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面前是广袤的田野,田间的玉米秆还是翠绿色的,微风吹过,带来旷野的气息。
看着生机勃勃的田野,王丽姝手指撩了一下脸上的发丝,别在耳后。
江桢竹的视线随着她莹白指尖移动,落在耳朵上,觉得有些可爱。
“姐姐你车上常準备水吗?”他问道。
王丽姝继续享受微风,没看他,“不,知道乡里的路不好走,提前为你们準备的。”
她提前查过,这次要去的地方在山里,路怎麽可能好走。
那麽多学生,肯定是要晕几个的。
“嗯,姐姐你真厉害!”
就在这时,王泽之的声音传来,“你们聊完了吗?我可以起来了吗?”
王泽之双臂抱着膝,擡头看向一左一右的人,这两人把他夹在中间,仿若无人地聊着天。
太可气了!
没有一个人关心他!
王丽姝低头,朝地下的人看了一眼,转身走了。
第 21 章
回到车上,王丽姝缓了几秒,才觉得急速跳动的心髒开始平缓下来。
太可怕了,她刚才真的把王泽之忽略了。
她没注意到自己和江桢竹之间还有个人,还在和江桢竹大聊特聊。
很不妙。
非常不妙。
王丽姝心中警铃大作。
揉揉自己眉心,决定一定要把这种感觉压下去。
她半开着窗,望着公路对面的一片竹林,里面的竹子笔直而立,好似有自己的傲骨,不愿折腰。
王丽姝打量几秒,猛地把车窗关上。
怎麽这里都能看见竹子,烦。
又过了五分钟,带队老师开始让学生们回大巴上,準备出发。
王泽之也重新回到车上,痛得闭上眼睛。
两辆车继续绕着山路走,又花了快一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
这个村子叫采矿村,因为村子靠着一处矿山而得名。
早些年间,村子里的人都是靠着在矿场做工,来养家糊口。
后来矿场出了场事故,死了好些人,这处地方就閑置下来了。
原本富庶的村子,又变得贫困,村子里的年轻人全都出去打工,只留了些老人在家。
区医院这次来,就是为这些老人义诊的。
而a大的学生们,其实连打下手的资格都不够,他们最多就是来长长见识的。
村子里,区医院的医生早就到了,连义诊的工具都摆放好。
就等着他们到了就开始。
见抵达目的地,a大学生们原地满血複活,头也不晕了,腰也不酸了。
老师组织他们,帮医生们维持现场秩序,给爷爷奶奶们端茶倒水找板凳,千万不要让这些老人家摔了。
剩下没有事做的学生,就去村子里转转,看哪家哪户还有老人没到,或者有老人行动不便的,都让他们妥帖地带过来。
这义诊一年才只有一次,老人家们有个什麽大病小病,就指着这一次了,要是没检查到,又得再等。
王丽姝三人说到底,也只是来长见识的,老师不好让他们三人帮忙,说让他们去村里转转,看看风景。
“那走吧,我们去村子里找找有没有其他老人。”
王丽姝率先选择一个方向,朝前走,王泽之和助理跟在后面。
才走没几步,江桢竹也从后面追上,“我和你们一起。”
江桢竹知道自己这样不太好,但又忍不住想跟在王丽姝身边。
王丽姝没说好或不好,还是王泽之笑着说,“那感情好啊,走呗。”
又陆陆续续有几个要去村子里的学生,跟在他们后面。
队伍浩浩蕩蕩,倒是壮观。
果然老人都在义诊处后,村子里就安静许多,只有鸡鸭鹅和一些狗的叫声。
他们每走到一户人家,就边喊边朝院子里走,这里民风淳朴,大家都没有关门的习惯。
走几户人家后,还真就让他们碰见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
立马有一个学生推着轮椅跑进来,小心把老人放在轮椅上,朝义诊处推。
村子里风景倒是很好,眼前是一片又一片翠绿的田地,身后是漫山遍野的竹林。
天气好,空气也好,让人忍不住放松。
转完一圈后,江桢竹和王泽之一起,擡着一位老人,王丽姝和助理在旁边看着。
一起朝义诊处走。
听医生说,这里的老人除了常见的老年病外,患肺病的概率要比其他地方的老人大很多。
老人们说是年轻在矿上工作的时候,染上的。
-
“王总,可否借一步说话。”
下午,总算没那麽忙了,一位穿白大褂的医生走到王丽姝面前,友善道。
这医生年纪不算大,粗略估计三十五岁左右,戴着眼镜,捧着个陶瓷茶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