回到长安,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就从国子监开始传出来。
长安不少人都在议论着这个故事。
有人说咬了农夫是蛇的天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有人说农夫太蠢不该救蛇。
宫里,李世民也在自己琢磨着这个农夫与蛇的关系,天性的恶与善良的蠢,这两个虽说在故事里,但是映照在当下,又有多少人是蛇,有多少人是农夫。
越看这个故事越有滋味。
“陛下该用膳了。”太监端来的饭食。
李世民把手中的奏章放在一边说道:“那用膳吧。”
有了程咬金家的烈酒之后,李世民已经很少喝三勒浆了。
看自己桌案上摆上的一盆盆菜,看到有半只鸡,李世民想到最近朝中为了节省用度,皇子和公主们都有些时日没好好吃过一顿肉食了吧。
想着这些李世民对送菜来的太监说道:“传话下去,各个宫的公主和皇子都送半只鸡过去。”
“喏。”
说完这些之后李世民的心情就舒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