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明赫很着急。他急于澄清张逐身上的“污点”,急于重新把他推出去,因为他能感觉到自己还能思考和有力气去做点什麽的时间不多了。
之前的转换周期他都很无感,会在他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完成,往往是一觉醒来天就突然塌下来,情绪已经落到了谷底。
这次却不同。那天他正和张逐在外面吃饭,餐食美味,他有些兴奋地和张逐聊他的新计划。话只说到一半,他突然就没了食欲,也没了聊天的兴趣,只是惯性让他继续说话和往嘴里塞东西。意识一分为二,一部分维持着正常的样子,另一部分在往下坠落,一切变得模糊,只有失重感和呼啸的风声,直到他躺在地狱深渊,四周只有黑暗和死寂。
他这段时间的情绪真是坏透了,每天脑子里塞满了负面悲观的想法,只能挤出小小的一隅供他正常思考。他已经被死意逼到悬崖边上,随时都可能跳下。
他想把张逐赶走,叫他一个人去重新开始,却失败了。他剩下还能做的,就是将这账号起死回生,也是给张逐留一条生路。
吃药会减轻他这些负面情绪,但同时也会把他变得浑浑噩噩,大脑混沌什麽也做不了。舆论给他的时间却很有限,只要热度一过,再无人讨论,张逐就会彻底从大衆眼前消失。为了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他只能强撑下去。
一周后,采访如期进行。
张逐捏着鼻子万般不愿,终究还是没拗过周明赫。记者提的问题他按教给他的话术回答,至于有些答得不好的,经过“教育”后,又重新补录了。
采访结束,周明赫招待媒体团队在丽江好吃好玩了几天,临走每人包了个大红包。他知道能不能挽回张逐的形象,扭转舆论,全在这几个人手里。
周明赫招待用了心,媒体那边也负责,发布前还特意将编辑好的文章和剪辑好的视频给周明赫过目。一切妥当之后,才公之于衆。
视频发酵了几天,也找了公关合作和推送,反响却没有周明赫预料的好,他以张逐个人建的新账号也只是恢複了封号前十分之一的粉丝量。
这让他十分忧虑、自责,更后悔当时一时沖动去挑战公衆的认知,落得那般下场。杨云舒却觉得这一步走得还不错,至少是个新的起点。
有了起点,还需要经营。他已经没有之前那样的心力,着急教给张逐怎麽拍摄,怎麽剪辑,怎麽写文案之类。可惜张逐对此毫无兴趣,也不愿意学,总是呛声:“你自己会做,凭什麽还要我做?”
周明赫无法跟他解释,只是气急败坏强迫他,把自己焦虑得团团转。
就在他觉得一切都走入死局时,一个陌生女人敲开了他家的门。
女人操着一口不太标準的普通话,告诉周明赫,她特意从香港过来,想跟张逐谈谈。
周明赫打量她,一身没有牌子的定制休閑西装,拎爱马仕的挎包和戴百达翡丽的手表,很是狐疑:“你有什麽可以和我谈。张逐不擅长跟人交流,你和他谈也谈不出结果。”
“我知啊,我看了他的采访。艺术家通常都会有些emotion和mental方面的问题啦,我好熟悉的,所以我还系想同他本人聊聊。”
“所以你是?”
女人递过来一张名片:“我叫黄曼玲,可以叫我Mandy。”
周明赫低头,刚好看到名片上的title“艺术经纪人”。
【作者有话说】
虽然有点难以置信,但这篇还有个尾巴就结束啦。
第115章 分开的时候
黄曼玲在画室和张逐聊天,张逐不怎麽爱搭理她。她一急,就蹦出一串英文来,张逐听得云里雾里,要叫周明赫过来和她聊。黄曼玲不让,坚持要他们两单独聊。
周明赫趁着空隙,按照黄曼玲给的名片网上搜索她的信息,以防这人和上次在大理找的那艺术经纪人一样,是个骗子。
没成想还真搜到了。简介上写着她香港人,中德混血,持有伦敦大学艺术和考古硕士学位,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品鑒赏家,并主持过多项重要艺术品的展览和拍卖工作。
周明赫点进有关她的每一条新闻,全部浏览一遍后,至少肯定她不是个骗子。
画室门打开,张逐快步走出来:“听不懂你在说什麽,你跟他说。”他指周明赫。
黄曼玲让他再听她说完最后两句。张逐加快脚步,逃似的回了房间,关上门“咔哒”一声,还从里面给反锁上了。
“我跟你说过了,张逐他不擅长跟人交流。”
黄曼玲无奈地撇了撇嘴角:“我看他的画,好有趣哦。他平日都唔会同人讲他的画呀?” ', ' ')